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努瓦克肖特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0年12月22日 (二) 14:09 (补救9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7)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諾克少
نواكشوط
首都
諾克少市中心
諾克少市中心
諾克少在茅利塔尼亞的位置
諾克少
諾克少
諾克少於毛利塔尼亞位置圖
坐标:18°05′09″N 15°58′43″W / 18.08581°N 15.9785°W / 18.08581; -15.9785
國家 毛里塔尼亚
首都行政區諾克少
政府
 • 市長Maty Mint Hamady英语Maty Mint Hamady
面积
 • 总计1,000 平方公里(400 平方英里)
海拔7 公尺(23 英尺)
人口(2013年人口普查)
 • 總計958,399人
 • 密度881人/平方公里(2,280人/平方英里)
位置
衛星圖

努瓦克肖特(阿拉伯语:نواكشوط‎,柏柏尔语:Nwakcoṭ,名称源于柏柏尔语Nawākšūṭ,意为“风之地”)[1]毛里塔尼亚首都和最大城市,政治、文化、商业、金融中心,同时也是萨赫勒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2]人口611,883人(2000年),约占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位于撒哈拉沙漠西部,距大西洋海岸5公里。原为仅有200人的村落,村民以渔牧为生,1957年毛里塔尼亚独立后,定都于此,并于1958年3月5日开始城市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分为9个独立的市区。该城市建造时设计为可容纳15,000人,但是自1970年代以来由于干旱和荒漠化加剧,大量毛里塔尼亚人前往努瓦克肖特定居。这导致了大规模的城市发展和人满为患,截至2013年,该市的正式人口略少于100万。移民人口居住在贫民区,条件恶劣,但部分居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该市是毛里塔尼亚经济的枢纽,是深水港和努瓦克肖特-乌姆图西国际机场(该国两个国际机场之一)的所在地。城内有努瓦克肖特大学和其他一些更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這裡亦是開羅-達卡高速公路重要的一站,另外非洲西部沿海橫貫高速公路也可能於此設立西端終點。

历史

努瓦克肖特在前殖民时期的法国统治下是一个大渔村。毛里塔尼亚将要独立时,莫克塔尔·乌尔德·达达赫及其顾问选择了如今的努瓦克肖特地区作为新生国家的首都。达达赫没有选择现有的城镇作为首都,因为他希望新建的首都成为现代性和民族团结的象征。该村庄之所以被选为首都,因为它位于毛里塔尼亚殖民地的首府圣路易(在今塞内加尔)和努瓦迪布之间。它的位置也避免了一个敏感问题,即首都应在由阿拉伯裔摩尔人统治的地区还是由非洲黑人统治的地区建造。[3]:369

1958年3月,该村开始建设,以期将该村的人口容量扩大至15,000名居民。毛里塔尼亚于1960年11月28日从法国独立时,基础建设工作已经完成。[4] 努瓦克肖特市最初的规划是不在该市进行商业和其他经济活动。努瓦克肖特的中央商务区被规划为宽阔的街道和网格状结构。于该区域附近新建的Cinquième Quartier(第五区)在几年内成为大型露天市场和居民区的所在地。在1960年代,努瓦克肖特市建立了了自己的地方政府。到1970年代,这些新地区发展迅速,并建立了政府大楼,驻扎了国有企业,在重要性方面取代了原来渔村的区域。[3]:369

1976年,在西撒哈拉冲突中,波利萨里奥阵线两次袭击了这座城市,但游击队几乎没有造成任何破坏。自1970年代初以来,在北非地区干旱的影响下,这座城市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数十万人为了寻求更好的生活而搬到那里。官方人口普查显示,1977年努瓦克肖特市的人口为134000,1988年为393325,尽管这两个数字都可能比实际情况要小。[3]:370据估计,该国人口至少占该国320万人口的三分之一[5],2013年的人口普查显示,该市人口为958399。[6]

地理

努瓦克肖特位于非洲西海岸,东临撒哈拉沙漠,西濒大西洋。除了友谊港英语Friendship Port of Nouakchott和一个小渔港外,沿海地带大多空旷且涨潮时会被潮水淹没。由于海岸的沙洲和沙滩不断变化,海岸线也处于不断变化中。 有些流沙地区靠近港口。[7]努瓦克肖特市地势低平,海拔仅几米。沙漠逐渐从东侧入侵该市,并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8]由于发展速度快,这座城市相当分散,几乎没有高层建筑,大多数建筑物都是一层的。

气候

努瓦克肖特(1981–2010, 极端数据1934–2012)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39.9
(103.8)
41.7
(107.1)
44.0
(111.2)
47.5
(117.5)
47.0
(116.6)
47.2
(117.0)
47.5
(117.5)
45.1
(113.2)
45.5
(113.9)
44.5
(112.1)
42.3
(108.1)
39.6
(103.3)
47.5
(117.5)
平均高温 °C(°F) 29.1
(84.4)
30.8
(87.4)
33.5
(92.3)
34.8
(94.6)
34.3
(93.7)
34.7
(94.5)
32.4
(90.3)
33.0
(91.4)
36.1
(97.0)
36.7
(98.1)
34.0
(93.2)
31.0
(87.8)
33.4
(92.1)
日均气温 °C(°F) 21.5
(70.7)
23.0
(73.4)
24.2
(75.6)
24.3
(75.7)
25.8
(78.4)
26.7
(80.1)
27.3
(81.1)
28.4
(83.1)
29.6
(85.3)
28.8
(83.8)
25.8
(78.4)
22.8
(73.0)
25.7
(78.3)
平均低温 °C(°F) 14.5
(58.1)
16.4
(61.5)
18.2
(64.8)
19.1
(66.4)
20.7
(69.3)
22.8
(73.0)
24.3
(75.7)
25.4
(77.7)
25.8
(78.4)
23.8
(74.8)
19.7
(67.5)
16.9
(62.4)
20.6
(69.1)
历史最低温 °C(°F) 3.9
(39.0)
7.0
(44.6)
5.0
(41.0)
10.0
(50.0)
13.0
(55.4)
15.7
(60.3)
15.0
(59.0)
16.1
(61.0)
17.0
(62.6)
13.0
(55.4)
9.3
(48.7)
5.0
(41.0)
3.9
(39.0)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0.7
(0.03)
1.5
(0.06)
0.2
(0.01)
0.1
(0.00)
0.3
(0.01)
1.9
(0.07)
6.3
(0.25)
36.8
(1.45)
36.3
(1.43)
6.3
(0.25)
2.0
(0.08)
2.8
(0.11)
95.2
(3.75)
平均降水天数(≥ 1.0 mm) 0.2 0.3 0.0 0.0 0.0 0.3 0.8 2.6 3.0 0.7 0.2 0.3 8.3
平均相對濕度(%) 36 39 43 49 54 60 70 72 69 55 44 35 52
月均日照時數 232.5 220.4 260.4 270.0 282.1 240.0 238.7 254.2 228.0 260.4 243.0 217.0 2,946.7
日均日照時數 7.5 7.8 8.4 9.0 9.1 8.0 7.7 8.2 7.6 8.4 8.1 7.0 8.1
数据来源:德国气象局英语Deutscher Wetterdienst[9]

图片

友好城市

   

参考资料

  1. ^ Lorenz, Ralph D.; Zimbelman, James R. Dune Worlds: How Windblown Sand Shapes Planetary Landscapes. Heidelberg: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4 [2020-04-30]. ISBN 978-3-540-89725-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4).  page 273.
  2. ^ The Sahara: Facts, Climate and Animals of the Desert. Live Science. [21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3). 
  3. ^ 3.0 3.1 3.2 Pazzanita, Anthony G. 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Mauritania. Lanham, Maryland: Scarecrow Press. 2008. ISBN 978-0-8108-6265-4. 
  4. ^ Britannica, Nouakchott Nouakchott, britannica.com, USA, accessed on July 7, 2019
  5. ^ Nouakchott Travel Guide. www.world66.com. [19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6-19).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6. ^ Mauritania: Regions, Cities & Urban Localites - Population Statistics in Maps and Charts. citypopulation.de. [19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6). 
  7. ^ Harbor in Nouakchott Marks China-Mauritania Friendship. news.xinhuanet.com. 28 July 2009 [19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已忽略未知参数|df= (帮助); |url-status=|dead-url=只需其一 (帮助)
  8. ^ Nouakchott, Mauritania : Image of the Day. earthobservatory.nasa.gov. 9 January 2001 [19 November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英语). 
  9. ^ Klimatafel von Nouakchott / Mauretanien (PDF). Baseline climate means (1961–1990) from stations all over the world. Deutscher Wetterdienst. [18 December 2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9-10-09) (德语). 
  10. ^ "Twinnings and Agreements With Cities". ¡Madrid!. [202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9). 
  11. ^ Amman’s Relations with Other Cities. web.archive.org. 2008-01-02 [2020-04-12]. 
  12. ^ List of Gansu's sister cities by 2012. gansu.chinadaily.com.cn. [2020-04-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