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考論
「封建」考論 | |
---|---|
作者 | 馮天瑜 |
發行資訊 | |
出版機構 | 武漢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6年 |
《「封建」考論》,馮天瑜著,2006年出版,2007年出版第二版,2010年出版修訂版,2018年再版。
內容
[編輯]第一、第二版分為十八章,修訂版分為五章十九節。考論「封建」概念,並建議中國秦至清時期的社會應稱為「宗法地主專制社會」,從而取代「封建社會」一詞。而秦至清兩千餘年可簡稱為「皇權時代」。
爭論
[編輯]李根蟠發表《「封建」名實析議》,表示「不敢苟同」,他認為「『封建地主制』理論既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又深刻地反映了中國的歷史實際」,「秦以後是否封建社會,從來就不僅僅是書齋中的問題,不僅僅是單純的概念之爭。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它是和民主革命走什麼道路的問題聯繫在一起的。」[1]黃敏蘭發表《「封建」:舊話重提,意義何在?》,認為:「(封建)堅持論者從理論出發,主觀、隨意地認定中國秦以後是封建社會,違背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基本精神,也背離了歷史學求真的目的。」[2]
2006年10月,武漢大學舉辦「封建社會」再認識學術研討會,對於馮天瑜以「宗法地主專制社會」取代「封建社會」的做法,參加會議的40餘位專家學者中,「多數學者都予以贊同」。2007年11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歷史研究》編輯部等召開史學理論研討會,討論「封建」名實問題,「多數與會學者指出,封建社會形態在人類社會歷史上是普遍存在的」。會議論文結集為《封建名實問題討論文集》。2008年12月,武漢大學中國傳統文化研究中心、蘇州大學社會學院和蘇州科技學院人文學院在蘇州聯合召開「封建」與「封建社會」問題學術研討會,會後出版《中國「封建」社會再認識》。[3]2010年5月,《文史哲》「秦至清末:中國社會形態問題」學術研討會在山東大學舉辦,20多位學者參加。《文史哲》的公告說這次會議「宣告了學術史上的一個舊階段的正式結束」。
評論
[編輯]- 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張廣智:「《「封建」考論》一書不只是感動了我,對我國學術界也將產生重要的影響。這是因為:《「封建」考論》的貢獻在於破解了一則現代寓言。」「流行與沿用已久的「封建論」應當受到質疑,由此而生成的這則「現代寓言」必須破解,還其本義,這就是《「封建」考論》一書所要告訴我們的。」[4]
參考
[編輯]- ^ 李根蟠. “封建”名实析义——评冯天瑜《“封建”考论》. 史學理論研究. 2007, (2): 24–42,160. CNKI SXLL200702007.
- ^ 黃敏蘭. “封建”:旧话重提,意义何在?——对“封建”名实之争的理论探讨. 史學月刊. 2009, (8): 95–110.
- ^ 張越. 近40年来中国古史分期问题研究述论. 思想戰線. 2021, 47 (4): 74-86}.
- ^ 張廣智. 《“封建”考论》:破解一则现代寓言. 中國青年報. 2006-06-05 [2023-12-0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2-03).
擴展閱讀
[編輯]- 《封建名實問題討論文集》,2008年12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