啞劇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1898年以啞劇為主題的石版畫

啞劇(英語:Pantomime),是一種無聲表演,只用肢體動作和表情的戲劇藝術。「啞劇」一詞源於希臘語,意為「模仿者」。啞劇最早在古印度古埃及已發展成一門獨立的表演藝術,後傳入歐洲,在古希臘羅馬等地逐漸演變成用姿勢動作表演劇情的戲劇形式。公元前3世紀,羅馬已有完整的啞劇演出。啞劇要求表演者用身體實現最大的表現力,且有靈活的面部表情和精確的手勢,在舞台上甚至沒有裝飾和道具。啞劇也是即興喜劇芭蕾舞劇、假面劇的表現手段。[1][2][3]啞劇和默劇(mime artist)是兩個不同的概念。[4]

參考文獻[編輯]

  1. ^ 馬奕. 中国戏剧电影辞典.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 1993: 37. ISBN 7810044222. 
  2. ^ 林克欣. 哑剧之美. 文藝研究. 1984, (03). 
  3. ^ 扎哈洛夫,Р.В. 舞剧编导艺术. 上海文化出版社. 1964: 162. 
  4. ^ 宋歌. 为默剧正名. 藝術評論. 20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