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緱神社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Fcuk1203留言 | 贡献2021年1月26日 (二) 07:08 (使用HotCat已移除Category:台灣已不存在的建築物; 已添加Category:台灣已不存在的宗教場所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阿緱神社
あこうじんじゃ Akō jinjya
阿緱神社鳥居與參道
基本信息
位置阿緱廳港西中里阿緱街→
高雄州屏東郡屏東街→
高雄州屏東市大宮町
宗教神道
主祭神能久親王
例祭10月28日
社格縣社(1926年後)
建立时间大正8年(1919年)
中山公園水池橋樑
中山公園水池橋樑
位置屏東縣屏東市中華路與公園路交接口處(中山公園內)
建成时间1919年
官方名称阿緱神社神橋
類型登錄等級:歷史建築
登錄種類:其他歷史遺蹟
评定时间2003年12月15日
詳細登錄資料
材料洗石子、鋼筋混凝土

阿緱神社台灣日治時期屏東市的神社,創立於大正八年(1919年),主祀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並於大正十五年(1926年)12月4日昇格為縣社[1]戰後,該神社先被改為忠烈祠,後拆除並建立屏東縣立田徑場[2]

介紹

阿緱神社在設立當時,由阿緱廳下的官民捐獻約76,000圓做為建設費用。阿緱神社位在時稱阿緱公園北側,並於1918年7月動工,於1919年8月完工,同年11月舉行鎮座式,每年10月25日為例祭日。1926年12月4日,阿緱神社升格為縣社[3]。阿緱神社和高雄神社高雄州社格最高的唯二兩所縣社。

屏東市在1939年4月實施町名改正,阿緱神社附近被劃為大宮町,此町名即來自阿緱神社。

其他

阿緱神社位在屏東公園水池的神橋遺構,在2003年被登錄為屏東市歷史建築。

參見

參考

  1. ^ 蔡誌山. 〈阿緱神社〉. 《臺灣文獻別冊》19 (南投縣南投市中興新村: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6-12-31: 22–30頁. 
  2.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國家文化資產資料庫系統. 文化資產局. 2016-01-01 [2016-12-22]. [永久失效連結]
  3. ^ 屏東街役場. 屏東要覽. 192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