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公权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0日 (日) 03:26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公權力分為廣義及狹義兩種。廣義指的是政府所擁有,片面決定改變相對機關或相對個人權利義務的力量;例如擁有核發許可執照或強制驅離的權力。除此,狹義公權力基本架構與廣義相同,區分在於:狹義公權力力量之行使針對於相對機關或相對私沒有利益之時;也就是:如果造成私人或相對機關負擔侵害的公權力力量之行使,才稱為狹義公權力。[1]

公權力的相對為公權利。公機關公權力之施與對象,在受力之時,得為自己主張一定利益的法律上之權利,稱為公權利。此公權利如源於公權力行使造成之侵害時,則稱為防禦性公權利。[2]

參考資料

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