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素養
外觀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5年12月14日) |
圖像素養(英語:Visual Literacy),又稱圖像識讀能力、視覺素養,指個人對視覺影像的理解及運用能力,特別是對藝術品、電視及電影,擁有分析及鑑賞的能力。[1]如同文字素養有深淺的程度之分,一般基礎的圖像素養指人們能解讀圖畫、圖表、相片、照片、電視等視覺媒體所承載的資訊的能力,以及欣賞繪畫作品、攝影作品、電影的素養;較高一點的層次則是指能運用圖畫、攝影作品,甚至影片來表達自己的思想,以圖像創作來傳達訊息的能力。
20世紀初期開始,視聽媒體快速發展,成為承載資訊、傳播資訊的重要管道,逐漸發展成為一種視覺語言。但許多學者專家指出,必須在中小學課程中即教導正確解讀視覺資訊的觀念,以及有關圖像素養的訓練,使其具有批判性的識讀技巧(Critical Viewing Skills)。
圖像素養與媒體素養及電視素養(Television Literacy)均有密切的關聯,在意義上也有重疊之處。
資料來源
[編輯]- 陳龍,陳一(民93)。論公眾媒介接受中的圖像文化素養。媒介研究,第四期。
- 國立編譯館(1995年)。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台北:漢美圖書有限公司。
外部連結
[編輯]- ^ 藝術與建築索引典-視覺素養[永久失效連結] 於2011年3月31日查閱
這是一篇與藝術相關的小作品。您可以透過編輯或修訂擴充其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