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夯土版築技術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6日 (二) 03:29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夯土版築技術歷史久遠,早在春秋戰國時代,版築技術已是一門建築技術,《孟子·告子章句下》「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說的是役徒傅說因善長於版築技術而得到重用。[1]戰國時期各國城牆多使用夯土版築,如齊國臨淄城,桓公台、歇馬台,從中仍可以觀察出夯土技術。[2]直到秦漢時期修築的長城如現存的臨洮長城漢長城,都是夯土版築技術而建成。[3]

夯土牆的主要材料是泥土,可就地取材、重復利用且成本低廉。[4]在進行施工前須先立擋土版。兩側的擋土版名榦,又名栽;前端的擋土版名楨,在漢代又名牏。為防止擋土版移動,會在版外立樁,並繞過樁用繩將版縛緊。夯完土之後會砍斷繩,拆去牆板。在夯築高牆時會搭架,在夯層中安置插竿。施工完畢後會拆去腳手架,壓在夯土中的插竿能起到加固牆身的作用。[5]

參考文獻

  1. ^ 中國建築藝術. 版築結構.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05-29). 
  2. ^ 關於夯土築城的發展,土工建築技術. 夯土、版築、土坯. 2019-08-19. 
  3. ^ 版築夯土牆——古代夯土技術的發展之路. 中國夯土網. 2019-05-27. 
  4. ^ 現代夯土建築實例. 古建中國. 2019-08-09. 
  5. ^ 版築技術. [2020-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