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維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0日 (六) 07:15 (补救4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德爾維希波斯語درویش‎),回教的一種修士,在波斯語中是乞討者、托缽僧的意思。最早出現在十世紀。

托钵僧与狮虎,印度莫卧儿绘画,约1650年
土耳其梅夫拉维教团的托钵僧通过旋转舞蹈来感受接近真主,2007年鲁米节
索马里德尔维希国士兵在海上与英军交战

他們是蘇非派的一種。他們出家隱居,或雲遊四方。他們的生活方式與苦行僧出奇的相似。他們對突厥人有相當大影響。他們也組織自己的教團,當時對突厥人傳播回教的多半是這些人。

元朝來華的回回人中有這些人,伊本·白圖泰提出杭州有一座埃及商人为他们提供食宿的修道院。日後的門宦可能與其有關。這些人是鄂圖曼帝國蘇丹聖戰的主力。

參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