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晁逈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新導向自晁迥

晁逈(951年—1034年),字明遠,世爲澶州清豐(今屬河南)人,北宋文學家、藏書家、官員。

生平

[編輯]

其父遷居彭門(今四川彭縣)。曾訪高士劉惟一,論生滅之事,曰:「人常不死」「形死性不滅」[1]。太宗太平興國五年(980年)進士[2]。真宗即位,擢右正言、直史館、知制誥。景德二年(1005年)拜翰林學士[3]。仁宗朝官至禮部尚書,以太子少傅致仕。能詩,多仿白居易之作。景祐元年(1034年)卒,文元。

著作

[編輯]

著有《翰林集》三十卷、《道院集》十五卷、《法藏碎金錄》十卷、《耆智全書》三卷、《昭德新編》三卷、《隨因記述》三卷。

注釋

[編輯]
  1. ^ 《居士分燈錄》
  2. ^ 清康熙《清豐縣志》卷五
  3. ^ 《宋學士年表》下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閱讀此作者作品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宋史·卷305》,出自脫脫宋史

參考書目

[編輯]
  • 《宋史》卷三百五《列傳》第六十四
  • 東都事略》卷四十六《晁逈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