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唐鏡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2001:b400:e268:aa0a:894a:d45e:750f:cf留言2021年1月27日 (三) 12:10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方唐鏡(1817年左右—1900年),原名潘鑒,字鏡泉以字行,號蓉洲,人稱潘鏡广东南海縣人,是清朝末年著名狀師,因其為人「荒唐」,花名「荒唐鏡」,後被訛傳為「方唐鏡」,據說晚年皈依佛法,法號澄智,与陈梦吉刘华东何淡如并称為“廣東四大狀師”。[1]

潘鏡少年穎悟,大約在十幾歲時就成為秀才,後來考取孝廉,但多次計偕失利,僅止於舉人,戲弄兩廣總督徐廣縉,被革除舉人功名,在广东民间传说中以刁钻精怪,欺压百姓而闻名,人称「扭计师爷」[2],常在陈梦吉故事中以反面形象出现。

後世影視作品

參考文獻

  1. ^ 方唐鏡真有其人?. 香港: 圈傳媒有限公司. 圈傳媒. 2018-10-09 (中文(繁體)). 
  2. ^ 探究清朝律師界:方唐鏡與陳夢吉誰更厲害. 趣歷史. 中國內地. 2016-12-14 [2020-0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06) (中文(简体)). 不幸的是在那時候他與衙門勾結,一起欺壓百姓,人稱“扭計師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