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大茂山

座標39°01′39″N 114°27′57″E / 39.02750°N 114.46583°E / 39.02750; 114.46583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茂山在中國的位置
大茂山
大茂山
大茂山的位置

39°01′39″N 114°27′57″E / 39.02750°N 114.46583°E / 39.02750; 114.46583 大茂山,又名神仙山,原為中國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1]位於中國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1193年析置自曲陽縣)、唐縣淶源縣交界處,主峰位於唐縣石門鄉,為古北嶽所在地。大茂山距離唐縣縣城西北75公里,距離保定市區120公里。河北古北嶽國家森林公園即位於大茂山地區。[2]

歷史

[編輯]

大茂山古稱恆山,其歷史可上溯到傳說中的三皇五帝時期,據《史記·封禪書》記載,曾經到恆山祭祀。[3]漢文帝時,因避諱緣故,恆山曾改名為常山。漢武帝時,在河北曲陽設立北嶽祠祭祀。漢宣帝神爵元年(前61年),詔封五嶽,其中以恆山為北嶽。[4]北魏宣武帝時,始在大茂山之南的曲陽縣城建北嶽廟,之後歷代多在北嶽廟遙祭北嶽。北宋時期,大茂山一帶曾為邊境。[5]1193年,析曲陽縣北部以及其他縣地置阜平縣,自此大茂山不再隸屬曲陽縣,但北嶽廟仍位於曲陽縣城。明代中後期,出現北嶽在河北曲陽還是山西渾源的爭論,但是當時仍將恆山定在河北曲陽。直到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七月,北嶽改為山西渾源境內的恆山[6]

自然景觀

[編輯]

大茂山包含太乙峰、爺峰、奶奶峰、媳婦峰、母子峰、貞女峰等20餘座山峰,其中主峰太乙峰海拔1898.4米。大茂山為唐河支流恆水河(通天河)的發源地。動植物資源豐富,天然次生林333.33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6.5%。1997年,建為省級森林公園;2005年,建為大茂山國家森林公園;2010年1月,大茂山國家森林公園更名為河北古北嶽國家森林公園,並將倒馬關省級森林公園(大石峪、秀水峪景區)納入其中。[2][6]大茂山有天然洞穴(黃龍洞、黑龍洞等)、飛瀑等景觀,恆山積雪為唐縣古八景之一。[7][8]

人文景觀

[編輯]

大茂山曾為佛教、道教聖地,山頂建有北嶽恆山神廟、奶奶廟等建築。北嶽廟原位於大茂山,自北魏宣武帝時始遷至曲陽縣城,離大茂山主峰有70公里的距離。[9]大茂山地區遺存有多處碑刻,展現了大茂山的歷史文化。[10]

參見

[編輯]

參考文獻

[編輯]
  1. ^ 古北岳恒山大茂山生态旅游区. [2012-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2. ^ 2.0 2.1 大茂山國家森林公園更名[永久失效連結]
  3. ^ 「(舜)十一月巡狩至北嶽,北嶽恆山也,皆如岱宗之禮。」西漢·司馬遷《史記》
  4. ^ 「其三月,幸河東,祠后土,有神爵(雀)集,改元為神爵。制詔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闕焉無祠。其令祠官以禮為歲事,以四時祠江海洛水,祈為天下豐年焉。」自是五嶽、四瀆皆有常禮。東嶽泰山於博,中嶽泰室於嵩高,南嶽潛山於潛,西嶽華山於華陰,北嶽常山於上曲陽,河於臨晉,江於江都,淮於平氏,濟於臨邑界中,皆使者持節侍祠。」參見《漢書》郊祀志第五下
  5. ^ 「北嶽常山,今謂之大茂山者是也,半屬契丹,以大茂山分脊為界,岳祠舊在山下。」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十四 雜誌一
  6. ^ 6.0 6.1 古北嶽大茂山《保定日報》[永久失效連結]
  7. ^ 图文:河北保定观光景点--大茂山原始森林. [2012-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8. ^ 大茂山. [2012-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07). 
  9. ^ 古北岳“申遗”再铸大茂山辉煌. [2012-10-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 
  10. ^ 曲阳县 50余通碑刻详尽记录古北岳历史文化. [2012-10-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