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藍斑核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Norepinephrine pathway

藍斑核Locus Coeruleus),簡稱藍斑,亦稱青斑核,是位於腦幹的一個神經核團。其功能與壓力反應有關。法國解剖學家費利克斯·維克-達齊爾最早發現了藍斑這一解剖構造。

解剖

[編輯]

藍斑位於第四腦室底,腦橋前背部。藍斑是中合成去甲腎上腺素的主要部位。藍斑中的神經元主要為中等大小的神經元。藍斑的藍青色是由於其中的黑色素顆粒。藍斑中的這種神經黑色素(Neuromelanin)是由去甲腎上腺素的聚合所產生的。這與基底核黑質通過聚合多巴胺產生神經黑色素的現象類似。

連接

[編輯]

藍斑在中樞神經系統內的投射很廣。其目標區包括脊髓小腦下丘腦丘腦的中繼核團,杏仁核端腦基底部,以及大腦皮質。藍斑產生的去甲腎上腺素對腦的大多部位具有興奮性作用,從而加強覺醒狀態,並預備腦的神經元對未來刺激的響應。據某些估計,藍斑內的單個神經元可以通過其巨大的軸突分支激活幾乎整個大腦皮質。

藍斑接受下丘腦的傳入。下丘腦是機體內穩態的控制中心。扣帶回杏仁核也向藍斑投射,從而使得某些情感刺激能夠激活藍斑的神經元。此外,小腦中縫核也對藍斑投射。藍斑還接受來自以下這些腦區的輸入有:(1)前額葉內側,該輸入為興奮性,長期性的,並隨着腦和機體活動程度的增加而增強;(2)旁巨細胞核(Nucleus paragigantocellularis),其功能是整合自主神經系統和環境信息;(3)舌下前置核(Nucleus prepositus hypoglossi),該連接與注視功能有關;(4)下丘腦外側,該連接對藍斑產生興奮作用。

功能與病變

[編輯]

藍斑與壓力反應密切相關。應激反應激活藍斑神經元,增強其去甲腎上腺素的合成與分泌,從而增強前額葉的認知功能,提高動機水平,並激活下丘腦-垂體-腎上腺軸心,進而提高交感神經活動並抑制副交感神經活動。

藍斑的功能異常與抑鬱症焦慮等有關。

發作性睡病是一種與下丘腦激素或食慾素神經元丟失相關的睡眠障礙,而治療該病的抗抑鬱藥主要針對5-羥色胺和NA神經元,它會導致藍斑核神經元的活性增加。[1]

參見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1. ^ Liang, Yue; Shi, Wu; Xiang, Anfeng; Hu, Dandan; Wang, Liecheng; Zhang, Ling. The NAergic locus coeruleus-ventrolateral preoptic area neural circuit mediates rapid arousal from sleep. Current biology: CB. 2021-07-08 [2021-07-20]. ISSN 1879-0445. PMID 34270948. doi:10.1016/j.cub.2021.06.0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