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全國漁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InternetArchiveBot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4日 (日) 13:34 (补救1个来源,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 #IABot (v2.0.8)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中華民國全國漁會(簡稱全國漁會)為中華民國漁會組織,總部設於新北市三重區,原「臺灣省漁會」。其主要業務以輔導、供銷、推廣、會務、財務及魚市場為服務重點。

歷史

組織沿革

臺灣日治時期,早期為漁民幫會、郊野寺廟的集合,最初為漁業組合、水產會。1944年《水產業團體法》公佈,將所有漁業組合、水產會整合為「臺灣水產業會」。

  • 1945年:中華民國接管臺灣後,依《漁會法》將水產業會的指導部門改組為「臺灣省漁會聯合會」;依《合作社法》規定,將水產業會經濟部門改組為「臺灣省漁業生產合作社聯合社」。
  • 1950年:漁會聯合會與生產合作社聯合社再合併為「臺灣省漁會」。
  • 1955年:依據臺灣省政府《臺灣省各級漁會改進辦法》實施漁會全面改進,完成以後確立省、區二級制制度。
  • 2012年:因應《漁會法》修正,臺灣省漁會組織再改組升格為「中華民國全國漁會」。

會址搬遷

  • 日治時期為臺灣水產業會設在臺灣總督府殖產局(今中華民國總統府)3樓。
  • 1945年,從總統府遷出,租用臺北市漢口街一段51號2樓。
  • 1949年,購置遷入臺北市開封街一段34巷6號。
  • 1980年,再遷至臺北縣三重市(今新北市三重區)三重示範魚市場。
  • 1982年11月16日,遷入今址(新北市三重區力行路一段6號)。

組織

組織架構

由臺灣省20個區漁會、新北市5個區漁會、桃園市2個區漁會、臺中市1個區漁會、臺南市2個區漁會、高雄市7個區漁會及福建省2個區漁會,共計39個區漁會會員組成。

  • 會員代表大會
    • 理事會
      • 理事長
    • 監事會
      • 常務監事
        • 總幹事
          • 秘書
行政業務組織
  • 會務部
  • 供銷部
  • 財務部
  • 輔導部
  • 推廣部
  • 三重示範魚市場

區漁會

外部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