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2日 (六) 17:44 (补救2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之一,成立于1978年6月,是中国理论物理研究的重要机构之一,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55。理论物理研究所现有科研人员3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7人。

2006年成立首个亚洲的卡弗里理论物理研究所。2011年成立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历史

1978年6月成立。1985年成为中国科学院向国内外首批开放的研究所

1993年被第三世界科学院选为首批参加协联计划的优秀中心。

1997年10月被中国科学院确立为首批基地型试点研究所。

1998年8月,被列为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首批十二个试点单位之一。

2002年2月成立了依托于理论物理所的中国科学院交叉学科理论研究中心。

2004年11月被选为中科院四个国际现场评估研究院所之一。

2004年12月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与第三世界科学院奖学金学者培训基地。

2005年成立了第一届国际顾问委员会。

200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2006年成立首个亚洲的Kavli理论物理研究所。

2008年成立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前沿重点实验室。

2011年成立理论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

2013年5月15日下午,理论物理所与武汉大学联合创办的首届“彭桓武班”开班[1]

研究领域

理论物理研究所研究领域涉及到物质起源和基本组元,宇宙起源和演化,生命起源和进化。主要研究领域:

历任所长

参考文献

  1. ^ 理论物理所-武汉大学首届“彭桓武班”开班仪式举行. [2013-05-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外部链接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