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招子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0月11日 (日) 04:26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招子庸(1786年—1847年),原名為功,字銘山,號明珊居士,[1] 廣州南海横沙村(今屬廣州白雲區金沙街道橫沙社區)人,清代文學家,舉人[2][3][4]

招子庸《水墨芦蟹图轴》,深圳博物馆

生平

出身於富裕家庭的招子庸自小能夠寫文章,畫畫,並且懂得音樂與騎射。[4]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考取舉人。他曾經在山東濰縣等地擔任知縣,煙台蓬萊閣安放了他所繪畫的大型壁畫。[5]罷官後,撰寫《粤謳》一書,收有粤謳作品97題、121首。前香港總督金文泰於1904年把《粤謳》譯成英文,改名《廣州情歌》,介紹到歐洲。[6]

著作

  • 《粵謳》[7]
  • 《粵謳.再粵謳》 [7]
  • 《粵謳、民間歌謠》 4 集[7]

參考資料

  1. ^ 招子庸. 中國收藏網 (中文(中国大陆)). [永久失效連結]
  2. ^ 南海縣誌》載:“招子庸,字銘山,横沙人。嘉慶丙子舉人。大挑一等以知縣用,分發山東。有幹濟才,勤於吏職。”
  3. ^ 濰縣縣誌》載:“招子庸,字銘山,廣東南海横沙人。少多能,不修邊幅。既不得志,乃爲人寫蘭竹。”
  4. ^ 4.0 4.1 文化在民间·粤讴 19世纪广州市民的“饶舌艺术”. 廣州圖書館. 2006-11-22 [2008-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文(中国大陆)). 
  5. ^ 百年壁塑故事“八仙故事”重现蓬莱阁. 山東煙台旅遊局. [永久失效連結]
  6. ^ 龔伯洪. 廣府文化的奇葩——粤謳.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27) (中文(臺灣)). 
  7. ^ 7.0 7.1 7.2 查詢結果. 聯合目錄資料庫 (中文(臺灣)). [永久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