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數位放射攝影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數位放射攝影(digital radiography,DR[1])是一種以數位式探測器替代傳統屏-片系統的X光成像方式。它的優勢在於免去了使用化學藥品沖洗膠片的時間和麻煩,而且數碼化的照片便於傳輸和後處理。另外,相對於常規的攝片方式,它大大減少了同一對比度下所需的X光劑量。

注意:該方法只獲取平面的(二維的)影像,要了解三維重建成像的信息,請參看CT章節。

放射學檢查

[編輯]

牙科

[編輯]

牙科的放射學檢查應該歸屬於口內的——膠片或探測器是置於口腔內的,只用於顯示一個有限的範圍;而口外檢查時膠片或探測器是置於口腔外的,顯示的範圍要廣得多。牙科將口外的影像稱為全景X光照片(又名「panorex」或「pano」),用於顯示下頜骨曲線的大致展開圖像,同頭顱平行側位片一同用於頜面部的X光頭影測量(Cephalometric)

數位放射攝影系統

[編輯]

數位放射攝影系統的獨特之處在於用數位探測器取代了傳統的增感屏和膠片。數位式探測器被置於相當於膠片的位置上,當曝光時,由探測器接收穿過被攝物體的X光,經過放大,A/D轉換,輸入計算機並可以通過PACS進行儲存、傳輸、顯示。根據探測器的成像原理及結構不同,大致有以下兩類:

間接數位放射攝影(IDR)

[編輯]

由閃爍探測器、光學透鏡、CCD組成,由於X光是經過轉換成光學信息進行採集的,所以稱為「間接」。另外,通過I.I-TV系統甚至掃描膠片獲得的圖像也可稱為間接數位放射攝影,但對於臨床上的門診攝片而言,相對不具有實用價值,前者的優勢在於可動態觀察圖像,常用於透視DSA

閃爍探測是由一定厚度的碘化鈉晶體(NaI)整齊地排列在平板上製成,當碘化鈉晶體受到電離輻射時,會釋放出光子[2],形成可見光的圖像,圖像經過光學系統,由CCD進行採集、放大。這種成像方法的缺點為電離輻射信息經過轉化,使信噪比降低;包含光學系統,結構複雜;體形較為龐大;CCD置於閃爍探測器後,採集光學信號的同時也受電離輻射影響(近年來有廠商,如IDC等,通過改變光路,將CCD置於照射範圍外,避免了這一問題)。

直接數位放射攝影(DDR)

[編輯]

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使用的是「X光掃描投影」,即使用很細的X光束對人體進行掃描,再合成二維圖像。20世紀90年代中期出現了平板型探測器(FPD),可以直接將二維投影轉化為數碼訊號,是當前的主流技術。

FPD有氣體電離室探測器非晶態硒型平板探測器非晶態矽型平板探測器,儘管工作原理不同,但它們都是將微小的探測單元直接排列在平板上,將電離輻射的強度直接轉換為數碼訊號,具有信噪比高、結構簡單、外形緊湊的優點。

數位探測器的發展

[編輯]

1987 - RVG,世界上第一台牙科口內X光探測器上市,由法國Trophy Radiology公司製造,迅速獲得了廣大歐洲牙科市場的承認。該公司實際上為柯達公司所擁有,並繼續生產口內探測器。
1992 - Sens-a-Ray,由芬蘭的Regam公司供應。現在該公司已經關閉,其技術為美國Dent-X所有。
1993 - VisualX,由美國Gendex公司意大利分公司製造。
1994 - CDR由美國Schick Technology公司製造。去年Schick Technology發佈了一款無線版的CDR系統,在當前市場上獨一無二。該公司實際上為德國Sirona所有。
1995 - SIDEXISSirona製造;DEXISProVison Dental Systems, Inc.

數位放射攝影的優點

[編輯]

相對傳統的膠片,DR的空間解像度要低一些,但它帶來的種種優點使其替代前者的趨勢無法抗拒。

  1. 極高的密度分辨力:即圖像擁有很好的對比度,不但圖像清晰,還可以顯示以前顯示屏-片系統無法顯示的內容;
  2. 低輻射劑量:數位探測器的高敏感性使同一對比下需要的X光劑量更小,只有屏-片系統的30%以下;
  3. 成像快捷:DR圖像為立即獲取的,醫師或技師可以在曝光後立即查看圖像的質量,避免了更換片盒及洗片的工作;
  4. 便於儲存、傳輸、複製及後處理:藉助於PACS,數碼化的照片可以存儲在硬盤、光盤等任意介質上,成本低廉,而且複製極其方便,通過網絡傳輸圖像十分快捷,使遠程會診變為可能,醫師工作站可以方便地調節窗寬、窗位、直方圖、曲線等參數,滿足診斷要求;
  5. 自動化程度高:現代化的DR具有自動曝光、自動跟蹤、自動對比度、錯誤提醒與糾正等的功能,不但減少了技師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也是攝片成功率大大提升,減少了患者的輻射劑量。

參見

[編輯]

參考

[編輯]
  1. ^ 中華醫學會影像技術分會,中國醫師協會醫學技師專業委員會. 創傷性急重症患者DR檢查技術專家共識[J]. 中華放射學雜誌,2023,57:(10):1054-1060. DOI:10.3760/cma.j.cn112149-20230209-00078
  2. ^ 李幫軍.碘化鈉NaI(Tl)單晶閃爍探測器的應用[J].光譜實驗室, 2010, 27(2):777-779.DOI:10.3969/j.issn.1004-8138.2010.02.092.
  • 醫學影像設備學 第2版,人民衛生出版社,主編:徐躍 梁碧玲,ISBN 7-117-067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