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申
外觀
許申(?—?),字維之,號化州,生卒年不詳。廣東海陽人。唐宋潮州八賢之一。
先世申公之父烈公自泉州遷往潮州,定居韓山麓(今湘橋區橋東)。早年能文,深得潮州通判陳堯佐賞識。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被舉薦應「賢良方正」科,名列進士榜首,授將仕郎、秘書省校書郎、出任鄞縣(今浙江鄞縣)知縣。天禧初年(1017年)任韶州(今廣東韶關)知州,在韶州時,種植官道松榕數萬株。歷官吉(今江西吉安)、柳(今廣西柳州)、建(今福建建甌)三州的知州。再升任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具有治跡」。曾建議以「以藥化鐵與銅雜鑄」、「銅居三分,鐵居六分」[1],天章閣待制孫祖德指稱:「偽銅,法所禁,而官自為之,是教民欺也。」。後任廣南東路轉運使、兼制江西、湖南諸路之時,仁宗帝用范仲淹、韓琦、富弼以行新法。許申見其粗糙,上言新法之弊,被撤去刑部郎中之職[2]。官終刑部郎中。著有《高陽集》,劉允為之序[3]。曾孫許珏娶宋太宗曾孫女,德安郡主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