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香港會計師公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18.250.254.136留言2020年12月10日 (四) 16:04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香港會計師公會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成立1973年1月1日
代表人物會長:鄭中正
副會長:李淑儀(會計師)李健恒
行政總裁兼註冊主任:陳詠新
總部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27樓及37樓
网站香港會計師公會網頁
香港會計師公會辦事處位於灣仔胡忠大廈

香港會計師公會(英語:Hong Kong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簡稱Hong Kong Institute of CPAsHKICPA;前稱Hong Kong Society of Accountants,簡稱HKSA,2004年9月8日起改為現名)是根據香港《專業會計師條例》第50章,於1973年1月1日成立。它是香港唯一法定專業會計師註冊組織,專責監管、培訓及發展香港的會計專業。截止目前,已經擁有超過40,000名會員。[1]

香港會計師公會以「成功關鍵,成就共見」(英語:The Success Ingredient)為口號[2]。它的月刊命名為《A Plus》,便是象徵其會員會計師在商界和社會上發揮成功關鍵的功能。

香港會計師公會與世界主要資本市場的11個專業會計組織是全球會計聯盟的創會成員。其目的為共同推動優質會計服務,並與各地監管機構、政府及關連人士就國際重要議題共同合作。[3]

現任香港會計師公會會長是鄭中正先生,李健恒先生及李淑儀(會計師)女士為該會副會長,行政總裁是陳詠新女士。

主要工作範疇

  • 處理會計師註冊及頒發執業證書
  • 監管會員的專業操守及水平
  • 制訂專業操守指引、會計準則及核數準則
  • 舉辦專業資格課程,確保會計師的入職質素
  • 為會員提供持續進修及其他服務
  • 於本港及海外推動會計專業的發展

會員資格

分為「會計師」(專業簡寫CPA,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及「資深會計師」(專業簡寫FCPA,Fellow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另執業會員可註有「執業」(Practising),為香港唯一法定之執業會計師資格。

入會資格

申請香港會計師公會會籍的人士,必須:[4]

  • 持有有效大學會計系學位或認可的資格
  • 已完成公會的專業資格課程,並取得合格的學員
  • 受僱於公會認可僱主或認可監督,並符合公會要求的合適實務經驗
  • 具備作為會計師之良好品格,誠信及操守
  • 為16歲或以上

爭議

  • 被指較少為基層僱員爭取權益。[5]
  • 合格率有下降的趨勢[6],如及格率由以往的50%以上[7][8]下降至41%[9],部份單元之及格率更低至20%[9]
  • 公會早年曾經拍攝宣傳短片[10],致使其會員自嘲為舞者。

專業資格課程

香港會計師公會的專業資格課程(Qualification Programme,簡稱QP)以大學位為入讀資格,是在本港擔任執業會計師的最直接途徑。它是由四個單元及終期考試組成。[11]

  • 單元 A:財報匯報(Financial reporting)
  • 單元 B:企業財務(Corporate financing)
  • 單元 C:業務鑑證(Business Assurance)
  • 單元 D:稅務(Taxation)

四個單元應考次序不限,要通過任何一個單元,考生必須完成工作坊及考試合格。通過四個單元後,才可參加終期考試。學生必須在註冊後十年內完成四個單元和終期考試。

國際認可

香港會計師公會與以下海外專業會計組織簽訂協議,會員享有申請此等團體的會籍及於當地執業的資格:[12]

內地認可

根據《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香港會計師公會會員及QP課程畢業生可獲豁免中國註冊會計師全國統一考試的「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和「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四科試卷,是獲最多試卷豁免的專業會計組織。

社會服務

  • 「富小子.窮小子」理財教育計劃
香港會計師公會於2005年開展「窮小子、富小子」社會責任理財教育計劃,派出專業會計師義務到訪全港中小學,透過公會出版的「美滿」兒童叢書,向中小學生灌輸正確的理財知識及價值觀,讓他們從小學習理財概念和責任。
  • 免費會計輔導計劃
公眾可每周一次約晤專業會計師,向他們諮詢財務管理、稅務及其他會計有關的事項。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