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薛善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星辰之叹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5日 (一) 07:12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薛善(?—?),字仲良河東郡汾陰县(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出自河东薛氏西祖第三房,北魏東魏西魏北周官員。

生平

薛善的祖父薛瑚是北魏河東郡太守,父亲薛和是北魏南青州刺史[1][2]

薛善早年擔任過北魏的司空府參軍事、儻城太守、鹽池都將。東魏開始後,薛善擔任泰州別駕。537年,西魏與東魏爆發沙苑之戰,東魏大敗。當時薛善在河東,對北魏孝武帝高歡不和而被迫投奔宇文泰的事情耿耿於懷,薛善認為高歡有逐君之罪,不願繼續為其效力,於是在河東打開城門引西魏將領李弼入城。西魏成功在河東設置汾州和绛州。事後宇文泰任命薛善為汾陰令,後又升為行台郎中、司農少卿兼同州夏陽二十屯監以及夏陽鐵冶監,負責管理屯田和監督兵器製造。薛善因功勞受封為龍門縣子,並賜姓宇文氏,升任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還兼任河東郡守,爵位也升為博平縣公[1][2]

北周建立後,宇文覺只是名義上皇帝,實際政權掌握在宇文護手中,薛善則選擇依附宇文護。宇文護任命薛善為中外府司馬,後薛善又升任司空中大夫、副總六府事。後又兼任京兆尹,之後又外任隆州刺史,兼任益州總管府長史。後來回到朝廷擔任少傅,並在任內去世,享年虛歲六十七歲,謚號為繆公[1][2]

參考資料

  1. ^ 1.0 1.1 1.2 《二十四史全译 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撰) 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2004 第445页. 
  2. ^ 2.0 2.1 2.2 《三晋历史人物 第1册》. 刘贯文等主编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3 第49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