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蟲岩
外觀
放射蟲岩是矽質岩的一種,硬度較高、粒度較細、與燧石相似,主要由放射蟲死亡後的殘骸構成。放射蟲岩這一名詞也應用於已固結的放射蟲軟泥。未固結的放射蟲岩被稱為放射蟲土。放射蟲燧石是層理髮育,微晶的放射蟲岩,矽質膠結或矽質基質的一种放射蟲岩[1]。
特徵
[編輯]放射蟲岩是一種生物成因的沉積岩,其層理發育,粘土礦物較少。其形成於較淺的深度,常夾層於碳酸鹽岩,但一般形成於深海和洋底沉積。
放射蟲岩物理性質較脆,破裂面呈貝殼狀斷口,常因風化作用而分解為小的矩形碎片,顏色由淺(發白)到深(黑色)都可出現。
放射蟲岩主要由放射蟲殘骸構成,放射蟲骨骼的主要成分是無定形矽。放射蟲是一種海生的浮游生物,屬原生動物門,具內骨骼,大小從0.1到0.5毫米不等。
形成
[編輯]據Takahashi的研究,放射蟲在透光層(海洋的表層到200米的深度)的生存時間大約是2周到6周[2]。它們死亡後逐漸沉入洋底,沉入深度為5000米的洋底大約要花費2個星期到14個月不等的時間[3]。
放射蟲死亡之後,它們的矽質骨骼會逐漸溶解,溶解作用的強弱平行於海洋的溫度-壓力曲線,在下沉至750米的深度處溶解作用最強,之後會快速的減弱,當下沉至沉積物和水之間的界面的時候,溶解作用會突然增強。即使在這一界面之下數毫米的沉積物中,溶解作用依然在持續,只是速率有所降低。
令人驚奇的是,在持續的溶解作用下,仍然有一些放射蟲的骨骼保存了下來,估算只有1%被保存在放射蟲軟泥之中。根據Dunbar和Berger (1981)的研究,有些放射蟲會以群體的形式存在,有時會被它們自己的排泄物或其他生物包裹起來,這層包裹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並且可以加速它們的下沉速率,使它們免於被完全溶解,所以它們死亡後的骨骼可以保存在沉積物中。
參考文獻
[編輯]- ^ Neuendorf, K.K.E., J.P. Mehl, Jr., and J.A. Jackson, J.A., eds. (2005) Glossary of Geology (5th ed.). Alexandria, Virginia, American Geological Institute. 779 pp. ISBN 0-922152-76-4
- ^ Takahashi, K. and Honjo, S.(1983). Radiolarian skeletons: size, weight, sinking speed, and residence time in tropical pelagic oceans. Deep-Sea Research, 30, p.543-568
- ^ Takahashi, K.(1981). Vertical flux, ecology and dissolution of Radiolaria in tropical oceans: implications for the silica cycle. Unpublished Ph.D. Thesis, 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and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