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樂
潘樂(508年—555年),字相貴,广宁郡石门县(今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县)人,南北朝北魏、東魏及北齊官員。
潘樂的父親潘永有技藝封廣宗男,他因而襲爵。潘樂剛出生時,他的母親左肩上站了一隻鳥,占卜的人認為這是富貴的徵兆,故命名為名「相貴」,後來才將「相貴」改為他的字。長大後,潘樂個性寬厚而有膽色,曾跟從葛榮受封京兆王,當時他十九歲。葛榮敗亡以後,他成為爾朱榮部下別將,討伐元顥有功獲封敷城縣男。
高歡出牧晉州,潘樂出任鎮城都將,陪同高歡在廣阿打敗爾朱兆,進爵廣宗縣伯,後來累積軍功拜授東雍州刺史。當時高歡曾建議廢除東雍州,他就解釋東雍地帶山河和胡蜀相連,不宜廢除,於是作罷。高歡在河陰大敗宇文泰後想乘勝追擊,於是命想追擊者站在西邊,不願者站東邊;結果只有潘樂和劉豐站在西邊,高歡考慮眾人意見後取消行動,並改封潘樂為金門郡公。高洋執政後,他鎮守河陽,擊破西魏將領楊檦等人;魏孝靜帝以懷州刺史平鑒築城深入敵境,打算放棄,唯他指出軹關位處要害,必須防固。於是潘樂修理城池,添置士兵將領,不久還鎮河陽,獲拜授司空。
北齊建立,潘樂負責奉上璽綬,並封河東郡王、遷任司徒。宇文泰東至崤山,遣派行臺侯莫陳崇自齊子嶺攻打軹關;儀同楊檦則從鼓鐘道出建州,令他陷入孤境。潘樂召集各士兵防禦,他自己連夜趕到長子,派遣儀同韓永興從建州西邊靠近侯莫陳崇,於是侯莫陳崇離去。侯景叛變,潘樂出任南道大都督討伐,自石鱉南行百多里到南梁涇州。其時侯景改涇州為懷州,潘樂攻佔後復名涇州,之後又攻克安州。其後他擔任瀛州刺史,仍巡行淮漢。天保六年(555年),他在懸瓠去世,朝廷追贈假黃鉞、太師、大司馬、尚書令。皇建元年十一月庚申(560年12月15日),齐孝昭帝高演诏令将潘乐等三人合祭于齐文宣帝高洋的宗庙之中[1][2]。
家庭
[编辑]子女
[编辑]- 潘子晃,北齐驸马都尉、幽州道行台右仆射、幽州刺史、河东郡王
延伸阅读
[编辑][在维基数据编辑]
参考文献
[编辑]- 《北齊書·卷十五·補列傳第七》:潘樂,字相貴,廣寧石門人也。本廣宗大族,魏世分鎮北邊,因家焉。父永,有技藝,襲爵廣宗男。樂初生,有一雀止其母左肩,占者咸言富貴之徵,因名相貴,後始為字。及長,寬厚有膽略。初歸葛榮,授京兆王,時年十九。榮敗,隨尒朱榮,為別將討元顥,以功封敷城縣男。
- 《北齊書·卷十五·補列傳第七》:齊神武出牧晉州,引樂為鎮城都將。從破尒朱兆於廣阿,進爵廣宗縣伯。累以軍功拜東雍州刺史。神武嘗議欲廢州,樂以東雍地帶山河,境連胡、蜀,形勝之會,不可棄也,遂如故。後破周師於河陰,議欲追之,令追者在西,不願者東,唯樂與劉豐居西。神武善之,以衆議不同而止。改封金門郡公。文宣嗣事,鎮河陽,破西將楊檦等。時帝以懷州刺史平鑒等所築城深入敵境,欲棄之,樂以軹關要害,必須防固,乃更修理,增置兵將,而還鎮河陽,拜司空。齊受禪,樂進璽綬。進封河東郡王,遷司徒。周文東至崤、陝,遣其行臺侯莫陳崇自齊子嶺趣軹關,儀同楊檦從鼓鐘道出建州,陷孤公戍。詔樂總大衆禦之。樂晝夜兼行,至長子,遣儀同韓永興從建州西趣崇,崇遂遁。又為南道大都督,討侯景。樂發石鱉,南度百餘里,至梁涇州。涇州舊在石梁,侯景改為懷州,樂獲其地,仍立涇州,又克安州。除瀛州刺史,仍略淮、漢。天保六年,薨於懸瓠。贈假黃鉞,太師、大司馬、尚書令。
- ^ 《北齐书·卷六·帝纪第六》:庚申,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王厍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师高乾、故司徒莫多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二人配飨太祖庙庭,故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七人配飨世宗庙庭,故太尉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脩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飨显祖庙庭。
- ^ 《北史·卷七·齐本纪中第七》:庚申,诏以故太师尉景、故太师窦泰、故太师太原王娄昭、故太宰章武王库狄干、故太尉段荣、故太师万俟普、故司徒蔡俊、故太师高乾、故司徒莫多娄贷文、故太保刘贵、故太保封祖裔、故广州刺史王怀十二人配飨太祖庙庭;故太师清河王岳、故太宰安德王韩轨、故太宰扶风王可朱浑道元、故太师高昂、故大司马刘丰、故太师万俟受洛干、故太尉慕容绍宗十一人配飨世宗庙庭;故太尉河东王潘相乐、故司空薛修义、故太傅破六韩常三人配飨高祖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