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侯賽因·哈布雷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そらみみ留言 | 贡献2021年2月17日 (三) 20:40 (使用HotCat已添加Category:国际法院案例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侯賽因·哈布
Hissène Habré
حسين حبري
File:Hissene Habre.jpg
第七任查德總統
任期
1982年6月7日—1990年12月1日
总理吉丁加爾·多諾·恩加杜姆
前任古庫尼·韋戴
继任伊德里斯·代比
第一任乍得總理
任期
1978年8月29日—1979年3月23日
前任弗朗索瓦·托姆巴巴耶
继任吉丁加爾·多諾·恩加杜姆
个人资料
出生 (1942-09-13) 1942年9月13日81歲)
法國 法屬赤道非洲法亞-拉若
政党国家独立和革命联盟英语National Union for Independence and Revolution
配偶法蒂玛·雷蒙德
宗教信仰伊斯蘭教

侯賽因·哈布雷(阿拉伯语:حسين حبري‎,法語:Hissène Habré,1942年9月13日),曾任查德總統總理,1982年至1990年間為查德的獨裁者。在執政期間,被人權團體指控違反人權、進行大屠殺,估計造成四萬名人民死亡。

生平

哈布雷在1942年出生,當時查德仍是法國殖民地。其家庭以牧羊為生,哈布雷在完成基礎教育後,成為法國殖民地官員,1963年至法國巴黎留學,主修政治學。1971年回國,繼續擔任公務員。在的黎波里,加入查德國家解放陣線

1974年4月21日,在哈布雷指揮下,遊擊隊攻擊巴爾達伊,綁架了三名歐洲人質,包括一名德國醫師與兩個法國公民,成為國際關注焦點。

1978年,哈布雷成為查德總理,掌握政權。1980年,利比亚軍隊進入查德北部,希望能驅逐哈布雷,但哈布雷得到法國與美國支持,政權穩固。1982年,在美國支持下,成為查德總統。1987年與佔據查德北部的利比亞軍隊爆發豐田戰爭,1988年在豐田戰爭中獲勝,將利比亞軍隊驅逐出查德國境。

1990年,伊德里斯·代比發動政變,推翻哈布雷。哈布雷逃亡至塞內加爾,於2013年被捕[1]。2016年5月30日在塞內加爾被判多項反人類罪行罪名成立,判處終身監禁。[2]

参考文献

  1. ^ 莊瑞萌. 查德前獨裁者 流亡20年遭逮受審. 台灣醒報. 2013-07-09 [2013-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6-16) (中文(臺灣)). 
  2. ^ Hissene Habre: Chad's ex-ruler convicted of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BBC News. 2016-05-30 [2016-05-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