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縴夫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縴夫当前版本,由Sin-siōng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3年5月24日 (三) 18:58。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列賓,《伏爾加河上的縴夫》
臺灣日治時期的縴夫

縴夫是以體力拉動駁船為生的人。

中國的縴夫

[编辑]

昔日在長江嘉陵江都有裸體的縴夫。現代部份地區仍有以縴夫拉動船隻的做法[1]

俄羅斯的縴夫

[编辑]

縴夫在俄語稱為бурлак,源於韃靼語bujdak,意思是「無家的」。另一種說法指來自中古德語bûrlach (俄語稱為арте́ль),意思是以固定的繩索連成一隊工作。

縴夫出現於16世紀末葉—17世紀初葉的俄羅斯。隨著貨物運輸的發達,縴夫亦日益普遍。

縴夫隊的首領稱為Водолив,以下分別是ДядяШишка (領頭的意思)、Косный (負責殿後)。隨工作時間分別兩種:有季節性的 (春季到秋季)和臨時性的。他們在冬天不工作,因為俄國冬季河流結冰。他們在冬天聚成арте́ль (通常4至6人,有時10至40人,最多可達150人):由於缺乏主顧,薪資最少,但至少比失業好。到秋天工作完成就領取最後一份工資。

他們典型的象徵是帽子上放一隻匙子。

在沙俄時代,縴夫工作的路線包括伏爾加河線 (莫斯科阿斯特拉罕)、白海線 (莫斯科往阿爾漢格爾斯克),以及烏克蘭聶伯河。縴夫的來自無地、少地的農民,女性亦有參加。辛比爾斯克薩拉托夫薩馬拉奔薩坦波夫科斯特羅馬雅羅斯拉夫爾梁贊弗拉基米爾是縴夫的主要來源。

隨著俄國的工業化,縴夫日益式微。19世紀初有60萬縴夫在伏爾加河、奧卡河工作,到中期只剩下15萬人。20世紀初接近消失。

在俄國文化裡,縴夫經常出現在各種文藝作品中 (例如《伏爾加船夫曲》、列賓的《伏爾加河上的縴夫》等)。另外,俄語有一諺語:「狗兒,別碰縴夫——他也是一頭狗」("Собака, не трогай бурлака-он сам собака!")。

参考资料

[编辑]
  1. ^ 那些为了不裸而裸的纤夫-搜狐新闻. news.sohu.com. [2021-08-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