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饶镇

坐标23°58′58″N 116°49′55″E / 23.9829°N 116.83207°E / 23.9829; 116.83207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61.228.131.60留言2021年2月13日 (六) 00:55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饶镇
坐标:23°58′58″N 116°49′55″E / 23.9829°N 116.83207°E / 23.9829; 116.83207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级行政区饶平县
村级区划单位数
人口
 • 總計47,366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行政区划代码44 51 22 107
电话区号+86 (0)768

三饶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

行政区划

三饶镇下辖以下地区:[2]

三饶社区、​凤岭村、​南联村、​南新村、​溪西村、​燕坑村、​在城村、​溪东村、​粮田村、​官田村、​河口村、​新塔村、​马岗村、​径口村、​楼园村和芽坑村。

本地概述

三饶镇位于饶平县境北部是饶平老县城,县治史长达475年。

三饶原是县内上饶、中饶、下饶的统称。今县治在下饶也,曰三饶太平矣。

三饶镇是国家小城镇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省中心镇、国家发改委首批立项"省级低碳产业示范园区",是中国日用陶瓷出口之乡和潮州--中国瓷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地語言

三饶,以前是明、清時期饶平的县城。

三饶镇地區現已潮州話為主要語言。清朝末期三饶镇居民以潮州、客家及少數畬族混居,清末语言由客家话轉變為潮州话過渡時期,后期则改讲潮州话。

早年三饶地區,多為客家地區移入,后来随着县城的建设,潮汕话的人口也随之迁入,挟带着政经与人口优势,这个县城逐渐地转向为潮汕方言。

姓氏由來

陳姓,南宋期間,開漳聖王陳元光第二十三世孫陳洪進由福建漳州遷三饒鎮。陳洪進裔孫派衍陳元先、陳亨文、陳利端、陳貞吉四大支派。

黃姓, 黃文夔,字昌瑞,諱天祥,固始人,唐元和間任漳州路雲霄總管,道經蘇州之九街,娶趙氏,生蘇祖;抵於漳之篁坑,娶林氏,生漳祖;游於潮之三饒,娶杜氏,生潮祖,後定居江東篁坑(今漳州市龍海市角美鎮)。黃文夔生三子,長子傳度,居蘇州,為蘇派祖;次子傳護,居漳州篁坑,為漳派祖;三子傳保,居潮州,為潮派祖,三派因之稱為「三黃」。三黃派也因黃文夔曾祖、同知樞密院事黃杰稱「黃杰派」,於漳州亦稱篁坑黃氏。這一派立黃建饒為始祖,道韻黃氏開基祖為漳州篁坑黃氏傳護公十代孫黃建饒,於元朝延佑元年(1314年)由福建漳州篁坑隻身遷徙入粵,娶燕坑姜氏媽,有子三個,名光裕、光華、光烈,定居海陽元歌都道韻鄉。

黃姓, 黄诏全第五代裔孙从福建诏安下葛至三饒东山埔创村。

邱姓, 北宋中期,邱烋秀由河南光州固始,遷居福建莆田,南宋紹興二年(1132年),邱氏先祖從福建泉州南安岩田鄉(溪美鎮)遷入今饒平縣三饒鎮。

廖姓, 元末明初,廖创饶从福建莆田移至三饒溪东旧创居。

林姓, 元末明初,林古峰从福建漳州诏安下葛(今漳州诏安霞葛)移三饶枫头定居创村,为入饶一世,至二世林来昭迁南陂定居祖厝创村。

林姓, 元末明初,林氏从宁化石壁村移至三饒马岗寨头定居。

陆姓, 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5年),陆氏从海阳深河移居至三饒南山陆村。

张姓, 明宣德年间(1426——1435年),张氏居民由从化移至三饒南山陆村创村。

张姓, 宋末元初,张氏化孙公弟四子祥云任温州太守,其三子腾千(念三郎)于元朝延佑三年(公元1315年)十月初一由宁化县石壁村迁居至大埔县溪南埔。元末张子预由大埔迁至今饶平、其子孙再分迁葵坑、上饶和福建马堂乡又迁今三饶马岗。

张姓, 始祖张敦德则于明永乐年间自福建云宵埔尾迁徙入三饶马岗。

杨姓, 杨氏原籍揭阳灰寨,后移南山张,明末由钱信云请来三饒官田下杨定居,送田十八亩,因而移此创村。

卢姓, 先祖卢处信于南宋宁宗(西元1195-1224年)由江西迁至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宋末元初,卢子春由宁化迁至广东省潮州府海阳县弦歌都,定居於今上饶镇康贝浮山。明代中期卢启燕从上饶百子桥迁入三饒南门创村,初创时称“连锦乡”,置县后,位於县城的南门外,故改名“南门卢”。

游姓, 北宋末,游氏先祖由江西芦林迁至福建汀州宁化石壁村。南宋时游文珀由宁化迁上杭县梅溪寨长滩。五七郎、五八郎由上杭迁广东潮州海阳县弦歌都,五八郎居三饶金山。

钱姓, 为吴越王钱谬后代,钱谬传下至第14世钱弼,已近南宋末期,于宋理宗淳佑八年(1248)开始迁徙。先从浙江绍兴迁移至福建宁化石壁,至第16世钱惟谦,已是元朝至正之间(1341— 1368),再迁居于大埔湖寮。20多年后,于明代初年,惟谦长子钱完恪(第17世,讳阴,字则成),再南下拓业,定居于海阳(今饶平)之官田乡。

汤姓, 入饶始祖系学士汤浩仁、浩德两公,于元末明初从福建省漳州云霄迁徙入饶,分别开创柘林上汤和下汤,黄冈、三饶等地。

詹姓, 入饶始袓詹东潞,元初入饶。祖居钱塘、白水塘后徒上饶西瓜园。其先祖原居江西广昌县,宋靖康间,因避金兵寓福建宁化。宋末,东潞之父携八郎,九郎入海阳县(今潮安)。

王姓, 讓公居泉州開元寺曹巷,長子坦公宋初以事攜幼子萬璧窠居漳浦九都續移饒平黃岡,後移海陽縣登瀛(今潮安歸湖鎮)。庚一公復移饒之饒平海山黃岡,下至五世孫惟誥、惟修、惟和、惟精、惟一、惟平、惟志,和因倭亂奉母秦氏偕其弟兄,避於鳳凰山之東坑尾名為王厝島(今新塘乡东山村南侧)。六子惟贞创居三饶添宁寨。

倪姓, 明隆庆至万历年间,倪姓自饶平水帽(今钱东紫云)移居饶平三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