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君洽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崔君洽(?—?),名,字君洽以字行博陵郡安平县(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出自博陵崔氏博陵第二房,北齐祠部尚书、华阳县男崔昂第三子,北齐、北周、隋朝官员。

生平[编辑]

崔君洽通晓文辞,有学识修养,风度仪表、才识度量为当时的舆论所赞许[1]北齐武平三年(572年),祖珽上奏后主高纬文林馆,崔君洽当时官至开府参军,与李师上一起被任命为符玺郎,选入文林馆等待诏命。崔君洽卢公顺李师上志趣相同、亲密友好,一起随高纬前往晋阳,寄居在佛教寺院中,朝廷官员称他们为“唐寺三少”[2],为舆论推重赞许就像这样[3][4][5][6][7][8]。隋朝开皇年间,崔君洽官至中书侍郎[1]

家庭[编辑]

父母[编辑]

兄弟姐妹[编辑]

儿子[编辑]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北史·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十》:第三子液,字君洽,颇习文藻,有学涉,风仪器局为时论所许。以奉朝请待诏文林馆。隋开皇中,为中书侍郎。
  2. ^ 《北齐书校勘记·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四·六》:从驾晋阳寓居僧寺朝士谓康寺三少 册府卷七七七“康”作“唐”。按晋阳古唐国,疑作“唐”是。
  3. ^ 《北齐书·卷四十二·列传第三十四》:正山子公顺,早以文学见知。武平中符玺郎,待诏文林馆。与博陵崔君洽、陇西李师上同志友善,从驾晋阳,寓居僧寺,朝士谓“康寺三少”,为物论推许。
  4. ^ 《北史·卷三十·列传第十八》:正思弟正山子公顺,早以文学见知,为符玺郎,待诏文林馆。
  5. ^ 《北史·卷一百·序传第八十八》:伯卿子师上,聦敏好学,雅有词致。外祖魏收无子,惟有一女,生师上,甚爱重之,童龀便自教属文,有名于世。后与范阳卢公顺俱为符玺郎,待诏文林馆。与博陵崔君洽同志友善,从驾晋阳,寓居僧寺,朝士谓之康寺三少,为物论推许若此。
  6. ^ 《北齐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七》: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馆,于是更召引文学士,谓之待诏文林馆焉。珽又奏撰御览,诏珽及特进魏收、太子太师徐之才、中书令崔劼、散骑常侍张雕、中书监阳休之监撰。珽等奏追通直散骑侍郎韦道逊、陆乂、太子舍人王劭、卫尉丞李孝基、殿中侍御史魏澹、中散大夫刘仲威、袁奭、国子博士朱才、奉车都尉眭道闲、考功郎中崔子枢、左外兵郎薛道衡、并省主客郎中卢思道、司空东閤祭酒崔德、太学博士诸葛汉、奉朝请郑公超、殿中侍御史郑子信等入馆撰书,并敕放、悫、之推等同入撰例。复令散骑常侍封孝琰、前乐陵太守郑元礼、卫尉少卿杜台卿、通直散骑常侍王训、前南兖州长史羊肃、通直散骑常侍马元熙、并省三公郎中刘珉、开府行参军李师上、温君悠入馆,亦令撰书。复命特进崔季舒、前仁州刺史刘逖、散骑常侍李孝贞、中书侍郎李德林续入待诏。寻又诏诸人各举所知,又有前济州长史李翥、前广武太守魏骞、前西兖州司马萧溉、前幽州长史陆仁惠、郑州司马江旰、前通直散骑侍郎辛德源、陆开明、通直郎封孝謇、太尉掾张德冲、并省右民郎高行恭、司徒户曹参军古道子、前司空功曹参军刘顗、获嘉令崔德儒、给事中李元楷、晋州治中阳师孝、太尉中兵参军刘儒行、司空祭酒阳辟疆、司空士曹参军卢公顺、司徒中兵参军周子深、开府参军王友伯、崔君洽、魏师謇并入馆待诏,又敕右僕射段孝言亦入焉。
  7. ^ 《北史·卷八十三·列传第七十一》:三年,祖珽奏立文林馆,于是更召引文学士,谓之待诏文林馆焉。珽又奏撰御览,诏珽及特进魏收、太子太师徐之才、中书令崔劼、散骑常侍张彫、中书监阳休之监撰。珽等奏追通直散骑侍郎韦道逊、陆乂、太子舍人王劭、卫尉丞李孝基、殿中侍御史魏澹、中散大夫刘仲威、袁奭、国子博士朱才、奉车都尉眭道闲、考功郎中崔子枢、左外兵郎薛道衡、并省主客郎中卢思道、司空东閤祭酒崔德立、太傅行参军崔儦、太学博士诸葛汉、奉朝请郑公超、殿中侍御史郑子信等入馆撰书,并敕放、悫、之推等同入撰例。复命散骑常侍封孝琰、前乐陵太守郑元礼、卫尉少卿杜台卿、通直散骑常侍杨训、前南兖州长史羊肃、通直散骑侍郎马元熙、并省三公郎中刘珉、开府行参军李师上、温君悠入馆,亦令撰书。后复命特进崔季舒、前仁州刺史刘逖、散骑常侍李孝贞、中书侍郎李德林续入待诏。寻又诏诸人各举所知,又有前济州长史李翥、前广武太守魏骞、前西兖州司马萧溉、前幽州长史陆仁惠、郑州司马江旰、前通直散骑侍郎辛德源、陆开明、通直郎封孝骞、太尉掾张德冲、并省右户郎元行恭、司徒户曹参军古道子、前司空功曹参军刘顗、获嘉令崔德儒、给事中李元楷、晋州中从事阳师孝、太尉中兵参军刘儒行、司空祭酒阳辟疆、司空士曹参军卢公顺、司空中兵参军周子深、开府行参军王友伯、崔君洽、魏师謇并入馆待诏。又敕僕射段孝言亦入焉。
  8. ^ 《册府元龟·卷七百七十七·总录部 名望第二》:卢公顺早以文学见知,为符玺郎,待诏文林馆。与博陵崔君洽、陇西李师上同志友善,从驾晋阳,寓居僧寺,朝士谓唐寺三少,为物论推许。
  9. ^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唐, 云明, 《河北平山北齐崔昂墓调查报告》, 《文物》 (11期), 1973年, (11期): 47–50 [2015-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