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伊魁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Arctic0000留言 | 贡献2020年9月18日 (五) 22:3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伊魁特
Iqaluit
ᐃᖃᓗᐃᑦ
從空中眺望伊魁特(2011年6月攝)
從空中眺望伊魁特(2011年6月攝)
伊魁特在努納武特地區的位置
伊魁特
伊魁特
坐标:63°44′58″N 68°31′18″W / 63.7494°N 68.5217°W / 63.7494; -68.5217
国家加拿大
地区努纳武特
基吉柯塔鲁克地区
建立1942年
村莊地位1974年
城鎮地位1980年
城市地位2001年4月19日
面积
 • 总计52.50 平方公里(20.27 平方英里)
人口(2016年)
 • 總計7,740人
 [1]
时区UTC-5(UTC-5
 • 夏时制UTC-4(UTC-4

伊魁特伊努克提圖特語ᐃᖃᓗᐃᑦ,英語:Iqaluit,也译“伊瓜努”)是加拿大努那福特地區的首府,是加拿大目前最年輕的領地首府(由公民投票選出)。2006年伊魁特人口數為6,184人,其中大多是因纽特人(Inuit)。

伊魁特位於世界第五大島巴芬島的南方,屬於港口城市。從地形上看,伊魁特位在弗羅比歇灣的頂部,在北冰洋的東大陸邊緣。面對著哈德遜灣(Hudson Bay)北部。當地因纽特人因能抗嚴寒氣候,而被稱為Iqalummiut(名詞單數,Iqalummiuk,意指「非凡的伊努特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伊魁特曾作為美國空軍的基地使用過,因此弗羅比歇灣在這一時期人口快速增加,1950年代時,建立了遠距離預警線(the Distant Early Warning Line,簡稱為DEW line)雷達系統;當時此系統是用來偵測蘇聯的飛彈動向。1987年1月1日,才正式將弗羅比歇灣這一帶稱做伊魁特市(在因纽特語中,意謂「群魚之地」)。

气候

伊魁特机场1981年~2010年(极端数据1946年~现在)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湿热指数 3.3 5.2 4.3 5.1 13.3 21.7 27.8 27.6 18.8 8.6 4.8 3.4 27.8
历史最高温 °C(°F) 3.9
(39.0)
5.7
(42.3)
4.2
(39.6)
7.2
(45.0)
13.3
(55.9)
21.7
(71.1)
26.7
(80.1)
25.5
(77.9)
18.3
(64.9)
9.1
(48.4)
5.6
(42.1)
3.7
(38.7)
26.7
(80.1)
平均高温 °C(°F) −22.8
(−9.0)
−23.3
(−9.9)
−18.3
(−0.9)
−9.4
(15.1)
−1.2
(29.8)
6.8
(44.2)
12.3
(54.1)
10.5
(50.9)
5.2
(41.4)
−1.0
(30.2)
−8.3
(17.1)
−17.0
(1.4)
−5.6
(21.9)
日均气温 °C(°F) −26.9
(−16.4)
−27.5
(−17.5)
−23.2
(−9.8)
−14.2
(6.4)
−4.4
(24.1)
3.6
(38.5)
8.2
(46.8)
7.1
(44.8)
2.6
(36.7)
−3.7
(25.3)
−12.0
(10.4)
−21.3
(−6.3)
−9.3
(15.3)
平均低温 °C(°F) −30.9
(−23.6)
−31.7
(−25.1)
−28.1
(−18.6)
−18.9
(−2.0)
−7.6
(18.3)
0.5
(32.9)
4.1
(39.4)
3.6
(38.5)
−0.1
(31.8)
−6.4
(20.5)
−15.8
(3.6)
−25.5
(−13.9)
−13.1
(8.4)
历史最低温 °C(°F) −45.0
(−49.0)
−45.6
(−50.1)
−44.7
(−48.5)
−34.2
(−29.6)
−26.1
(−15.0)
−10.2
(13.6)
−2.8
(27.0)
−2.5
(27.5)
−12.8
(9.0)
−27.1
(−16.8)
−36.2
(−33.2)
−43.4
(−46.1)
−45.6
(−50.1)
历史最低風寒指數 −64.0 −65.6 −62.1 −53.1 −36.0 −18.8 −7.2 −8.6 −18.6 −42.9 −56.8 −60.1 −65.6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19.7
(0.78)
18.7
(0.74)
18.7
(0.74)
27.5
(1.08)
29.2
(1.15)
33.0
(1.30)
51.9
(2.04)
69.5
(2.74)
55.2
(2.17)
33.3
(1.31)
27.2
(1.07)
19.9
(0.78)
403.7
(15.89)
平均降雨量 mm(英寸) 0.0
(0.0)
0.0
(0.0)
0.0
(0.0)
0.2
(0.01)
3.1
(0.12)
23.8
(0.94)
51.9
(2.04)
68.6
(2.70)
42.2
(1.66)
6.8
(0.27)
0.6
(0.02)
0.0
(0.0)
197.2
(7.76)
平均降雪量 cm(英寸) 21.7
(8.5)
21.0
(8.3)
21.6
(8.5)
31.5
(12.4)
27.6
(10.9)
9.3
(3.7)
0.0
(0.0)
0.9
(0.4)
13.2
(5.2)
29.4
(11.6)
29.7
(11.7)
23.4
(9.2)
229.3
(90.3)
平均降水天数(≥ 0.2 mm) 11.4 11.1 11.8 13.1 12.0 10.9 12.5 15.3 15.0 14.0 13.2 12.2 152.2
平均降雨天数(≥ 0.2 mm) 0.0 0.1 0.0 0.3 1.4 7.4 12.7 16.7 10.6 2.2 0.3 0.0 51.6
平均降雪天数(≥ 0.2 cm) 12.2 11.6 12.7 13.4 12.0 3.9 0.1 0.5 7.2 13.7 13.8 12.3 113.5
平均相對濕度(%) (15:00 LST 65.3 64.6 65.4 72.8 76.4 72.6 69.4 72.6 75.6 78.1 76.6 71.5 71.7
月均日照時數 32.4 94.0 172.2 216.5 180.5 200.2 236.8 156.8 87.9 51.4 35.6 12.6 1,476.8
可照百分比 18.5 39.0 47.4 48.2 31.9 32.5 39.3 31.0 22.4 16.8 17.7 8.9 29.5
数据来源:加拿大环境部[2][3][4][5][6][7]

交通

印有因纽特文的交通指示牌

伊魁特市的特色除了是加拿大人口最少的領地首府外,也是加拿大唯一一個公路到不了的首府。由于努那福特地區遠離加拿大橫貫公路系统航空是到達伊魁特最便捷的方法。在不受浮冰的干擾下,也可以乘船前往。建立于二战时期的伊魁特机场是最便捷的交通站,由于气候寒冷还曾作为空中巴士A380空中巴士A350客機的低温测试中心。

参考资料

  1. ^ Canada, Government of Canada, Statistics. Census Profile, 2016 Census - Iqaluit, City [Census subdivision], Nunavut and Baffin, Region [Census division], Nunavut. www12.statcan.gc.ca. 8 February 2017 [2 May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17 March 2017). 
  2. ^ July 2008. Canadian Climate Data. 加拿大环境部. [14 May 2016]. Climate ID: 2402592.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une 2016). 
  3. ^ Iqaluit A. Canadian Climate Normals 1981–2010. 加拿大环境部. [February 24, 2014]. Climate ID: 2402590.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16, 2017). 
  4. ^ March 1999. Canadian Climate Data. 加拿大环境部. [14 May 2016]. Climate ID: 2402590.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une 2016). 
  5. ^ September 2010. Canadian Climate Data. 加拿大环境部. [14 May 2016]. Climate ID: 2402592. (原始内容存档于10 June 2016). 
  6. ^ October 2015. Canadian Climate Data. 加拿大环境部. [2016-05-14]. Climate ID: 24025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0). 
  7. ^ December 2010. Canadian Climate Data. 加拿大环境部. [2016-05-14]. Climate ID: 24025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10).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