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安池舊皇宮
神安池舊皇宮 Istana Lama Seri Menanti | |
---|---|
概要 | |
建築風格 | 米南加保風格、伊斯蘭風格、英國殖民地風格 |
歸類 | 博物館 |
用途 | 觀光、文化考察 |
所屬國家/地區 | 馬來西亞 |
地點 | 森美蘭州瓜拉庇勞縣神安池 |
座標 | 2°42′N 102°10′E / 2.7°N 102.16°E |
開放 | 周一至周末早上9點至下午5點 |
造價 | 45,000.00令吉 |
附屬 | 森美蘭州政府 |
設計與建造 | |
保護情況 | national historic building of Malaysia[*] |
地圖 | |
神安池舊皇宮(馬來語:Istana Lama Seri Menanti),是位於馬來西亞森美蘭州瓜拉庇勞縣神安池的舊皇宮。皇宮建於1902年,並於1908年完工,主要由木材製成,橫樑之間用楔子連接固定。
神安池皇宮建於20世紀初,是為了取代被英國軍隊焚毀的舊皇宮而建。由於具有悠久的歷史遺產,1992年改為皇室博物館,成為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
歷史
[編輯]1902年,森美蘭州第七任嚴端端姑莫哈末指示在神安池建造一座新的住宅宮殿,以取代由他的前任(父親)嚴端安達在1875年斷崖嶺(Bukit Putus)戰爭期間被英國軍隊燒毀的舊宮殿,森美蘭也從那時起受英國的殖民統治,並成為馬來亞聯邦的一部分。宮殿的平面圖由芙蓉市公共工程部繪測師重新制定,於1902年11月獲得英國國家工程部和當地居民的批准。
建築工程前後花了大約6年時間,終於在1908年竣工,當時建造成本為45,000.00令吉[1]。這座木造的舊皇宮是由馬來西亞本地的兩位手工藝及木工專家,Kahar及Taib所設計及興建,皇宮在建造的時候,沒有用到一根鐵釘的情況下建造的,也沒有使用任何螺絲。
神安池皇宮反映出森美蘭與蘇門答臘島的民族淵源,是世界上最大的木結構建築。皇宮為四層建築,木柱高達20米,設計是印尼的米南加保風格,但也綴有華族風格的雕刻。宮殿有99根柱子,代表反抗英國殖民的99位民族英雄,其中包括四根67英尺長的柱子,具有學術價值。宮殿的屋頂代表米南加保風格的水牛角,被認為是安全的象徵。建築時沒有用到一根鐵釘是其最大的特色,是馬來西亞清湛的民族建築。
森美蘭蘇丹一直居住在這座宮殿中,直到1931年7月19日才搬到附近的新宮殿裏。
神安池舊皇宮在1959年至1964年之間被森美蘭伊斯蘭教理事會(Nemeri Sembilan Islamic Religious Council)用作宗教中學,然後這座宮殿空置至1992年。直到1992年為止被指定為國家文化遺產,於1992年7月14日改建為皇家博物館,由森美蘭州國家博物館委員會管理[2]。2009年,宮殿正式被列為馬來西亞國家遺產[3]。這座宮殿便也被《馬來西亞記錄大全》認可為東南亞最高的木製宮殿。
參考資料
[編輯]- ^ The Old Palace of Seri Menanti: One of the Malay architectural gems that still survives. The Old Palace of Seri Menanti. [2021-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0).
- ^ Royal Museum Seri Menanti. Malaysia Traveller. [2021-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7).
- ^ Seri Menanti Old Palace, Takhta Rencana and Pengkalan Kempas listed as national heritage | The Star. www.thestar.com.my. [2021-04-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