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蒂爾凱姆戰役

座標48°05′14″N 7°16′52″E / 48.0872°N 7.2811°E / 48.0872; 7.2811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蒂爾凱姆戰役
法荷戰爭冬季戰役的一部分

蒂雷納子爵率軍前進
日期1675年1月5日
地點
結果 法軍決定性勝利
參戰方
 法國  神聖羅馬帝國
布蘭登堡-普魯士
指揮官與領導者
法蘭西王國 蒂雷納子爵 神聖羅馬帝國 亞歷山大·布農維爾英語Alexander von Bournonville
大選侯腓特烈
兵力
30,000人[1][2] 50,000人[1][3]
傷亡與損失
輕微[4] 3,400人
900人死傷
2,500人被俘

蒂爾凱姆戰役法荷戰爭中一場戰役,發生於1675年1月5日亞爾薩斯內的蒂爾凱姆科爾馬兩城鎮之間。交戰雙方分別為蒂雷納子爵率領的法軍,以及由亞歷山大·馮·布農維爾英語Alexander von Bournonville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威廉率領的聯軍。

前奏

[編輯]

1672年,路易十四開始了針對荷蘭的野心戰爭,激起其他歐洲各國的反對,如控制神聖羅馬帝國奧地利以及布蘭登堡[5]這些國家的介入將戰爭引向了上萊茵地區,對法國領土造成威脅。1674年,戍守亞爾薩斯地區的法軍指揮官蒂雷納子爵,未能成功阻止神聖羅馬帝國部隊的入侵。隨著該年年底的到來,神聖羅馬帝國軍隊進入了科爾馬地區過冬,[6]紮營地就在法軍冬季兵營的南方數英哩,坐落於阿格諾[7]

根據當時的戰爭慣例,冬季時應當暫停軍事行動,直到春天的到來。[8] 然而蒂雷納子爵卻決定不依循這個慣例。憑藉孚日山脈這個天然屏障,蒂雷納率軍先向西後再轉南,並於1674年12月27日重新出現在敵軍南邊的貝爾福。在未遭遇抵抗的情形下,法軍於29日抵達米盧斯,這使得神聖羅馬帝國的部隊[6]大為震驚,匆忙撤回蒂爾凱姆

戰役過程

[編輯]

1675年1月5日,蒂雷納子爵及其麾下三萬名法軍[9]遭遇了五萬名神聖羅馬帝國的部隊,後者在布蘭登堡普魯士選帝侯腓特烈·威廉的率領下嚴陣以待[10]。然而當時神聖羅馬帝國的部隊仍未集結完畢以備戰鬥[11],而接下來的戰鬥也並未依循17世紀的交戰準則。蒂雷納元帥讓法軍向中間部隊發起佯攻,隨後向右翼進攻。當神聖羅馬帝國部隊被這兩部的進攻吸住時,蒂雷納派出第三支部隊繞道他的左翼進攻。他們由山區繞道,藉由地形避開了敵軍的視線[11]。蒂雷納隨後攻佔了蒂爾凱姆這個小城鎮。腓特烈·威廉試圖奪回該城鎮,但他被法軍火炮的猛烈的火力及步兵衝鋒所敗。蒂雷納接著率軍進攻敵軍的極右翼。法軍進攻的速度(在其之前並無火炮砲火)以及利用局部數量優勢,攪亂並打擊了守軍的士氣。神聖羅馬帝國的部隊在遭受三千四百名傷亡後,決定撤退以避免造成更多傷亡[11][1]

後續發展

[編輯]

現在,由於他們的冬季營地遭到威脅,腓特烈·威廉被迫率軍撤離亞爾薩斯,在科爾馬留下3,000名傷員並前往史特拉斯堡尋求安全後,[2]全軍再由該地橫渡萊茵河,撤回今日德國境內的萊因河右岸[11]

蒂雷納元帥這場簡短但著名的冬季戰役,被認為是17世紀最耀眼的勝利。在這場戰役中,蒂雷納元帥僅僅是透過兩次非直接性的調度(戰略性、戰術性各一),只付出可忽略的傷亡代價就讓法國免於遭受入侵。[6]

註腳

[編輯]
  1. ^ 1.0 1.1 1.2 Bodart 1916,第28頁.
  2. ^ 2.0 2.1 Périni, batailles françaises 6e série, p.136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 ^ Longueville 1907,第362頁.
  4. ^ Grant 2017,第370頁.
  5. ^ Eggenberger 1985,第449頁.
  6. ^ 6.0 6.1 6.2 Lynn 1999,第133頁.
  7. ^ Lynn 1999,第132頁.
  8. ^ Souza 2009,第120頁.
  9. ^ Bodart 1916,第91頁.
  10. ^ Lynn 1999,第133–135頁.
  11. ^ 11.0 11.1 11.2 11.3 Lynn 1999,第135頁.

參考

[編輯]

延伸閱讀

[編輯]
  • Berenger, Jean, Turenne, Paris: Fayard, 1987 

48°05′14″N 7°16′52″E / 48.0872°N 7.2811°E / 48.0872; 7.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