跳转到内容

被就业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被就业当前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0年9月18日 (五) 17:30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被就业中国某些高校为保证其就业率,在学生不知情的情况下,代学生与用工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以造成毕业生就业的假象。

该词来源于西北政法大学2009届毕业生赵冬冬在国内某知名论坛的帖子,其中“被就业”一词源自网络词语“被自杀”,表达了一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就业率造假的无奈与愤慨。[1][2]

相关条目[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网语新词“被就业”的背后. 新华网. 2009年7月19日 [2009年7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7月26日) (中文(中国大陆)). 
  2. ^ 记者调查造假就业协议:大学生"被就业"这样发生的. 人民网. 2009年7月27日 [2009年7月27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8月1日) (中文(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