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摩尼奧斯隕石坑: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建立内容为“{{lunar crater data| image=Ammonius crater AS16-P-5381.jpg|240px| caption=阿波罗16号拍摄的东向斜视图| latitude=8.52| N_or_S=S|…”的新页面
(没有差异)

2017年6月25日 (日) 07:59的版本

阿摩尼奧斯隕石坑
阿波罗16号拍摄的东向斜视图
纬度8.52°S
经度0.83°W
直径8.55公里
深度1.42公里
月面座標日出时1°
命名来源阿摩尼奧斯·赫尔米埃
阿波罗14号拍摄的西向斜视图

阿摩尼奧斯陨石坑(Ammonius)是月球正面位于托勒密环形山坑底的一座小撞击坑,约形成于32-11亿年前的爱拉托逊纪[1],其名称取古希腊新柏拉图派哲学家"阿摩尼奧斯·赫尔米埃"(公元440年-公元520年),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接受[2]

描述

该陨坑位于托勒密环形山坑底中心东北,西北偏北靠近赫歇尔陨石坑、东北偏北及东北偏东分别毗邻吉尔当陨石坑穆勒陨石坑,已磨损破裂的阿尔巴塔尼环形山克莱恩陨石坑位于它东南、西南偏南则坐落了更大、更古老的阿方索环形山[3]。该陨坑中心月面坐标8°31′S 0°50′W / 8.52°S 0.83°W / -8.52; -0.83,直径8.55公里[4],深约1.42公里[5]

阿摩尼阿斯陨石坑外观轮廓呈圆形状,坑壁最大高出周边地形320米[5],内部容积约25.00公里3[5],形态特征隶属于"BIO 型"(以该类陨石坑的典型代表—"毕奥陨石坑"所命名)。

托勒密环形山被熔岩淹没的坑底北部是一座相对突出的"幽灵坑"-一圈曾存在过的陨坑坑壁,其直径几乎是阿摩尼阿斯陨石坑的二倍,目前被指名为卫星坑"托勒密 B"。

在1976年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正式命名前,该陨坑曾被称作卫星坑"托勒密 A"(所谓的"卫星坑标记法":以所靠近的主坑名+字母来命名)。

阿摩尼阿斯陨石坑已被月球和行星观测协会(ALPO)列入《带有明亮射纹系统的撞击坑列表》[6]及《内侧壁带有深色辐射纹的撞击坑列表》[7]

参考文献

另请参阅

外部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