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觀察者偏差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User:Csiiiyu/沙盒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觀察者偏差是檢測偏差的類型之一,被定義為在研究中觀察和記錄數據和信息時,與準確信息的任何系統性偏差。[1]該定義還可進一步擴展,包括由於觀察者的差異而導致的觀察結果與真實值之間的系統性差異。[2]

觀察者偏差是指觀察者傾向於看到的東西為他們所期望看到的而非實際存在的。這是許多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也是科學研究中有時會遇到的重大問題。[3]觀察對科學研究和活動至關重要,因此觀察者偏差也可能對科研有重大影響。[4]當存在這種偏差時,數據可能會高於或低於實際,哪怕研究程序和實驗設計妥當,仍可能降低研究的有效性。[5]

當調查者或研究者對研究結果有既得利益或有強烈的先入之見時,觀察者偏差尤其容易發生。再加上模稜兩可的基礎數據和主觀的評分方法,這三個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觀察者偏差的發生。[6]

實例[編輯]

觀察者偏差最著名的例子之一是英國心理學家和遺傳學家西里爾·伯特的研究和貢獻,他聲稱智商具有遺傳性。[7]伯特認為,與社會經濟地位較高的家庭的兒童相比,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家庭的兒童的認知能力水平可能較低,並通過他的研究證明了這一點。在整個20世紀60年代,這些研究和發現對英國的教育體系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的孩子被送往精英學校,而社會經濟地位較低的孩子則被送往條件較差的學校。伯特去世後,進一步的研究發現,伯特的研究數據是捏造的,這被認為是他的觀察者偏見和他希望通過研究發現的結果造成的。

觀察者偏差的另一個重要例子是1963年的一項研究:"科學家心理學:五、實驗者偏見的三個實驗"[8],由北達科他大學的研究人員羅伯特·羅森塔爾和克米特·L·福德發表的。在這項研究中,羅森塔爾和福德給了一個由12名心理學學生組成的小組共60隻老鼠,讓他們進行一些實驗。他們告訴這些學生,他們要麼培養 "聰明 "的老鼠,這種老鼠被培養成特別擅長解迷宮;要麼培養 "遲鈍 "的老鼠,這種老鼠被培養成解迷宮能力差的老鼠。然後,他們被要求用這些老鼠做實驗,並像平時一樣收集數據。他們把老鼠放在T形迷宮中,讓它們在中間跑,然後決定向左轉還是向右轉。迷宮的一側被塗成白色,另一側被塗成深灰色,老鼠的任務就是始終轉向迷宮的深灰色一側。轉向迷宮深灰色一側的老鼠會得到獎勵,而轉向迷宮白色一側的老鼠則沒有獎勵。學生們記錄了每隻老鼠轉向迷宮正確(或深灰色)一側的次數,每隻老鼠轉向迷宮錯誤(或白色)一側的次數,以及每隻老鼠做出決定所需的時間。最後,他們發現 "聰明 "老鼠在正確完成迷宮和最快完成迷宮方面都更勝一籌。然而,實際上並沒有 "聰明 "或 "遲鈍 "的老鼠,這些老鼠的基因都是相同的,被隨機分為兩類。兩組學生本應得到兩種老鼠的相同結果,但由於觀察者的偏差而未能如願。整個實驗的效果都是由他們的預期造成的:他們預期 "聰明"的老鼠會表現得更好,而 "遲鈍"的老鼠會表現得更差。羅森塔爾和福德得出的結論是,這些結果是由學生們更細小、更微妙的偏見造成的。學生們並沒有意識到他們在區別對待老鼠。有可能是他們對兩組老鼠完成迷宮的時間標準略有不同,有可能是他們傾向於對 "遲鈍 "的老鼠晚點按秒表,也有可能是他們對 "聰明"的老鼠總體上給予了更多關注。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或觀察者創造出了看似真實的結果,但實際上卻是完全虛假的。

影響[編輯]

觀測數據構成了重要知識體系的基礎。觀察者偏差可以被視為醫學研究和治療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與觀察者偏差風險低得多的客觀數據觀察相比,需要主觀判斷的觀察結果存在更大的潛在差異。

當研究中存在觀察者偏差時,數據收集本身就會​​受到影響。由於觀察者偏差的影響,調查結果並不能準確反映現實。儘管他們可能無意這樣做,但觀察者偏差可能會導致研究人員下意識地鼓勵某些結果,這將導致研究結果和結果的變化。沒有採取措施減輕觀察者偏差並受到自己觀察者偏差影響的研究人員更有可能做出錯誤的解釋,最終導致不準確的結果和發現。

研究表明,在結果評估中存在觀察者偏差的情況下,治療效果估計可能會被誇大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這對調查結果以及研究和程序結果的有效性產生重大影響。

預防措施[編輯]

不幸的是,偏差是流行病學和臨床研究中不可避免的問題。然而,有許多潛在的策略和解決方案可以減少觀察者偏見,特別是在整個醫學領域的科學研究和研究領域。[5]通過使用強有力的操作定義,以及掩蔽、三角測量和程序標準化,以及對進行實驗和觀察的人員的客觀性的持續監控,可以減少偏見的影響。在市場研究調查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一種稱為偏差測試的框架,通過對現實生活中的受訪者進行實證測試來減輕研究人員的偏見,並且為了不引導受訪者,使用中立的探究和重定向技術。[9]

盲法和雙盲研究可以作為減少觀察者偏差的校正透鏡,從而提高所收集數據的可靠性和準確性。[10]為了獲得醫療器械和藥物的監管批准,通常需要進行盲試驗,但在實證研究中並不常見,儘管有研究支持其必要性。[6]雙盲是通過確保測試人員和研究參與者缺乏可能對其行為產生潛在影響的信息來完成的,而單盲則描述了那些向參與者隱瞞信息的實驗,否則可能會扭曲結果或引入偏見,但實驗者完全意識到並掌握這些事實。

觀察者偏見如何影響研究以及盲法如何影響的例子可以在抗精神病藥物的試驗中看到。研究人員知道哪些受試者接受了安慰劑,哪些受試者接受了試驗藥物,他們可能會在稍後報告說,由於對結果的預期,接受試驗藥物的一組性格更加平靜。同樣,如果試驗參與者沒有被蒙蔽,那麼他們可能會根據是否提供安慰劑或試驗藥物來報告他們的感受有何不同。

另一個例子可以在學校看到。學齡男孩在科學方面通常表現優於女性同齡人,然而有證據表明,這可能是由於老師對他們的教學和對待方式的結果,老師期望男孩有更高的表現,從而巧妙地鼓勵男孩他們。[11]因此,觀察者,即進行測試和評估結果的老師,有偏見和先入為主的信念,認為男孩會比女孩表現更好,這影響了他們的行為。

為了補充盲法或屏蔽方案和研究,進一步的策略,包括對觀察者和研究人員進行關於如何記錄發現的標準化培訓,可能有助於減輕觀察者偏見。[1]明確定義收集調查結果的方法、工具和時間框架有助於以標準化方式對觀察員進行充分培訓和準備。此外,在研究開始之前確定觀察者內部任何潛在的利益衝突對於確保最大限度地減少偏見至關重要。

最後,研究中的三角測量是一種可用於提高研究結果的有效性和可信度的方法。[12]研究中的三角測量是指使用各種方法或數據源作為對當前主題進行更全面和準確理解的手段。[13]三角測量將極大地增加研究的可信度。三角測量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進行,包括使用多個觀察者,這本身就是一種可靠性形式,稱為觀察者間可靠性,以觀察者同意的次數百分比來衡量。

霍桑效應(觀察者效應)[編輯]

觀察者偏見通常只在觀察者身上被發現,然而,被研究的人也存在偏見。霍桑效應以埃爾頓·梅奧 (Elton Mayo)於 1924 年至 1932 年間在芝加哥霍桑市西部電氣工廠進行的一系列實驗命名,它象徵著研究參與者因被觀察而改變行為。

霍桑研究發現,每次做出改變,部門產出都會增加,即使所做的改變又恢復到原來的不利條件。實驗中的受試者被告知,更好的照明會提高生產力,因此,他們對良好照明影響的信念對他們的行為和輸出的影響比實際照明水平的影響更顯著。[1]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工人實際上是在響應主管的注意力,而不是實驗變量的變化。

為了防止霍桑效應,使用隱藏觀察的研究可能很有用。然而,法律要求參與者了解參與研究的情況,並且被認為仍然有可能引起霍桑效應的誘發。[14]此外,使回答或研究數據完全匿名將減少參與者在參與實驗或研究時因被觀察而改變其行為的可能性。此外,在研究之前進行研究以建立基線測量可以有助於減輕霍桑效應對研究結果的顯著偏差。建立基線後,可以評估因觀察而產生的任何潛在參與者偏差。此外,建立隨訪期可能有利於檢查行為或變化是否在觀察期後繼續存在。[11]

另請參閱[編輯]

參考文獻[編輯]

  1. ^ 1.0 1.1 1.2 Mahtani, Kamal; Spencer, Elizabeth A.; Brassey, Jon; Heneghan, Carl. 偏倚目录:观察者偏倚 [Catalogue of bias: observer bias]. BMJ Evidence-Based Medicine. 2018-02-01, 23 (1): 23–24. ISSN 2515-446X. PMID 29367322. S2CID 46794082. doi:10.1136/ebmed-2017-110884 (英語). 
  2. ^ Miettinen, Olli S. M.Porta,S.Greenland和J.M.Last(编辑):流行病学词典。一本由I.E.A.赞助的手册。 [M. Porta, S. Greenland & J. M. Last (eds): A Dictionary of Epidemiology. A Handbook Sponsored by the I.E.A.]. European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2008-11-01, 23 (12): 813–817. ISSN 0393-2990. S2CID 41169767. doi:10.1007/s10654-008-9296-5. 
  3. ^ Pronin, Emily. 对人类判断中的偏见的感知和误解 [Perception and misperception of bias in human judgment].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7-01-01, 11 (1): 37–43. ISSN 1364-6613. PMID 17129749. S2CID 2754235. doi:10.1016/j.tics.2006.11.001 (英語). 
  4. ^ Hróbjartsson, Asbjørn; Thomsen, Ann Sofia Skou; Emanuelsson, Frida; Tendal, Britta; Hilden, Jørgen; Boutron, Isabelle; Ravaud, Philippe; Brorson, Stig. 二元结果随机临床试验中的观察者偏倚:盲法和非盲法结果评估者试验的系统综述 [Observer bias in randomised clinical trials with binary outcomes: systematic review of trials with both blinded and non-blinded outcome assessors]. BMJ. 2012-02-27, 344: e1119. ISSN 0959-8138. PMID 22371859. S2CID 23296493. doi:10.1136/bmj.e1119可免費查閱 (英語). 
  5. ^ 5.0 5.1 Tripepi, Giovanni; Jager, Kitty J.; Dekker, Friedo W.; Zoccali, Carmine. 临床研究中的选择偏差与信息偏差 [Selection Bias and Information Bias in Clinical Research]. Nephron Clinical Practice. 2010, 115 (2): c94–c99. ISSN 1660-2110. PMID 20407272. S2CID 18856450. doi:10.1159/000312871可免費查閱 (英語). 
  6. ^ 6.0 6.1 Tuyttens, F. A. M.; de Graaf, S.; Heerkens, J. L. T.; Jacobs, L.; Nalon, E.; Ott, S.; Stadig, L.; Van Laer, E.; Ampe, B. 动物行为研究中的观察者偏见:如果我们得分,我们能相信自己的得分吗? [Observer bias in animal behaviour research: can we believe what we score, if we score what we believe?]. Animal Behaviour. 2014-04-01, 90: 273-280. ISSN 0003-3472. S2CID 53195951. doi:10.1016/j.anbehav.2014.02.007 (英語). 
  7. ^ Gillie, Oliver. Did Sir Cyril Burt Fake His Research on Heritability of Intelligence? Part I. The Phi Delta Kappan. 1977, 58 (6): 469–471. ISSN 0031-7217. JSTOR 20298643. 
  8. ^ Rosenthal, Robert; Fode, Kermit L. Psychology of the Scientist: V. Three Experiments in Experimenter Bias.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63, 12 (2): 491. doi:10.2466/pr0.1963.12.2.491. 
  9. ^ Geisen, Emily; Sha, Mandy; Roper, Farren. 市场研究中的偏差测试:实现包容性研究设计的框架 [Bias testing in market research: A framework to enable inclusive research design]. Bias testing in market research: A framework to enable inclusive research design. January 3, 2024,. 979-8862902785 (2024). 
  10. ^ Wilgenburg, Ellen van; Elgar, Mark A. 同伴识别研究中的确认偏差:动物行为研究的警示 [Confirmation Bias in Studies of Nestmate Recognition: A Cautionary Note for Research into the Behaviour of Animals]. PLOS ONE. 2013-01-23, 8 (1). e53548. Bibcode:2013PLoSO...853548V. ISSN 1932-6203. PMC 3553103可免費查閱. PMID 23372659. doi:10.1371/journal.pone.0053548可免費查閱. 
  11. ^ 11.0 11.1 West, Charles. 《发展心理学研究:概念、策略、方法》。 [Book Reviews: Achenbach, Thomas M. 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Concepts, Strategies, Methods.]. Educational Researcher. 1980-02, 9 (2): 16–17. ISSN 0013-189X. S2CID 145015499. doi:10.3102/0013189x009002016. 
  12. ^ Noble, Helen; Heale, Roberta. 研究中的三角测量,并附实例 [Triangulation in research, with examples]. Evidence-Based Nursing. 2019-07-01, 22 (3): 67–68. ISSN 1367-6539. PMID 31201209. S2CID 189862202. doi:10.1136/ebnurs-2019-103145可免費查閱. 
  13. ^ Carter, Nancy; Bryant-Lukosius, Denise; DiCenso, Alba; Blythe, Jennifer; Neville, Alan J. 三角剖分在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The Use of Triangulation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Oncology Nursing Forum. 2014-08-26, 41 (5): 545–547. PMID 25158659. doi:10.1188/14.ONF.545-547可免費查閱. 
  14. ^ Persell, Stephen D.; Doctor, Jason N.; Friedberg, Mark W.; Meeker, Daniella; Friesema, Elisha; Cooper, Andrew; Haryani, Ajay; Gregory, Dyanna L.; Fox, Craig R.; Goldstein, Noah J.; Linder, Jeffrey A. 减少不当抗生素处方的行为干预:一项随机试验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to reduce inappropriate antibiotic prescribing: a randomized pilot trial]. BMC Infectious Diseases. 2016-08-05, 16 (1): 373. ISSN 1471-2334. PMC 4975897可免費查閱. PMID 27495917. doi:10.1186/s12879-016-1715-8可免費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