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克莱佩达

坐标55°45′N 21°10′E / 55.750°N 21.167°E / 55.750; 21.16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19日 (六) 08:17 (补救4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克萊佩达
Klaipėda
城市
攝於2014年7月中
攝於2014年7月中
克萊佩达 Klaipėda旗幟
旗幟
克萊佩达 Klaipėda徽章
徽章
綽號:Uostamiestis(「港埠都市」)、普魯士王國臨時首都[1]
地图
Interactive map of Klaipėda
坐标:55°45′N 21°10′E / 55.750°N 21.167°E / 55.750; 21.167
國家立陶宛
地區英语Regions of Lithuania小立陶宛
克萊佩達縣
市政府英语List of municipalities of Lithuania克萊佩達市政府英语Klaipėda city municipality
的首府克萊佩達縣
克萊佩達市政府
首先提到1252年
法律规范1258年
行政區劃Melnragė and Giruliai
面积
 • 城市110 平方公里(40 平方英里)
 • 都會區5,209 平方公里(2,011 平方英里)
海拔21 公尺(69 英尺)
人口(2017)
 • 城市172,272[2]
 • 都會區205,039including Klaipėda district municipality
时区EETUTC+2
 • 夏时制EESTUTC+3
Postal code91100-96226
電話區號(+370) 46
GDP (nominal),
克萊佩達縣[3]
2017
 - Total€4.8 billion ($10 billion, PPP)
 - Per capita€15,100($33,000, PPP)
網站www.klaipeda.lt

克萊佩达立陶宛语Klaipėda波兰语: Kłajpeda),舊德語名梅梅尔德语Memel),是立陶宛波羅的海唯一的一個海港。它在2002年時擁有194,400個居民,(1989年時拥有202,900個居民)。今日的克萊佩達主要是一個渡船港口,連絡到瑞典丹麥德國。它的位置靠近尼曼河河口。

克萊佩達擁有如畫般美麗的建築景觀,與德國、英國和丹麥的建築景觀類似。立陶宛受歡迎的海邊休閒勝地是位在克萊佩達附近的內林加帕蘭加

歷史

克萊佩達是由波羅的部落於12世紀建立的。有很長一段時間它屬於東普魯士,當時叫做梅梅爾

這個波羅的海港是1252年由條頓騎士團所建立,並紀錄為拉丁文Castrum Memele(意思為梅梅爾堡壘,德文為Memelburg或Mimmelburg)。1254年時克萊佩達被授予魯貝克城市權(das lübische Stadtrecht)。條頓騎士團將這個地區皈依為基督教。1422年的《梅爾諾海和約》(der Frieden von Melno-See)確立了普魯士省與立陶宛之間的邊界。梅梅爾被包含在普魯士的範圍裡面,一直到1919年這條邊界都未曾變動過。這是歐洲未變動時間最久的邊界之一。

從1472年起梅梅爾在《库尔姆城市法》(das Kulmer Stadtrecht)的城市下受到治理。1525年梅梅爾在普魯士公爵阿尔布雷希特的統治下,改信路德教派。這開啟了該城市港口一段長時間的繁榮興盛,因為普魯士領地是波蘭采邑,在之後便成為波蘭立陶宛邦聯的一部分。得利於靠近尼曼河河口的地理位置,這個邊界城市成為了與隔鄰立陶宛連絡的港口。繁榮時期結束於1629年到1635年梅梅爾遭到瑞典的攻擊、破壞與佔領。它經歷過多次的重建,並且在75年之後有大批的梅梅爾居民死於瘟疫。1871年統一的德國創立之後,梅梅爾成為了德國最東北邊的城市。

1919年克萊佩達被列為協約國的保護地。在《凡爾賽和約》簽訂之後,梅梅爾這一塊地區與德國分離,並且成為法國佔領之下的一塊自治區。不過,1923年在布德瑞斯上校(Budrys)指揮的立陶宛部隊攻擊下,法國部隊離開了這塊地區。梅梅爾於1939年3月22日在德意志第三帝國合併奧地利蘇台德地區捷克斯洛伐克之後,也遭到合併

二次大戰期間,從1944年末開始一直到1945年,克萊佩達居民在激烈的戰火下逃離此地。這個城市在1945年1月被苏联红军佔領,並轉交給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

許多還留著的居民被遣送到西伯利亞,而其他人則被驅逐到德國。

在克萊佩達出生的名人

參考

  1. ^ History of Klaipėda (Memel) | True Lithuania. TrueLithuania.com. [4 Novem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2. ^ Klaipėdos gyventojų demografiniai duomenys – Klaipėdos miesto atvirų duomenų portalas. Opendata.klaipeda.lt. [2 August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5). 
  3. ^ Bendrasis vidaus produktas pagal apskritis 2017 m.. Osp.stat.gov.lt. [2 August 20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4). 

外部連結

Template:青岛市的友好城市与友好合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