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吠陀重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Udatta

吠陀梵语音高重音或简要的说吠陀重音,传统上被梵语文法家分为三种音质,udātta“提升”(高调)、anudātta“不提升”(低调)和 svarita“扬抑”(降调)。

音调机制

[编辑]

Udātta 标记

[编辑]

udātta 标记继承 PIE 重音的位置。因此在转写中 udātta 通常标记为锐音符anudāttasvarita 不标记,因为它们的位置可从 udātta 的位置自动得出。例如,在梨俱吠陀的第一中,转写为

agním īḻe puróhitaṃ

意味着这八个音节有音调

A-U-S-A-A-U-S-A (这里 A=anudātta, U=udātta, S=svarita),

或形象的表示为,

_ ¯ \ _ _ ¯ \ _
  • īḻe 是限定动词因此没有 udātta,但是它的第一个音节svarita,因为前面的音节是 udātta
  • 吠陀韵律独立于吠陀重音,并且由音节重量确定,所谓在韵律上说,这句读为
- . - - . - . x (后半句是iambic格)。

Samhita标记

[编辑]

在某些情况下 samhita 之前的重音音节在口头传播的语言变化中消失了,所以导致了 svarita 直接出现在 anudātta 之后: 这就是所谓的“独立svarita”。在这种情况下,这个 svarita 音节用重音符标记。

例如在 RV 1.10.8c 中,

jéṣaḥ súvarvatīr apá
U-S-U-S-A-A-A-U
¯ \ ¯ \ _ _ _ ¯

成为

jéṣaḥ svàrvatīr apá
U-S-S-A-A-A-U
¯ \ \ _ _ _ ¯

Svarita标记

[编辑]

独立 svarita 是毗连元音通过连接音变导致的。它有四种变化:

  • jātya (“先天”) (由于词内的变化,比如 kúa 变为 kvà,还有上面的例子(u 在元音前变成 v)
  • kṣaipra (“快速”) (在两个词相遇的地方 u 成为 v 或 i 成为 y,比如 ví-āpta 变成 vy-ā̂pta) (i 在元音之前变为 y)
  • praśliṣṭa (“接合”) (在两个词相遇的地方元音紧缩,比如 diví-iva 变为 divī̂va)
  • abhinihita (“紧密接触”) (在两个词相遇的地方通过 avagraha 表示的词首元音省略,比如 té-abruvan 变为 té-'bruvan)。

独立 svarita梨俱吠陀中出现了大约 1300 次,或者说大约 5% 的子。

拼写

[编辑]

罗马字母转写中,udātta 标记为一个锐音符,独立 svarita 标记为一个重音符,而其他音节不标记。

在梨俱吠陀 samhita天城文版本中:

  • svarita 标记为在音节上的小竖线。
  • anudātta 被标记在音节下的横线,如果它紧前于一个 udātta 或独立 svarita。如果一句中的第一个音节是 anudātta,这个音节和所有的随后 anudātta 音节都标记横线,直到并不是 anudātta 的第一个音节。
  • 如果独立 svarita 音节紧前于 udātta 音节,不放置 anudātta 标号和 svarita 标号于同一个音节上,数字1(如果 svarita 元音为短)或数字3(如果 svarita 元音为长)写于其间,而这个数字有 svarita 标号和 anudātta 标号。[1]
  • 其他音节不标记。

参见

[编辑]

引用

[编辑]
  1. ^ A Vedic Grammar for Students, by Arthur Anthony Macdonnell, publ. Motilal Banarsidass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