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健康城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8日 (五) 12:28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健康城市在1981年開始由世界衛生組織開始推動,由世界衛生組織所顯示的資料指出,超過百萬人口的城市有112個,最遲至2025年,全世界逾60%人口會居住在城市中。 工業化社會所帶來的問題,包括衛生、污染、環保、生態等問題,將愈來愈嚴重,世界衛生組織開始推動健康城市概念,期望人口密集的城市不只是生活緊張、環境污染等負面影響,也應該讓城市是健康、樂活的。

定義[1]

世界衛生組織為健康城市所下的定義,認為健康城市是定義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結果:

  • 健康城市不只是實現了特定的健康狀況。
  • 健康城市是對健康意識的持續改善,基於此,任何城市無論其目前的主客觀條件,都可以是個「健康城市」。
  • 「健康城市」所需要的是實踐此一目標的進程與結構。
  • 「健康城市」能不斷改善自然及社會環境,擴大社會資源,使居民能夠在生活中發展其最大潛力。

註釋

  1.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 healthy city is defined by a process, not an oucome.. [2010-03-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