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庾域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庾域当前版本,由Ning-Bot留言 | 贡献编辑于2022年11月13日 (日) 11:33 (机器人: 加入{{Wikisource further reading}})。这个网址是本页该版本的固定链接。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庾域(?—507年),司大新野[1][2]南北朝南齊南梁官員。

庾域年輕時個性沈靜,在家鄉颇有名氣,蕭順之任職郢州刺史時徵召他為主簿,並欣賞他的才華,說:「荊南人才,就在這裡。」同時禮遇他;蕭懿擔任梁州刺史,庾域出任他的錄事參軍,帶任華陽太守。其時北魏派兵攻打南鄭梁州內有數十間空倉,他親自封倉,對士兵說:「倉內的糧食充足,足夠支撐兩年,但要努力堅守。」於是軍心安定,北魏退兵後因功拜為羽林監;到蕭懿改任益州刺史,庾域隨同任職懷寧太守。庾域卸任回家,妻子還在做家務,他的衣服用粗布製作,其餘供養長輩;他的母親喜歡聽鶴鳴,他就不停祈求,突然有一對鶴來到,人們都認為是孝感動天。永元初年,南康王蕭寶融起用他為西中郎諮議參軍,因母親逝世辭官[1][2]

永元三年(501年)蕭衍起兵,發信招攬庾域;御史臺建立,任用他為寧朔將軍,領行選,跟隨蕭衍東下。軍隊到達楊口,和帝遣御史中丞宗夬奉命慰勞士兵,庾域諷刺宗夬:「尚未加黃鉞,不能帶領侯伯。」宗夬回到御史臺,就立刻授與蕭衍黃鉞。蕭穎胄擔任都督中外諸軍事,有人認為蕭衍應該寫信給蕭穎胄,庾域爭辯不用這樣,最後蕭衍聽取他的意見。郢城平定,若他和張弘策議論和蕭衍相同,就會立刻命令軍隊執行,而他的計謀都多被採用;蕭衍建立霸府,他任官諮議參軍[3][4]。南梁天監初年,庾域獲封廣牧縣子,任職後軍司馬,之後外任寧朔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梁州長史夏侯道遷舉州叛降北魏,北魏派騎兵襲擊巴西,他守城百多日,到城中糧食耗盡,將士都吃草食泥,寧願死去也不投降。魏軍退兵,朝廷下詔增封二百戶,進爵廣牧縣伯。戰亂後人民饑荒,他上表賑災,不等待回報就私下開倉,被人告發,朝廷遷任他為西中郎司馬、輔國將軍寧蜀太守,於天監六年(507年)在任內去世,有兒子庾子輿[5][6]

引用

[编辑]
  1. ^ 1.0 1.1 梁書·卷十一·列傳第五》:庾域,字司大,新野人。長沙宣武王爲梁州,以爲錄事參軍,帶華陽太守。時魏軍攻圍南鄭,州有空倉數十所,域封題指示將士云:「此中粟皆滿,足支二年,但努力堅守。」衆心以安。虜退,以功拜羽林監,遷南中郎記室參軍。
  2. ^ 2.0 2.1 南史·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六》:庾域字司大,新野人也。少沈靜,有名鄉曲。梁文帝為郢州,辟為主簿,歎美其才,曰:「荊南杞梓,其在斯乎。」加以恩禮。長沙宣武王為梁州,以為錄事參軍,帶華陽太守。時魏軍攻圍南鄭,州有空倉數十所,域手自封題,指示將士曰:「此中粟皆滿,足支二年。但努力堅守。」眾心以安。軍退,以功拜羽林監。及長沙王為益州,域隨為懷甯太守。罷任還家,妻子猶事井臼,而域所衣大布,餘奉專充供養。母好鶴唳,域在位營求,孜孜不怠,一旦雙鶴來下,論者以為孝感所致。永元初,南康王板西中郎諮議參軍,母憂去職。
  3. ^ 《梁書·卷十一·列傳第五》:永元末,高祖起兵,遣書招域。西台建,以爲寧朔將軍,領行選,從高祖東下。師次楊口,和帝遣御史中丞宗夬銜命勞軍。域乃諷夬曰:「黃鉞未加,非所以總率侯伯。」夬反西臺,卽授高祖黃鉞。蕭穎胄旣都督中外諸軍事,論者謂高祖應致牋,域爭不聽,乃止。郢城平。域及張弘策議與高祖意合,卽命衆軍便下。每獻謀畫,多被納用。霸府初開,以爲諮議參軍。
  4. ^ 《南史·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六》:梁武帝舉兵,起為甯朔將軍,領行選。武帝東下,師次楊口,和帝遣御史中丞宗夬勞軍。域乃諷夬曰:「黃鉞未加,非所以總率侯伯。」夬反,西台即授武帝黃鉞。蕭穎胄既都督中外諸軍事,論者謂武帝應致箋,域爭不聽,乃止。郢城平,域及張弘策議與武帝意同,即命眾軍便下,域謀多被納用。霸府初開,為諮議參軍。
  5. ^ 《梁書·卷十一·列傳第五》:天監初,封廣牧縣子,後軍司馬。出爲寧朔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梁州長史夏侯道遷舉州叛降魏,魏騎將襲巴西,域固守百餘日,城中糧盡,將士皆齕草食土,死者太半,無有離心。魏軍退,詔增封二百戶,進爵爲伯。六年,卒於郡。
  6. ^ 《南史·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六》:天監初,封廣牧縣子、後軍司馬。出為甯朔將軍、巴西梓潼二郡太守。梁州長史夏侯道遷降魏,魏襲巴西,域固守。城中糧盡,將士皆齕草供食,無有離心。魏軍退,進爵為伯。于時兵後人饑,域上表振貸,不待報輒開倉,為有司所糾。上遷域西中郎司馬、輔國將軍、甯蜀太守。卒於官。子子輿。

延伸阅读

[编辑]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南史/卷56》,出自李延壽南史

参考文献

[编辑]
  • 梁書》·卷十一·列傳第五
  • 南史》·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