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孫宗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孫宗彭
出生1895年9月
 清朝江蘇無錫
逝世1972年7月30日(1972歲—07—30)(76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
教育程度博士
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
東南大學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
职业學者
研究领域生理學藥理學
音乐生涯
音乐类型中國傳統音樂
演奏乐器古琴

孫宗彭(1895年9月—1972年7月30日),字稚蓀,或作穉蓀江蘇無錫人,梅庵派第二代琴人。曾創建浙江大學藥學系、擔任復旦大學生物系等多校教授。[1]

生平

[编辑]

早年

[编辑]

孫宗彭家境貧寒,小學畢業後去當學徒,後考上浙江吳興的東吳大學海島中學。1917年就讀南京高等師範學校農業專修科,和徐立孫同班,並從王燕卿學琴。1922年刊行的《晨風廬琴會記錄》中的《琴侶通訊》中記有他和徐立孫之名。[1]

學業與事業

[编辑]

1920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生物系,並擔任中學生物教師,後被生物學家東南大學教授秉志延攬為助教,期間曾對南京蜥蜴做過研究。[2]1926年獲洛克菲勒基金會獎學金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攻讀動物生理學博士學位。曾任施貴寶公司研究員,並因多篇論文列名當時《美國科學名人錄》。

1933年受中央大學校長羅家倫之邀擔任中央大學生物系系主任。1934年發起中國動物學會[3]

抗戰期間任教於江蘇醫學院湘雅醫學院浙江大學生物系,1943年籌建浙江大學藥學系。1952年浙大轉型,藥學系停辦,孫宗彭調至上海醫學院,後任職於復旦大學生物系[1]

古琴

[编辑]

今虞琴社成員,但甚少參加活動。曾與張子謙爭論《陽關三疊》一曲在當時是否適合演出。[4]

1956年民族音樂研究所的全國琴人調查中留下《搔首問天》和《挾仙遊》二曲的錄音。[1]

琴家吳自英曾被孫宗彭指導並深受其細膩、秀麗的風格影響。[5]

晚年

[编辑]

在文革期間受到衝擊,妻子在被鬥爭後自盡。1972年病逝於上海。[1]

著作

[编辑]

參考來源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嚴, 曉星. 《梅庵琴人傳》. 〈孫宗彭〉 (北京: 中華書局). 2011: 50–52. ISBN 9787101078961. 
  2. ^ 周開亞. 〈江蘇爬行動物地理分布及地理區劃的初步研究〉. 《動物學報》. 1964, (2)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3. ^ 范曉銳; 馮立昇. 〈中國動物學會的成立及其早期活動(1934-1949)〉. 《自然辯證法通訊》. 2019, (10) [2021-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24). 
  4. ^ 張, 子謙. 《操縵瑣記》. 中華書局. 2005. ISBN 9787101048513. (1955年)十二月廿五日 午後公休,正可赴星集,因乘興而往。詎知竟敗興而歸,緣元旦棉紡表演節目,因唐女士能唱〈陽關〉擬加入一節,一方面可鼓勵習唱者,一方面節目可稍新,初不料景略忽持異議,認為辭句不妥,恐有抵觸,以取消為妙。余殊不解,此曲社中唱過不止一次,中央音樂院曾公開演唱,市上有唱片流行,忽然發生問題,誠不知何故。當時曾詢眾意,中間派者居少數,堅決反對者居多數,尤以吳劍嵐、孫宗彭兩位持之最力,危辭聳聽,大有岌岌不可終日之勢,嚴重情形一至於此,誠難索解。余對於弦歌向來積極,頗思獨創一格,發揮古典音樂唯一之精神。今受此打擊,不覺心灰意懶矣。景略對於提創弦歌素來淡然,此次堅決反對或亦為其具體表現歟。 
  5. ^ 張為群. 〈吴自英、姚公白——海上琴缘香江续〉 (PDF). 《南風》 (香港城市大學中國文化中心). 2015-12-29, (023): 4-5 [2021-07-24].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7-24). 孫宗彭是一名生理學及藥理學家,是美國賓夕凡尼亞大學的博士,1943 年為浙江大學理學院創建藥學系,貢獻良多。孫宗彭也是梅庵琴派的奠基者王燕卿的學生,他對吳自英的指點頗多。吳由於有機會同時看到兩位同為王燕卿的高足孫宗彭和徐立孫彈琴,發現兩人的風格頗為不同,孫比較細膩、秀麗,而徐則相對激越、豪放,因此他曾問孫關於王燕卿的琴風,孫形容王是介於他和徐之間。而我們聽到吳自英對梅庵琴曲的演繹,確實比較接近他所形容的孫宗彭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