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閩南話拼音方案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隔音符号

[编辑]

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作为受汉语拼音影响的一员,具体情况我并不十分了解。但在汉语拼音中,存在一个无条件加隔音符号的特点——只要第二个字无声母(也无介母),则不管是否存在歧义都添加隔音符号,例如:Tian'anmen如果不加隔音符号,没有人会把它读成Tia-nan-men,因为没有“Tia”这个音,但是标准却规定要在Tian与an之间加“'”,目的是为了减少人的思考活动,以便更快地书写和认读。而在閩南方言拼音方案中,是否沿袭了这个规则,我不知,需要查阅原文。—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7月12日 (二) 04:59 (UTC)[回复]

同理,如果是在汉语拼音(而非闽拼方案)中,“红安”一词如果写成“Hongan”,也没有人会读成“Hon-gan”,但标准却规定使用“Hong'an”;闽拼方案待查。—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7月12日 (二) 05:01 (UTC)[回复]

閣下基本上是沒有錯,在白話字(POJ)及台羅(TL)和台通(DT)上都是用連字符號。而於林寶卿老師在廈門大學所出版的「普通話閩南方言常用詞典」裡是不用連字號或上標點(apostrophe)的。因閩南語也是在下和我母親每天用的語言,基本上在下是不會搞混的。頭先在下也很納悶林老師為什麼不加連字號或上標點來分清呢!不加會對於非閩南語為母語的學習者可能會出現混亂的!後來在下從語言的發音部位及發音方法的連結性才發現林老師所用的語音出發點,這些出發點如同在下在註解上所註明的。在下跟閣下一樣也想加上「上標點」,可是原典是不加的,一加就變成自創,這一點也困擾著我!Cuaxdon (留言) 2011年7月12日 (二) 13:01 (UTC)[回复]

我是绝对不会怀疑阁下闽南语运用能力的,我只在想正字法上的问题。
昨天在国图查了一下《普闽典》,发现“方案”词条下的“汉语拼音方案”一词右端分明写着“Hàn'ggǔ Pìngyīm Hōng'àn”;附录中的闽拼方案原文写的很含糊,只说“看是否产生歧义”。如果只“看是否产生歧义”,阁下说的显然是对的,只是我不知道标准在制定的时候那句话是否按字面理解。—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7月14日 (四) 09:49 (UTC)[回复]
另外,有关“on/ong”、“un/ung”,好像un对应的ng形式就是ong——也就是说ong的实际发音是ung([ʊŋ])而非ong——至少在普通话里是这样(在越南语中,相同或相近的音直接被写成了ung),闽南语情况我还不甚清楚。所以“清齒塞擦音z+後閉元音u+〈只會加上韻化輔音/齒齦鼻音n;不會加上也加不上去軟齶鼻音ng;原因在聲音提不上去到軟齶(會很辛苦)〉”的说法我不是很明白。不过,《普闽典》在这个词上没有加隔音符号。—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7月14日 (四) 09:52 (UTC)[回复]

虞海兄惠鑒,此句是要修改一下:“清齒塞擦音z+後閉元音u+〈只會加上齒齦鼻音n;不會加上也加不上去"韻化輔音/軟齶鼻音ng";原因在聲音提不上去到軟齶(會很辛苦)〉”,閣下應當知道軟齶在上邊的牙齒旁,如果發:zung 的音是發不大上去,或許非母語的人士不大感覺得到 zun 的音發的比較順。在白話字發:chun,台羅發:tsun,台通發:zun,閩拼發:zun。也可跟閣下保證絕對不會有任何閩南語字典有這個字:chung/tsung/zung。一來沒有這種音的意思,二來這個音如同上面所述不好發音(很辛苦)。在下手邊有一大推閩南語字典包括台灣出版的,中國大陸出版的都沒有這個音。所以 zūnggiám(尊嚴)咱們會自動發成 zūn-ggiám。而不會發成 zūng-giám 的音節。也就說不要擔心會有 zu 和 ng 加在一塊兒的現象。依此邏輯推下來,又何必用上標點(撇號/apostrophe)來註記呢!除非為了非母語人士或初學者。同樣的道理,在猶太文及阿拉伯文是不標記母音(元音)的/只標記子音(輔音),這些語文的母音標記只用在初等課本,或教授非母語人士的課本中。在下12歲後才常用國語(普通話)/除非在學校,15歲前在下住基隆的深澳坑地區(深澳坑國小旁,可以查 google map),也是礦場區。早期台灣礦場區的知識水平不高,在下每天聽的是"台灣閩南語"(大抵發音同廈門閩南語)及日語(日本殖民後的遺留語言),而國語(普通話)是沒有人在生活當中用的。15歲以後在下到台北來,日常生活才常常有人用國語(普通話)。而每天一回到家來就用閩南語(台語),在下跟母親從來沒有用一句國語(普通話)來講話。對不起,很狂妄的講一句,在下腦袋及開口講的就是一部閩南語字典。以前在下在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讀書時,老毛子聽在下說閩南語是很欽佩的,因為在下竟然能懂一種他們認為是高級難懂的密碼語音語言。或許可以這樣講,只要地球上的人一開口講閩南語,在下就能辨認他們用那種閩南語的口音,包括台灣的任何地區,福建閩南漳泉地區,及廣東潮州汕頭地區,並海南的閩南語(在下在台灣跟海南及緬甸的閩南語人士亦可溝通)。在下去過廈門一次,碰到漳浦地區的"歐巴桑"(女士),她說"二"(2)為 no,不說 ggi/nng。在下就知道她肯定來自漳州地區。在下個人認為白話字(教羅),台羅,台通及其他拼音法,用連字號及上標點等分音節都是多此一舉!這些符號是給非母語的人士或初學者學習用的,宛如猶太文/阿拉伯文的母語符號一樣。當然如果閣下非得用分音符號:連字號或上標點(撇號),在下是不會有意見的/也不會再去增刪的。因為可以方便非母語人士的學習與辨認。敬祝事祺。Cuaxdon (留言) 2011年7月14日 (四) 12:38 (UTC) 敬禮。[回复]

(:)回應

  • 我说过,我是相信阁下的闽南语能力的(尽管我没想到阁下的母语能力这么好)。我问un和ung只是出于好奇,想把它搞明白(虽然现在还是没明白),而且只是顺便问一下,没想到花了如此大的篇幅来说这个问题。
  • 我想我们的实质分歧,只要是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 是否应为非母語人士的學習與辨認提供方便。
    作为一种文字,或许“多此一举”的内容。但是闽南方言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一样是罗马化方案,而罗马化方案本身就不是用来做文字用的,从而更多的是为学习者设计,从而常常加入冗余信息,但又不宜过多。
  2. 是否应使“'”号的出现具有规律性。
    我想,我对普通话的掌握能力应当像阁下对闽南话的掌握能力一样高吧?可是,我作为普通话的母语使用者,当我遇到“Tiananmen Chengmen Louzi”一词时,还需要经过一段思考才能将其拼为“天安门城门楼子”。注意:普通话中无“Tia”音,因此“Tiananmen”只能断成“Tian'anmen”,但这并不代表母语水平高了就不需要断词,因为文字和语音间的转换需要一个过程。
    同理,组词特性也是一样的:当我试图阅读拼音书写的一段未经组词的文章时,我感到吃力。这并不是因为我的母语不够好,而是因为当我试图接受一段信息量足够但冗余度不足的文段时,需要一个转换时间。
    因此,(我认为)应当有一个规律——什么时候该加隔音符号的规律,否则当我们试图写zūnggiám或Tiananmen时,还要去想想zūng或Tia是否成字——有的时候写比读更加费力。
  3. 官方的态度是什么样。
    其实这才是最关键的,前面那些都是浮云。这才是我去查《普闽典》的原因。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7月14日 (四) 16:30 (UTC)[回复]

还有两个“顺便问一下”问题:
  1. 应该是Pìngyīm还是Pīnyīn?
  2. 闽南“Bbánlám”和“Bbínpīn”中的闽哪个是对的?

—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7月14日 (四) 16:40 (UTC)[回复]

附加符号

[编辑]

文中不少地方将ˇ (caron)写成了˘ (breve),需要修正。—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虞海對話貢獻)加入。 2011年8月17日 (三) 07:57 (UTC)[回复]

完成-- ──★──  2013年10月29日 (二) 13:00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