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龍河口水庫

座標31°18′14″N 114°45′37″E / 31.30389°N 114.76028°E / 31.30389; 114.76028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万佛湖
龍河口水庫
萬佛湖
代碼BFAB2213122
級別大(二)型水庫
水庫位置安徽省舒城縣萬佛湖鎮
座標31°18′14″N 114°45′37″E / 31.30389°N 114.76028°E / 31.30389; 114.76028
下游流出杭埠河
集水面積1120平方千米
洪水位75.04米
正常水位68.3米
死水位53.0米
總庫容9.03億立方米
死庫容0.502億立方米
開工時間1958年
竣工時間1969年
官方網站http://lhk.ahsl.gov.cn/
[1]
萬佛山 - 龍河口水庫
位置六安市舒城縣
建立1987年

龍河口水庫位於中國安徽省舒城縣萬佛湖鎮(原龍河鎮),是以防洪、灌溉為主要功能的大型水庫,為淠史杭灌區重要水源地之一。業主為安徽省水利廳直屬單位龍河口水庫管理處

技術概貌

[編輯]

樞紐工程由東大壩、西大壩、斗笠沖溢洪道、梅嶺進水閘、牛角衝進水閘,以及舒廬幹渠、杭北幹渠、杭淠幹渠等工程組成。

歷史

[編輯]

1958年,舒城縣委想修建龍河口水庫。淠史杭灌區工程指揮部領導說:「我們現在都是過河的卒子了,只能進不能退。我也沒錢給你。庫區幾萬人的安置費用你自己去想辦法。在工程上我可以給你做點後勤工作。」大壩設計請了解放前曾在國民黨政府「導淮委員會」作過官員的王培性。在六安地區沒有水泥和鋼材的前提下,王培性設計出「粘土與糯米湯心牆沙殼壩」。防洪標準一百年一遇設計,一千年一遇校核。當時安徽省的水利重點項目是經國家計委立項的陳村水庫花涼亭水庫

水庫工程於1958年11月動工興建,山東南下幹部、縣長李屏任龍河口水庫工程黨委書記。舒城舉全縣之力,從21個公社調集10萬青壯年,以軍事化管理組織,編制為3個民兵師,一個工兵團,會戰龍河口。每天早上五點上工,晚上九點休息。突擊時通宵達旦,「晴天雨天一個樣,白天晚上一個樣,幹部群眾一個樣」。中崗鄉婦女營500多人,下設兩個連,最年輕的才15歲,最大的已有60歲,任務是挑黏土,每天規定指標,個人任務以挑土籌碼計算,排、連的任務按實際量方計算,如果集體的任務當天不能完成就要加班,個人的任務如不能完成也需要加班,勞動口號是「小雨小雪不停工,大雨大雪打衝鋒,大干特干加油干,堅決超過男子漢」。[2]

龍河口水庫主體工程分三期實施。第一期從1958年11月至1959年10月,挑築東大壩,開挖梅嶺進水閘基礎;1959年因曉天河烏沙河上游多日大雨,春汛提前到來,龍河口大壩圍堰出現塌方,行署專員趙子厚帶技術人員趕來搶險,舒城縣長李屏率眾跳進洪流堵絕口。經過兩夜一天的拼搏,終於保住了大堤圍堰。主壩圍堰前兩次合龍都未成功。1959年4月10日 (農曆三月初三),大壩第三次合龍,人山人海,大家拼命填土,扔草包、麻袋等。由於堵大壩缺口太困難,指揮部要求採用人牆堵水的辦法,500多人共築五道人牆堵住洪水。終於大壩合龍成功。隨後搶工把圍堰升高到55米,抵禦了當年汛期53.2米水位洪水。

第二期1959年11月至1960年8月,挑筑西大壩,砌梅嶺進水閘,開挖溢洪道和杭淠幹渠;第三期1960年9月至12月,繼續加高東大壩,使其達到設計標準。經歷了三破三復攔水壩、二毀二建主副壩、九戰春汛

1961年4月工程下馬,1966年復工,1970年基本建成。2001年-2007年完成除險加固。[1]



參考文獻

[編輯]
  1. ^ 1.0 1.1 龙河口简介. [2010-08-0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3-22). 
  2. ^ 歐禮芳文(中崗鄉婦女營長):《修建龍河口水庫的親身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