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氫甲醯化反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氫甲醯化反應也稱羰基合成,是工業上用烯烴氫氣一氧化碳在高壓(10-100atm)加熱(40-200°C)和過渡金屬催化下反應製備類的方法。反應的總體結果是醛基和氫分別加到烯烴雙鍵的兩端,生成增加一個碳的醛的兩種異構體的混合物。該法首先由Otto Roelen發現,[1]在化學工業上的應用很廣。生成的醛是重要的精細化工產品,可以作為很多產品的合成原料。

該反應的催化劑多為Co、Rh、Ir的配合物,其種類隨氫甲醯化反應的進展而發生了很大變化,主要是從最初的四羰基氫鈷–經叔膦(如三丁基膦)改性的鈷催化劑–銠催化劑(如HRh(CO)(PPh3)3).BASF 使用Co, SHELL使用Co/PR3, UCC使用Rh/PR3, RCH–RP使用Rh/TPPTS. 催化劑Rh相對於Co更好,因為其更高的選擇性,以及更好的活性在低壓下。目前研究中的多相催化劑。[2][3][4]

反應機理

[編輯]

四羰基氫鈷(HCo(CO)4)為例,反應的催化機理為:

18價電子的四羰基氫鈷發生配體交換,生成與烯烴絡合的中間體。與鈷相連的氫對烯烴發生遷移插入反應,生成烴基羰基鈷,然後再與一個CO絡合,烴基發生遷移插入,生成活性的醯基羰基鈷中間體。它與氫發生氧化插入,生成金屬氫配合物,而後發生還原消除反應,生成一分子醛和16價電子的三羰基鈷中間體,完成一個循環。
乙烯氫甲醯化反應機理 四羰基氫鈷催化
乙烯氫甲醯化反應機理 四羰基氫鈷催化

參考資料

[編輯]
  1. ^ Boy Cornils, Wolfgang A. Herrmann, Manfred Rasch. Otto Roelen, Pioneer in Industrial Homogeneous Catalysi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in English. 1994, 33 (21): 2144–2163. doi:10.1002/anie.199421441. 
  2. ^ Imyanitov N.S., Rudkovskij D.M. Hydrogenation and hydroformylation in the presense of Co, Rh, and Ir carbonyls. Neftekhimiya (Rus). 1963, 3 (2): 198–200. 
  3. ^ Evans D., Osborn J. A., Wilkinson G. Hydroformylation of Alkenes by Use of Rhodium Complex Catalyst (PDF).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68, 33 (21): 3133–3142 [2008-12-01]. doi:10.1039/J19680003133.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6). 
  4. ^ Cornils, B.; Herrmann, W. A. (eds.) 「Aqueous-Phase Organometallic Catalysis」 VCH, Weinheim: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