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室內空氣品質: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Wolfch留言 | 贡献
回退SwagRoger对话)的编辑,改回的最后一个版本
标签替换 回退
SwagRoger留言 | 贡献
通过翻译页面“Indoor air quality”创建
标签移除维护性模板 添加文件 已被回退 参考文献语法出错或被移除 加入不存在模板 新用户加入疑似宣传性内容 内容翻译 内容翻译2
第1行: 第1行:
{{Expand language|1=en|time=2021-03-21T02:23:58+00:00}}
[[File:Stacken 0c149d 1755.jpg|thumb|吸塵器中的濾網]]


[[File:Stacken_0c149d_1755.jpg|缩略图|300x300像素|正在被清潔的空氣過濾器]]
'''室內空氣品質'''(IAQ)是指[[建筑物]]及[[建筑物]]內以及附近的[[空氣污染|空氣品質]],這會影響在建築物內生活人們的健康及舒適。
{{Pollution sidebar}}
'''室內空氣品質( IAQ )''' 是建築物和構築物內部和周圍的空氣品質。眾所周知,室內空氣品質會影響建築物居住者的健康、舒適度和幸福感。不良的室內空氣品質與病態建築綜合症、生產力下降和學校學習障礙有關。


室內空氣品質會受氣體(特別是[[一氧化碳]]、[[氡]]、[[挥发性有机]])、[[懸浮粒子]]、[[微生物]]([[黴菌]]、[[细菌]])或是其他會影響健康情形的物質所影響。主要提昇室內空氣品質的主要方式是生成源的控制、過濾、再配合[[通風]]來稀釋污染物質。住宅單位可以通過定期清潔地毯來進一步提高室內空氣質量。
室內空氣品質會受氣體(特別是[[一氧化碳]]、[[氡]]、[[揮發性有機|挥发性有机]])、[[懸浮粒子]]、[[微生物]]([[黴菌]]、[[细菌]])或是其他會影響健康情形的物質所影響。主要提昇室內空氣品質的主要方式是生成源的控制、過濾、再配合[[通風]]來稀釋污染物質。住宅單位可以通過定期清潔地毯來進一步提高室內空氣質量。


室內空氣品質的確認需要收集空氣樣本、監控人們暴露在污染原中的情形、收集建築表面的樣本、並針對建築物內的空氣流動建立電腦模型。
室內空氣品質的確認需要收集空氣樣本、監控人們暴露在污染原中的情形、收集建築表面的樣本、並針對建築物內的空氣流動建立電腦模型。


室內空氣品質是[[綠色建築|室內環境品質]](IEQ)的一部份,室內環境品質除了空氣品質外,也包括室內生活的其他生理或是心理層面議題(例如照明、視覺品質、聲音以及溫度的舒適性)<ref>{{cite web|last=KMC Controls|title=What's Your IQ on IAQ and IEQ|url=http://blog.kmccontrols.com/index.php/2015/09/24/whats-your-iq-on-iaq-ieq/|archive-url=http://arquivo.pt/wayback/20160516212043/http://blog.kmccontrols.com/index.php/2015/09/24/whats-your-iq-on-iaq-ieq/|dead-url=yes|archive-date=2016-05-16|accessdate=2015-10-05}}</ref>。
室內空氣品質是[[綠色建築|室內環境品質]](IEQ)的一部份,室內環境品質除了空氣品質外,也包括室內生活的其他生理或是心理層面議題(例如照明、視覺品質、聲音以及溫度的舒適性)<ref>{{cite web|title=What's Your IQ on IAQ and IEQ|url=http://blog.kmccontrols.com/index.php/2015/09/24/whats-your-iq-on-iaq-ieq/|accessdate=2015-10-05|last=KMC Controls|archive-url=http://arquivo.pt/wayback/20160516212043/http://blog.kmccontrols.com/index.php/2015/09/24/whats-your-iq-on-iaq-ieq/|archive-date=2016-05-16|dead-url=yes}}</ref>。


{{tsl|en|Indoor air pollution in developing nations|開發中國家的室內空氣污染}}是這些國家的主要健康危害之一<ref>{{cite journal|last1=Bruce|first1=N|last2=Perez-Padilla|first2=R|last3=Albalak|first3=R|title=Indoor air pollu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major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challenge.|journal=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ate=2000|volume=78|issue=9|pages=1078–92|pmid=11019457|pmc=2560841}}</ref>。開發中國家的主要室內污染源是為了取暖或是烹調燃燒的[[生物质]](木材、焦炭、糞或作物殘渣)<ref>{{cite journal |vauthors=Duflo E, Greenstone M, Hanna R |title=Indoor air pollution, health and economic well-being |journal=S.A.P.I.EN.S |volume=1 |issue=1 |pages= |year=2008 |url=http://sapiens.revues.org/index130.html |access-date=2017-09-18 |archive-date=2010-01-10 |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110102416/http://sapiens.revues.org/index130.html |dead-url=no }}</ref>。因此造成人們
{{tsl|en|Indoor air pollution in developing nations|開發中國家的室內空氣污染}}是這些國家的主要健康危害之一<ref>{{cite journal|title=Indoor air pollu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major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challenge.|first1=N|last2=Perez-Padilla|first2=R|date=2000|journal=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ssue=9|volume=78|pages=1078–92|pmc=2560841|pmid=11019457|last3=Albalak|first3=R|last1=Bruce}}</ref>。開發中國家的主要室內污染源是為了取暖或是烹調燃燒的[[生物质]](木材、焦炭、糞或作物殘渣)<ref>{{cite journal|title=Indoor air pollution, health and economic well-being|url=http://sapiens.revues.org/index130.html|journal=S.A.P.I.EN.S|issue=1|year=2008|volume=1|pages=|vauthors=Duflo E, Greenstone M, Hanna R|access-date=2017-09-18|archive-date=2010-01-10|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00110102416/http://sapiens.revues.org/index130.html|dead-url=no}}</ref>。因此造成人們
高度暴露在污染物中,也使得2000年有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人死亡<ref name="Ezzati">{{cite journal |vauthors=Ezzati M, Kammen DM |title=The health impacts of exposure to indoor air pollution from solid fue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knowledge, gaps, and data needs |journal=Environ Health Perspect. |volume=110 |issue=11 |pages=1057–68 |date=November 2002 |pmid=12417475 |pmc=1241060 |doi=10.1289/ehp.021101057}}</ref>


高度暴露在污染物中,也使得2000年有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人死亡<ref name="Ezzati2">{{cite journal|title=The health impacts of exposure to indoor air pollution from solid fue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knowledge, gaps, and data needs|date=November 2002|journal=Environ Health Perspect.|issue=11|doi=10.1289/ehp.021101057|volume=110|pages=1057–68|pmc=1241060|pmid=12417475|vauthors=Ezzati M, Kammen DM}}</ref>
==相關條目==
* [[環境資源管理]]
* {{tsl|en|Indoor bioaerosol|室內生物氣溶膠}}
* {{tsl|en|Microbiomes of the built environment|建築環境中的微生物}}
* {{tsl|en|Olfactory fatigue|嗅覺疲勞}}
* {{tsl|en|Phase I environmental site assessment|一期環境現場評估}}
* [[室內空氣污染]]


室內工作場所存在於許多工作環境中,例如辦公室、銷售區、醫院、圖書館、學校和學齡前兒童保育設施。在這些工作場所,不執行涉及有害物質的工作項目,也不包括高噪音區域。然而,員工可能會出現屬於病態建築綜合症的症狀,例如眼睛灼痛、喉嚨發癢、鼻子堵塞和頭痛。這些問題往往不能歸咎於單一原因,除了檢測空氣質量外,還需要綜合分析。工作場所設計、照明、噪音、熱環境、電離輻射以及心理和心理方面等因素也必須考慮在內。一份由德國社會事故保險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協助的報告可以支持對室內工作場所出現的個人健康問題進行系統調查,並確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ref>{{cite web|url=https://www.dguv.de/ifa/praxishilfen/innenraumarbeitsplaetze/index-2.jsp|author1=IFA}}</ref>
==參考資料==
{{reflist}}


{{污染}}
== 常見污染物 ==

{{自然资源}}
=== 二手煙 ===
{{職業安全與健康}}
二手煙是指影響“活躍”吸煙者以外的人的煙草煙霧。二手煙草煙霧包括氣態和顆粒相,一氧化碳含量(如下所示)和非常小的顆粒物(特別是 PM2.5 大小的細顆粒物和 PM10)會引起特殊危害,這些顆粒物會進入細支氣管和肺泡。 <ref>{{Cite web|title=Archived copy|url=http://archive.epi.yale.edu/the-metric/considering-smoking-air-pollution-problem-environmental-health|access-date=2018-03-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80925172458/http://archive.epi.yale.edu/the-metric/considering-smoking-air-pollution-problem-environmental-health|archive-date=2018-09-25}}</ref>關於二手煙,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唯一確定方法是在不在室內吸煙。 <ref>{{Cite web|title=Smoking and Tobacco Use; Fact Sheet; Secondhand Smoke|url=https://www.cdc.gov/tobacco/data_statistics/fact_sheets/secondhand_smoke/general_facts/|access-date=2019-01-14|author=Health|date=2018-05-09|first=CDC's Office on Smoking and|work=Smoking and Tobacco Use|language=en-us}}</ref>室內電子煙的使用也會增加室內懸浮微粒的濃度。 <ref>{{Cite journal|title=Particulate Matter from Electronic Cigarettes and Conventional Cigaret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Observational Study.|last=Fernández|first=E|last2=Ballbè|first2=M|date=December 2015|journal=Current Environmental Health Reports|issue=4|doi=10.1007/s40572-015-0072-x|volume=2|pages=423–9|pmid=26452675|last3=Sureda|first3=X|last4=Fu|first4=M|last5=Saltó|first5=E|last6=Martínez-Sánchez|first6=JM|subscription=free}}</ref>
{{暖通空調}}

{{Authority control}}
=== 室内燃烧 ===
{{DEFAULTSORT:Indoor Air Quality}}
[[File:Access_to_clean_fuels_and_technologies_for_cooking,_OWID.svg|缩略图|截至 2016 年獲得清潔燃料和烹飪技術<ref>{{Cite web|title=Access to clean fuels and technologies for cooking|url=https://ourworldindata.org/grapher/access-to-clean-fuels-and-technologies-for-cooking|access-date=15 February 2020|work=Our World in Data}}</ref>]]
[[Category:空氣污染]]
室內燃燒,例如用於烹飪或取暖,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並導致嚴重的健康危害和過早死亡。碳氫化合物火災會造成空氣污染。各種類型的生物質燃料和化石燃料都會造成污染,但某些形式的燃料比其他形式的危害更大。室內火災會產生黑碳顆粒、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汞化合物等排放物。 <ref>{{Cite journal|title=Household air pollution and its effects on health.|last=Apte|first=K|last2=Salvi|first2=S|date=2016|journal=F1000Research|doi=10.12688/f1000research.7552.1|volume=5|pages=2593|pmc=5089137|pmid=27853506|quote=Burning of natural gas not only produces a variety of gases such as sulfur oxides, mercury compound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but also leads to the pro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primarily nitrogen dioxide...The burning of biomass fuel or any other fossil fuel increases the concentration of black carbon in the air}}</ref>大約 30 億人在明火或簡陋的爐灶上做飯。烹飪燃料是煤、木材、動物糞便和作物殘留物。 <ref>{{Cite web|title=Improved Clean Cookstoves|url=https://www.drawdown.org/solutions/improved-clean-cookstoves|access-date=2020-12-05|date=2020-02-07|work=Project Drawdown|language=en}}</ref>
[[Category:建筑生物学]]

[[Category:工业卫生]]
氡是一種不可見的放射性原子氣體,由鐳的放射性衰變產生,鐳可能存在於建築物下方的岩層或某些建築材料本身中。在美國和歐洲,氡可能是室內空氣中最普遍的嚴重危害,並且可能每年導致數萬人死於肺癌。 <ref>{{Cite web|title=U.S. EPA Indoor Environment Division, Radon|url=http://www.epa.gov/radon/index.html|access-date=2012-03-02|publisher=Epa.gov}}</ref>有相對簡單的測試套件可用於自己動手進行氡氣測試,但如果要出售房屋,則必須由美國某些州的持照人員進行測試。氡氣作為土壤氣體進入建築物,是一種重氣體,因此往往會在最低水平積聚。氡也可能通過飲用水,尤其是浴室淋浴中的水帶入建築物。建築材料可能是氡的稀有來源,但很少對帶入建築工地的石材、岩石或瓷磚產品進行測試;氡積聚對於隔熱良好的家庭來說是最大的。 <ref>C.Michael Hogan and Sjaak Slanina. 2010, [http://www.eoearth.org/ ''Air pollution''. Encyclopedia of Earth]. eds. Sidney Draggan and Cutler Cleveland. 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he Environment. Washington DC</ref>氡的半衰期為3.8天,表明一旦源頭被移除,幾週內危害將大大降低。氡氣緩解方法包括密封混凝土板地板、地下室基礎、排水系統或增加通風。它們通常具有成本效益,可以大大減少甚至消除污染和相關的健康風險。
[[Category:HVAC]]

氡的測量單位是每升空氣的微微居里裡 (pCi/L),這是一種放射性測量方法。 在美國,平均室內氡氣濃度約為 1.3 pCi/L。 平均室外濃度約為 0.4 pCi/L。 美國衛生局局長和 EPA 建議固定房屋內氡的濃度等於或高於 4 pCi/L 。 EPA 還建議人們考慮將家中的氡氣濃度固定在 2 pCi/L 和 4 pCi/L 之間。<ref>{{Cite web|title=Basic radon facts|url=https://www.wvdhhr.org/rtia/pdf/Radon%20Facts.pdf|access-date=18 September 2018|publisher=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language=en}} {{PD-notice}}</ref>

=== 霉菌和其他過敏原 ===
 
這些生物化學物質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產生,但有兩種常見的類別:(a) 濕氣引起的黴菌菌落生長和 (b) 釋放到空氣中的天然物質,如動物皮屑和植物花粉。黴菌總是與水分有關, <ref>{{Cite web|title=CDC – Mold – General Information – Facts About Mold and Dampness|url=https://www.cdc.gov/mold/dampness_facts.htm|date=2018-12-04}}</ref>可以通過將濕度水平保持在 50% 以下來抑制其生長。建築物內部的濕氣積聚可能是由於水滲入建築物圍護結構或表皮的受損區域、管道洩漏、通風不當導致的冷凝或滲入建築物部分的地面濕氣引起的。即使像在室內用暖氣片烘乾衣服這樣簡單的事情也會增加接觸(除其他外)曲霉的風險——曲霉是一種高度危險的黴菌,對哮喘患者和老年人來說可能是致命的。在纖維素材料(紙和木頭,包括石膏板)變得潮濕且無法在 48 小時內乾燥的區域,黴菌會繁殖並將過敏性孢子釋放到空氣中。

在許多情況下,如果材料在可疑的水事件發生後數天仍未變乾,則懷疑壁腔內有黴菌生長,即使它不是立即可見的。通過黴菌調查,其中可能包括破壞性檢查,人們應該能夠確定黴菌的存在或不存在。在有可見黴菌且室內空氣質量可能受到影響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黴菌修復。黴菌測試和檢查應由獨立調查員進行,以避免任何利益衝突並確保結果準確。

某些種類的黴菌含有有毒化合物(黴菌毒素)。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可能通過吸入接觸到危險水平的真菌毒素,因為毒素是由真菌體產生的,並且在釋放的孢子中並不顯著。黴菌生長的主要危害,因為它與室內空氣質量有關,來自孢子細胞壁的過敏特性。比大多數致敏特性更嚴重的是黴菌在已經患有哮喘(一種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的人中引發發作的能力。

=== 一氧化碳 ===
一氧化碳(CO) 是一種毒性最強的室內空氣污染物,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是不完全燃燒的副產品。一氧化碳的常見來源是煙草煙霧、使用化石燃料的空間加熱器、有缺陷的中央供暖爐和汽車尾氣。通過剝奪大腦的氧氣,高水平的一氧化碳會導致噁心、失去知覺和死亡。根據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家會議(ACGIH),一氧化碳 (630–08–0) 的時間加權平均值 (TWA) 限值為 25 ppm 。

===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 從某些固體或液體中以氣體形式排放。 VOC 包括多種化學物質,其中一些可能對健康產生短期和長期的不利影響。許多 VOC 的濃度在室內始終高於室外(高達十倍)。 VOCs 是由數以千計的多種產品排放的。例如:油漆和清漆、脫漆劑、清潔用品、殺蟲劑、建築材料和家具、複印機和打印機等辦公設備、修正液和無碳複寫紙、圖形和工藝材料(包括膠水和粘合劑)、永久性記號筆和照相溶液. <ref>{{Cite web|title=U.S. EPA IAQ – Organic chemicals|url=http://www.epa.gov/iaq/voc.html|access-date=2012-03-02|date=2010-08-05|publisher=Epa.gov}}</ref>

家中使用熱水時,氯化飲用水會釋放氯仿。苯從儲存在附屬車庫中的燃料中排放出來。過熱的食用油會釋放丙烯醛和甲醛。對美國家庭 77 份 VOCs 調查的薈萃分析發現,十大危險的室內空氣 VOCs 是丙烯醛、甲醛、苯、六氯丁二烯、乙醛、1,3-丁二烯、芐基氯、1,4-二氯苯、四氯化碳、丙烯腈和氯乙烯。這些化合物在大多數家庭中超過了健康標準。 <ref>{{Cite journal|title=Hazard assessment of chemical air contaminants measured in residences|url=https://digital.library.unt.edu/ark:/67531/metadc1013434/|last=Logue|first=J. M.|last2=McKone|first2=T. E.|date=1 April 2011|journal=Indoor Air|issue=2|doi=10.1111/j.1600-0668.2010.00683.x|volume=21|pages=92–109|pmid=21392118|last3=Sherman|first3=M. H.|last4=Singer|first4=B. C.}}</ref>

有機化學品被廣泛用作家居產品的成分。油漆、清漆和蠟都含有有機溶劑,許多清潔、消毒、化妝品、脫脂和業餘愛好產品也是如此。燃料由有機化學品組成。所有這些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都會釋放有機化合物,並且在某種程度上,當它們儲存時。測試室內使用的建築材料的排放對於地板覆蓋物、油漆和許多其他重要的室內建築材料和飾面來說變得越來越普遍。 <ref>{{Cite web|title=About VOCs|url=http://cal-iaq.org/separator/voc/about-vocs|access-date=2019-09-16|date=2013-01-21|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121181543/http://cal-iaq.org/separator/voc/about-vocs|archive-date=2013-01-21}}</ref>

石膏板或地毯等室內材料充當 VOC 的“匯”,通過長時間捕獲 VOC 蒸氣並通過排氣釋放它們。這可能導致長期和低水平的 VOC 暴露。 <ref>{{Cite book|last=Wang|first=Lawrence|last2=Pereira|first2=Norman|last3=Hung|first3=Yung-Tse|title=Advanced Air and Noise Pollution Control: Volume 2|date=2007|publisher=Springer|page=247|isbn=9781592597796|url=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d=X6iZsE1Xq1EC&pg=PA247}}</ref>

多項舉措旨在通過限制產品的 VOC 排放來減少室內空氣污染。法國和德國都有相關法規,歐洲也有許多包含低 VOC 排放標準的自願性生態標籤和評級系統,例如EMICODE 、 <ref>{{Cite web|title=Emicode|url=http://www.eurofins.com/emicode.aspx|access-date=2012-03-02|publisher=Eurofins.com|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4003316/http://www.eurofins.com/emicode.aspx|archive-date=2015-09-24}}</ref> M1、 <ref>{{Cite web|title=M1|url=http://www.eurofins.com/m1.aspx|access-date=2012-03-02|publisher=Eurofins.com|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4003357/http://www.eurofins.com/m1.aspx|archive-date=2015-09-24}}</ref> Blue Angel <ref>{{Cite web|title=Blue Angel|url=http://www.eurofins.com/blue-angel.aspx|access-date=2012-03-02|publisher=Eurofins.com|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4003302/http://www.eurofins.com/blue-angel.aspx|archive-date=2015-09-24}}</ref>和Indoor Air Comfort <ref>{{Cite web|title=Indoor Air Comfort|url=http://www.indoor-air-comfort.com|access-date=2012-03-02|publisher=Indoor Air Comfort|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10201124732/http://www.indoor-air-comfort.com|archive-date=2011-02-01}}</ref> 。作為加州標準 CDPH 第 01350 節<ref>{{Cite web|title=CDPH Section 01350|url=http://www.eurofins.com/section-1350.aspx|access-date=2012-03-02|publisher=Eurofins.com|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924003428/http://www.eurofins.com/section-1350.aspx|archive-date=2015-09-24}}</ref>和美國的其他幾個。這些舉措改變了市場,在過去幾十年中,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低排放產品。

至少 18 種微生物 VOC (MVOC) 已被偵測且定義<ref name="smell">{{Cite web|title=Smelly Moldy Houses|url=http://www.bioidea.net/resources/smelly-musty-moldy-houses/}}</ref> <ref>{{Cite journal|title=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bial VOCs from tobacco molds using closed-loop stripping and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date=November 2004|journal=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issue=10|doi=10.1007/s10295-004-0175-0|volume=31|pages=482–8|pmid=15517467}}</ref>包括1-辛烯-3-醇、 3-甲基呋喃、 2-戊醇、 2-己酮、 2-庚酮、 3-辛酮、 3-辛醇、 2-辛烯-1-醇, 1-辛烯, 2-戊酮, 2-壬酮,冰片,土臭味素, 1-丁醇, 3-甲基-1-丁醇, 3-甲基-2-丁醇,和羅漢柏烯。這些化合物中的第一種稱為蘑菇醇。最後四種是Stachybotrys chartarum 的產品,它與病態建築綜合症有關。<ref name="smell" />

=== 軍團菌 ===
軍團病是由水傳播的軍團菌引起的,軍團菌在緩慢移動或靜止的溫水中生長最好。暴露的主要途徑是通過產生氣溶膠效應,最常見的是來自蒸發冷卻塔或淋浴噴頭。商業建築中軍團菌的常見來源是放置或維護不當的蒸發冷卻塔,這些冷卻塔通常會以氣溶膠形式釋放水,這些水可能會進入附近的通風口。在醫療機構和療養院中爆發的軍團菌病是最常報告的軍團病病例,在這些地方,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且免疫功能較弱。超過一宗案例涉及公共景點的戶外噴泉。商業建築供水中存在軍團菌的報導極少,因為健康人需要大量接觸才能感染。

軍團菌檢測通常包括從蒸發冷卻盆、淋浴噴頭、水龍頭/水龍頭和其他收集溫水的位置收集水樣和表面拭子。然後培養樣品並將軍團菌的菌落形成單位 (cfu) 量化為 cfu/升。

軍團菌是變形蟲等原生動物的寄生蟲,因此需要適合這兩種生物的條件。該細菌形成了對化學和抗菌處理(包括氯)具有抗性的生物膜。商業建築中軍團菌爆發的補救措施各不相同,但通常包括使用非常熱的水沖洗 (160 華氏度; 70 °C)、蒸發冷卻盆中的積水消毒、更換淋浴噴頭,以及在某些情況下沖洗重金屬鹽。預防措施包括調整正常熱水水位以允許 120 華氏度 (50 °C),評估設施設計佈局,拆除水龍頭曝氣器,並在可疑區域進行定期測試。

在室內空氣和室內表面上發現了許多對健康有重要意義的細菌。越來越多地使用基於現代基因的環境樣本分析來研究微生物在室內環境中的作用。目前正在努力將微生物生態學家和室內空氣科學家聯繫起來,以建立新的分析方法並更好地解釋結果。 <ref>[http://www.microbe.net/ Microbiology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microbe.net</ref>
[[File:Bacteria_(26_2_27)_Airborne_microbes.jpg|缩略图|细菌 (26 2 27) 空气传播的微生物]]
“人體菌群中的細菌細胞數量大約是體內人體細胞數量的十倍,皮膚和腸道菌群上有大量細菌。” <ref>{{Cite journal|title=A dynamic partnership: celebrating our gut flora|last=Sears|first=CL|journal=Anaerobe|issue=5|doi=10.1016/j.anaerobe.2005.05.001|year=2005|volume=11|pages=247–51|pmid=16701579}}</ref>在室內空氣和灰塵中發現的大部分細菌是從人類身上散發出來的。已知存在於室內空氣中的最重要細菌是結核分枝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

=== 石棉纖維 ===
1975 年之前使用的許多常見建築材料都含有石棉,例如一些地磚、天花板瓦、木瓦、防火材料、供暖系統、管道包裹物、膠帶泥、膠粘劑和其他絕緣材料。通常,除非建築材料受到干擾,例如切割、打磨、鑽孔或建築改造,否則不會發生大量石棉纖維釋放。含石棉材料的去除並不總是最佳的,因為在去除過程中纖維可能會散佈到空氣中。通常推薦使用完整的含石棉材料的管理程序。

當含石棉材料損壞或分解時,微小的纖維會散佈到空氣中。長期吸入石棉纖維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尤其是特定形式的間皮瘤。吸煙者因吸入石棉纖維而患肺癌的風險要高得多,但沒有證實與石棉沉滯症造成的損害有關。這種疾病的症狀通常在第一次接觸石棉後大約 20 到 30 年後才會出現。

石棉存在於較舊的房屋和建築物中,但最常見於學校、醫院和工業環境。儘管所有石棉都是危險的,但易碎的產品(例如噴塗塗層和絕緣材料)的危險性要高得多,因為它們更有可能將纖維釋放到空氣中。美國聯邦政府和一些州制定了室內空氣中可接受的石棉纖維水平標準。有適用於學校的特別嚴格的規定。

=== 二氧化碳 ===
[[二氧化碳]](CO <sub>2</sub> ) 是一種相對容易測量的人類排放室內污染物的替代物,並且與人類代謝活動相關。室內異常高水平的二氧化碳可能會導致居住者昏昏欲睡、頭痛或在較低的活動水平下工作。室外 CO 2水平通常為 350–450 ppm,而被認為可接受的最大室內 CO 2水平為 1000 ppm。 <ref>{{Cite web|title=Sick Classrooms Caused by Rising CO2 Levels|url=http://energyalliancegroup.org/sick-classrooms-require-energy-efficient-solutions-2/|date=13 January 2014}}</ref>在大多數建築物中,人類是室內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室內 CO 2水平是室外空氣通風相對於室內居住密度和代謝活動是否充足的指標。

為消除大多數投訴,應將室內 CO 2總水平降低到與室外水平相差不到 600 ppm。 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 (NIOSH)認為,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超過 1,000 ppm是表明通風不足的標誌。<ref>[https://www.cdc.gov/niosh/topics/indoorenv/BuildingVentilation.html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Building Ventilatio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cessed 2008-10-08.</ref>英國的學校標準規定,所有教學和學習空間中的二氧化碳,以坐著的頭部高度測量並在全天平均不得超過 1,500 ppm。全天是指正常上課時間(即上午 9:00 至下午 3:30),包括午休等空閒時間。在香港,環保署為寫字樓和公共場所製定了室內空氣質量目標,其中二氧化碳水平低於 1,000 ppm 被認為是良好的。 <ref name="HongKongIAQ">{{Cite web|title=Hong Kong Government Initiatives to Improve Indoor Air Quality|url=http://zcada.net/hk-government-initiatives-improve-iaq/|publisher=APAC Green Products Limited|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108175015/http://zcada.net/hk-government-initiatives-improve-iaq/|archive-date=2016-01-08}}</ref>歐洲標準將二氧化碳限制為 3,500 ppm。 OSHA將工作場所的二氧化碳濃度長期限制在 5,000 ppm,並在 15 分鐘內限制在 35,000 ppm。這些更高的限制與避免意識喪失(昏厥)有關,並沒有解決認知能力和能量受損的問題,這在二氧化碳濃度較低時開始發生。鑑於氧傳感途徑在癌症中的公認作用以及二氧化碳在調節免疫和炎症連接途徑中的酸中毒獨立作用,有人認為長期室內吸入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對致癌作用的調節作用是調查。 <ref>Apte S, (2016) ''[https://jefc.scholasticahq.com/article/911-residential-ventilation-and-carcinogenesis Residential Ventilation and Carcinogenesis]'', J. Excipients and Food Chemicals, 7(3), 77–84[[File:CC-BY_icon.svg|50x50像素]] This article contains quotations from this source, which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commons:by/4.0/|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CC BY 4.0)]] license.</ref>

二氧化碳濃度由於人類的佔用而增加,但滯後於累積佔用和新鮮空氣的攝入。空氣交換率越低,二氧化碳積聚到 NIOSH 和英國指南所依據的準“穩態”濃度的速度就越慢。因此,為了評估通風是否充足,需要在長時間穩定佔用和通風之後進行二氧化碳測量——在學校至少 2 小時,在辦公室至少 3 小時——以便濃度成為一個合理的指標通風是否充足。用於測量二氧化碳的便攜式儀器應經常校準,用於計算的室外測量應與室內測量及時進行。也可能需要對溫度對戶外測量的影響進行修正。
[[File:Edaphic_Scientific_CO2_Levels_for_HVAC_and_IAQ.jpg|替代=CO2 Concentration in an Office.|右|缩略图|封閉式辦公室內的 CO 2濃度可在 45 分鐘內升至 1,000 ppm 以上。]]
封閉或密閉房間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可在封閉 45 分鐘內增加到 1,000 ppm。例如,在3.5乘4-(11乘13-英尺)大小的辦公室,在停止通風和關閉門窗的 45 分鐘內,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 500 ppm 增加到 1,000 ppm 以上

=== 臭氧 ===
臭氧是由來自太陽的紫外線照射到地球大氣層(尤其是在臭氧層中)、閃電、某些高壓電氣設備(例如空氣離子發生器)以及其他類型污染的副產品而產生的。

在客機通常飛行的高度上,臭氧的濃度更高。臭氧與機載物質(包括皮膚油脂和化妝品)之間的反應會產生有毒化學物質作為副產品。臭氧本身對肺組織也有刺激作用,對人體健康有害。較大的噴氣式飛機有臭氧過濾器,可將機艙濃度降低到更安全、更舒適的濃度。 <ref>[https://www.npr.org/templates/story/story.php?storyId=14594337 Study: Bad In-Flight Air Exacerbated by Passengers] Talk of the Nation, National Public Radio. September 21, 2007.</ref>

用於通風的室外空氣可能含有足夠的臭氧來與常見的室內污染物以及皮膚油脂和其他常見的室內空氣化學物質或表面發生反應。使用基於柑橘或萜烯提取物的“綠色”清潔產品時需要特別注意,因為這些化學物質與臭氧反應非常快,形成有毒和刺激性化學物質 以及細顆粒和超細顆粒。 使用含有升高臭氧濃度的室外空氣進行通風可能會使修復嘗試複雜化。 <ref>{{Cite web|title=Outdoor ozone and building related symptoms in the BASE study|url=http://eetd.lbl.gov/ied/pdf/LBNL-62419.pdf|access-date=2012-03-02|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080409155110/http://eetd.lbl.gov/ied/pdf/LBNL-62419.pdf|archive-date=2008-04-09}}</ref>

臭氧在六項標準空氣污染物清單上。 1990 年的《清潔空氣法案》要求美國環境保護署針對六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常見室內空氣污染物製定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NAAQS)。 <ref>{{Cite web|title=Criteria Air Pollutants|url=https://www.epa.gov/criteria-air-pollutants#self|date=2014-04-09}}</ref>還有多個其他組織製定了空氣標準,例如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 (NIOSH) 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空間內臭氧濃度的 OSHA 標準是 0.1 ppm。 <ref>{{Cite web|title=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s (OSHA) regulations for ozone. {{!}}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url=https://www.osha.gov/laws-regs/standardinterpretations/1994-09-29-0|access-date=2019-09-16|work=www.osha.gov}}</ref>而 NAAQS 和 EPA 的臭氧濃度標準限制在 0.07 ppm。 <ref>{{Cite web|title=Eight-hour Average Ozone Concentrations {{!}} Ground-level Ozone {{!}} New England {{!}} US EPA|url=https://www3.epa.gov/region1/airquality/avg8hr.html|access-date=2019-09-16|author=US EPA|first=REG 01|work=www3.epa.gov|language=en}}</ref>受監管的臭氧類型是地面臭氧,它在大多數建築物居住者的呼吸範圍內。

=== 微粒 ===
大氣顆粒物,也稱為顆粒物,可以在室內發現並影響居住者的健康。當局製定了最大顆粒物濃度標準,以確保室內空氣品質。 <ref name="HongKongIAQ">{{Cite web|title=Hong Kong Government Initiatives to Improve Indoor Air Quality|url=http://zcada.net/hk-government-initiatives-improve-iaq/|publisher=APAC Green Products Limited|archive-url=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108175015/http://zcada.net/hk-government-initiatives-improve-iaq/|archive-date=2016-01-08}}</ref>

== 即時認知缺陷 ==
2015 年,實驗研究報告了從不了解空氣品質變化的測試對象呼吸的空氣中的雜質中檢測到顯著的偶發性(情境)認知障礙。哈佛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北部醫科大學和雪城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三種不同的受控實驗室環境中測量了 24 名參與者的認知能力,這些環境模擬了“傳統”和“綠色”建築以及通風增強的綠色建築中的環境。績效是使用廣泛使用的戰略管理模擬軟件模擬工具進行客觀評估的,該工具是一種經過充分驗證的評估測試,用於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允許主動和即興的執行決策。在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在增加 VOC 或二氧化碳濃度的情況下,性能得分存在顯著缺陷。在某些教室或辦公室環境中,達到的最高雜質濃度並不少見。 <ref name="NYT">{{Cite news|title=New Study Demonstrates Indoor Building Environment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ognitive Function|work=New York Times|date=26 October 2015|url=http://markets.on.nytimes.com/research/stocks/news/press_release.asp?docTag=201510261604PR_NEWS_USPRX____NE38233&feedID=600&press_symbol=278490}}</ref> <ref name="EHP">{{Cite journal|title=Associations of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s with Carbon Dioxide, Ventilation,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Exposures in Office Workers: A Controlled Exposure Study of Green and Conventional Office Environments|last=Allen|first=Joseph G.|last2=MacNaughton|first2=Piers|journal=[[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issue=6|doi=10.1289/ehp.1510037|year=2015|volume=124|pages=805–12|pmc=4892924|pmid=26502459|last3=Satish|first3=Usha|last4=Santanam|first4=Suresh|last5=Vallarino|first5=Jose|last6=Spengler|first6=John D.}}</ref>

== 室内植物的作用 ==
[[File:Spider_Plant_Blades.JPG|缩略图|''吊兰( [[吊兰|Chlorophytum comosum]] )''吸收一些空气中的污染物]]
室內植物與其生長的培養基一起可以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的成分,尤其是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植物去除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和水,但對室內植物來說影響的量很小。大多數影響僅歸因於生長介質,但即使這種影響也有與介質類型和數量以及通過介質的空氣流量相關的有限限制。 <ref>Levin, Hal (1992). "Can House Plants Solve IAQ Problems"</ref>國太空總署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了室內植物對 VOC 濃度的影響,該研究在靜態室中進行,可能用於太空殖民地。 <ref>Wolverton BC, Johnson A, Bounds K. (1989). [https://ntrs.nasa.gov/archive/nasa/casi.ntrs.nasa.gov/19930073077_1993073077.pdf Interior Landscape Plants for Indoor Pollution Abatement]. NASA.</ref>結果表明,對挑戰化學品的去除大致相當於在非常節能的住宅中進行的通風所提供的效果,該住宅的通風率非常低,空氣交換率約為每小時 1/10。因此,大多數家庭以及非住宅建築中的空氣洩漏通常會比研究人員報告的 NASA 測試的植物更快地清除化學物質。據報導,最有效的家用植物包括蘆薈、英國常春藤和波士頓蕨類植物,用於去除化學物質和生物化合物。


<nowiki>'''</nowiki>植物似乎還可以減少空氣中的微生物和黴菌,並增加濕度。<ref>BC Wolverton, JD Wolverton. (1996). [http://www.wolvertonenvironmental.com/MsAcad-96.pdf Interior plants: their influence on airborne microbes inside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Journal of the Mississippi Academy of Sciences''.</ref>然而,濕度增加本身會導致黴菌甚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增加。 <ref>{{Cite web|title=Mold|url=https://www.epa.gov/mold|access-date=2019-09-16|author=US EPA|date=2013-07-16|first=OAR|work=US EPA|language=en}}</ref><nowiki>'''</nowiki>

當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相對於室外濃度升高時,這只是一個表明通風不足以去除與人類居住相關的代謝產物的指標。植物在消耗二氧化碳時需要二氧化碳來生長和釋放氧氣。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考慮了和平百合 (Spathiphyllum clevelandii) 和金綠蘿 (Epipremnum aureum) Akira Tani 和 C. Nicholas Hewitt 對酮和醛的吸收率,發現“長期熏蒸結果表明,總吸收量是葉片中溶解量的 30-100 倍,這表明揮發性有機碳在葉片中代謝和/或通過葉柄轉移。”<ref>{{Cite journal|title=Uptake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at Typical Indoor Concentrations by Houseplants|last=Tani|first=Akira|last2=Hewitt|first2=C. Nicholas|date=2009-11-01|journal=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issue=21|doi=10.1021/es9020316|volume=43|pages=8338–8343|bibcode=2009EnST...43.8338T|issn=0013-936X|pmid=19924966}}</ref>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將植物密封在特氟龍中包。“當袋子裡沒有植物時,袋子中沒有檢測到 VOC 減少。然而,當植物在袋子裡時,醛和酮的水平都緩慢但持續地下降,表明該物質被植物去除了。 <ref>{{Cite web|title=S Down. Spectroscopynow.com (2009) "Houseplants as air fresheners"|url=http://www.spectroscopynow.com/coi/cda/detail.cda?chId=4&id=22493&type=Feature&page=1|access-date=2012-03-02|publisher=Spectroscopynow.com}}</ref>研究在密封袋不能忠實地再現感興趣的室內環境中的條件,需要研究室外空氣通風的動態條件以及與建築物表面及其內容物以及居住者相關的過程。

雖然結果確實表明室內植物可能有效去除室內空氣中的一些 VOC,但在 2009 年紐約錫拉丘茲健康建築會議上發表的對 1989 年至 2006 年間室內植物作為空氣淨化器性能的研究的回顧得出結論:“室內植物對於去除住宅和商業建築中 VOC 的室內空氣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ref>{{Cite web|title=Critical Review: How Well Do House Plants Perform as Indoor Air Cleaners? – BuildingEcology.com – Hal Levin, Editor|url=https://www.buildingecology.com/download/critical-review-how-well-do-house-plants-perform-as-indoor-air-cleaners/|access-date=2019-09-16|language=en-US}}</ref>該結論基於一項試驗,該試驗涉及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任意的辦公大樓的不受控制的通風空氣環境中保存的數量未知的室內植物。

由於極高的濕度與黴菌生長、過敏反應和呼吸反應的增加有關,如果澆水不當,室內植物中額外水分的存在可能並不適合所有室內環境。 <ref>Institute of Medicin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4. "Damp Indoor Spaces and Health" [http://www.nap.edu/catalog.php?record_id=11011 Damp Indoor Spaces and Health]. National Academy Press</ref>

== 暖通空調設計 ==
環境可持續設計概念還包括與商業和住宅供暖、通風和空調 (HVAC) 行業相關的方面。在幾個考慮因素中,關注的主題之一是建築物生命週期的整個設計和施工階段的室內空氣品質問題。

一種在保持足夠空氣聘值的同時減少能源消耗的技術是需求控制通風。不是以固定的空氣置換率設置吞吐量,而是使用二氧化碳傳感器根據實際建築物居住者的排放量動態控制速率。

在過去幾年中,室內空氣品質專家就室內空氣品質的正確定義,特別是什麼構成“可接受的”室內空氣品質存在許多爭論。

定量確保室內空氣健康的一種方法是通過更換外部空氣來確定內部空氣有效周轉的頻率。例如,在英國,教室需要每小時換氣 2.5 次。在大廳、健身房、餐廳和理療空間,通風應足以將二氧化碳限制在 1,500 ppm 以內。在美國,根據 ASHRAE 標準,教室的通風基於每個居住者的室外空氣量加上每單位建築面積的室外空氣量,而不是每小時換氣量。由於室內二氧化碳來自居住者和室外空氣,因此每個居住者的通風充分性由室內濃度減去室外濃度來表示。高於室外CO<nowiki><sub>2</sub></nowiki>濃度 615 ppm 的值表示在戶外空氣中含有CO<nowiki><sub>2</sub></nowiki>濃度 385 ppm(當前全球平均大氣 CO<nowiki><sub>2</sub></nowiki> 濃度)的久坐辦公室工作的成年人每分鐘大約需要 15 立方英尺的室外空氣。在教室中,ASHRAE 標準 62.1(可接受的室內空氣品質通風)中的要求通常會導致每小時換氣約 3 次,具體取決於居住密度。 當然,居住者並不是唯一的污染物來源,因此當室內存在異常或強烈的污染源時,室外空氣的通風可能需要更高。當室外空氣受到污染時,引入更多室外空氣實際上會惡化室內空氣的整體質量,並加劇與室外空氣污染有關的一些居住者症狀。一般來說,室外的鄉村空氣比室內的城市空氣好。當管道中存在洩漏並且管道氣體流動區域直徑已減少時,通向煙囪的熔爐金屬排氣管可能發生廢氣洩漏。

使用空氣過濾器可以捕獲一些空氣污染物。能源部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部分建議“[空氣] 過濾的最低效率報告值(MERV) 應由 ASHRAE 52.2-1999 確定為 13。” 空氣過濾器用於減少到達濕盤管的灰塵量。灰塵可以作為食物在濕盤管和管道上滋生黴菌,並會降低盤管的效率。

水分管理和濕度控制需要按設計運行 HVAC 系統。水分管理和濕度控制可能與嘗試優化操作以節約能源的努力相衝突。例如,濕度管理和濕度控制要求系統設置為在較低溫度(設計水平)下供應補充空氣,而不是在以涼爽溫度為主的氣候條件下有時使用較高溫度來節約能源。然而,對於美國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歐洲和日本的大部分地區,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室外空氣溫度足夠低,空氣不需要進一步冷卻來提供室內熱舒適度。然而,因為室外的高濕度,需要仔細注意室內的濕度水平。高濕度會導致黴菌滋生,而室內潮濕與居住者呼吸問題的患病率更高有關。

<nowiki>'''露點溫度'''</nowiki>是空氣中水分的絕對量測值。一些設施的設計露點在較低攝氏10度,而另一些則在攝氏4.44度上下。也有一些設施正在設計使用帶有燃氣加熱器的干燥劑輪,以充分乾燥輪以獲得所需的露點。在這些系統上,從補充空氣中去除水分後,使用冷卻盤管將溫度降低到所需水平。

商業建築,有時也是住宅,通常保持在相對於室外的輕微正氣壓下,以減少滲透。限制滲透有助於水分管理和濕度控制。

在室外空氣中不含有害污染物的情況下,用室外空氣稀釋室內污染物是有效的。室外空氣中的臭氧可以較低濃度的條件出現在室內,因為臭氧與室內發現的許多化學物質具有高度反應性。臭氧與許多常見室內污染物反應的產物包括有機化合物,這些有機化合物可能比形成它們的化合物更難聞、更刺激或更有毒。這些臭氧化學產品包括甲醛、較高分子量的醛、酸性氣溶膠以及細顆粒和超細顆粒等。室外通風率越高,室內臭氧濃度越高,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即使在低水平下,也會發生反應。這表明應從通風空氣中去除臭氧,尤其是在室外臭氧水平經常很高的地區。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室外臭氧較高的時期,一般人群的死亡率和發病率會增加,這種影響的閾值約為十億分之 20 (ppb)。

== 建筑生態 ==
假設建築物只是無生命的物理實體,隨著時間的推移相對穩定是很常見的。這意味著建築物的三元組、其中的”什麼在建築裡面”(居住者和內容)和”什麼圍繞著建築周遭”(更大的環境)之間幾乎沒有相互作用。我們通常將建築物中的絕大多數材料視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相對不變的物理材料。事實上,建築物的真實本質可以被視為其物理、化學和生物維度之間複雜的動態相互作用的結果。建築物可以被描述和理解為複雜的系統。將生態學家用於理解生態系統的方法進行研究有助於增進我們的理解。“建築生態學”被提議作為考慮到建築物的動態系統、其居住者和更大環境的這些方法在建築環境中的應用。 <ref>
{{Cite journal|title=Building Ecology: An Architect's Perspective -- Plenary Lecture|url=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67631638|last=Hal Levin|date=April 1981|journal=Progressive Architecture}}</ref>

建築物隨著周圍環境以及其中的居住者、材料和活動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建築物內部的各種表面和空氣不斷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導致每個表面的變化。例如,我們可能會看到窗戶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輕微變化,因為它變髒了,然後被清潔,再次積累污垢,再次清潔,依此類推。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污垢”可能是由於那裡發現的水分、化學物質和生物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而演變的。

建築物的設計或意圖是通過加熱、冷卻、通風、空氣淨化或照明系統積極響應其中和周圍的一些變化。我們清潔、消毒和維護表面以增強其外觀、性能或使用壽命。在其他情況下,此類變化會通過隨時定義建築物的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的演變,以對建築物自身的完整性或對建築物居住者的影響很重要的方式改變建築物。我們可能會發現將物理科學的工具與生物科學的工具結合起來很有用,尤其是將一些用於生態系統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們大部分時間所處的環境、建築。

== 國際組織專案 ==
[[File:ELIMINATE_TRIGGERS_(14305286383).jpg|缩略图| EPA 关于哮喘诱因的图表]]
由於人們對黴菌引起的健康問題以及哮喘和過敏的誘因有了更多的認識,IAQ 的話題變得流行起來。在美國,美國環境保護署 (EPA) 的參與也提高了人們的認識,該機構制定了“學校室內空氣品質工具”計劃,以幫助改善教育機構的室內環境條件.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應僱員、僱員授權代表或雇主的要求在工作場所進行健康危害評估 (Health Hazard Evaluation, HHE),以確定通常在工作場所發現的任何物質是否具有潛在的毒性作用,包括室內空氣品質。 <ref>{{Cite web|title=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url=https://www.cdc.gov/niosh/topics/indoorenv/|access-date=2013-05-17|publisher=U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ref>

許多科學家在室內空氣品質領域工作,包括化學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生物學家、細菌學家和資訊工程科學家。其中一些專業人員獲得了美國工業衛生協會、美國室內空氣品質委員會和室內環境空氣品質委員會等組織的認證。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新的歐洲科學網絡現在正在 COST 支持下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 ( [https://www.cost.eu/actions/CA17136/#tabs%7CName:overview CA17136] )。他們的發現定期在他們的[https://indairpollnet.eu/ 網站]上更新。

在國際層面,成立於 1991 年的國際室內空氣品質和氣候學會 (ISIAQ) 組織了兩個主要會議,即室內空氣和健康建築系列。 <ref>{{Cite web|title=Isiaq.Org|url=http://isiaq.org|access-date=2012-03-02|publisher=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Climate}}</ref> ISIAQ 的《室內空氣》雜誌每年出版 6 次,包含同行評審的科學論文,重點是跨學科研究,包括暴露測量、建模和健康結果。 <ref>{{Cite web|title=Indoor Ai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o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 – Journal Information|url=http://www.blackwellpublishing.com/journal.asp?ref=0905-6947|access-date=2012-03-02|publisher=Blackwell Publishing}}</ref>

== 其他參見 ==

* [[環境資源管理|环境管理]]
* 发展中国家的室内空气污染
* 室内生物气溶胶
* 建筑环境的微生物组
* 嗅觉疲劳
* 第一阶段环境场地评估

== 参考 ==

=== 引文 ===
 

=== 来源 ===

; 专着

; 文章、广播片段、网页

*
[[Category:污染]]
[[Category:职业安全与健康]]
[[Category:职业安全与健康]]
[[Category:HVAC]]
[[Category:工业卫生]]
[[Category:建筑生物学]]
[[Category:空氣污染]]

2021年12月15日 (三) 04:07的版本

正在被清潔的空氣過濾器

Template:Pollution sidebar 室內空氣品質( IAQ ) 是建築物和構築物內部和周圍的空氣品質。眾所周知,室內空氣品質會影響建築物居住者的健康、舒適度和幸福感。不良的室內空氣品質與病態建築綜合症、生產力下降和學校學習障礙有關。

室內空氣品質會受氣體(特別是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懸浮粒子微生物黴菌细菌)或是其他會影響健康情形的物質所影響。主要提昇室內空氣品質的主要方式是生成源的控制、過濾、再配合通風來稀釋污染物質。住宅單位可以通過定期清潔地毯來進一步提高室內空氣質量。

室內空氣品質的確認需要收集空氣樣本、監控人們暴露在污染原中的情形、收集建築表面的樣本、並針對建築物內的空氣流動建立電腦模型。

室內空氣品質是室內環境品質(IEQ)的一部份,室內環境品質除了空氣品質外,也包括室內生活的其他生理或是心理層面議題(例如照明、視覺品質、聲音以及溫度的舒適性)[1]

開發中國家的室內空氣污染英语Indoor air pollution in developing nations是這些國家的主要健康危害之一[2]。開發中國家的主要室內污染源是為了取暖或是烹調燃燒的生物质(木材、焦炭、糞或作物殘渣)[3]。因此造成人們

高度暴露在污染物中,也使得2000年有一百五十萬至二百萬人死亡[4]

室內工作場所存在於許多工作環境中,例如辦公室、銷售區、醫院、圖書館、學校和學齡前兒童保育設施。在這些工作場所,不執行涉及有害物質的工作項目,也不包括高噪音區域。然而,員工可能會出現屬於病態建築綜合症的症狀,例如眼睛灼痛、喉嚨發癢、鼻子堵塞和頭痛。這些問題往往不能歸咎於單一原因,除了檢測空氣質量外,還需要綜合分析。工作場所設計、照明、噪音、熱環境、電離輻射以及心理和心理方面等因素也必須考慮在內。一份由德國社會事故保險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協助的報告可以支持對室內工作場所出現的個人健康問題進行系統調查,並確定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5]

常見污染物

二手煙

二手煙是指影響“活躍”吸煙者以外的人的煙草煙霧。二手煙草煙霧包括氣態和顆粒相,一氧化碳含量(如下所示)和非常小的顆粒物(特別是 PM2.5 大小的細顆粒物和 PM10)會引起特殊危害,這些顆粒物會進入細支氣管和肺泡。 [6]關於二手煙,改善室內空氣品質的唯一確定方法是在不在室內吸煙。 [7]室內電子煙的使用也會增加室內懸浮微粒的濃度。 [8]

室内燃烧

截至 2016 年獲得清潔燃料和烹飪技術[9]

室內燃燒,例如用於烹飪或取暖,是造成室內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並導致嚴重的健康危害和過早死亡。碳氫化合物火災會造成空氣污染。各種類型的生物質燃料和化石燃料都會造成污染,但某些形式的燃料比其他形式的危害更大。室內火災會產生黑碳顆粒、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汞化合物等排放物。 [10]大約 30 億人在明火或簡陋的爐灶上做飯。烹飪燃料是煤、木材、動物糞便和作物殘留物。 [11]

氡是一種不可見的放射性原子氣體,由鐳的放射性衰變產生,鐳可能存在於建築物下方的岩層或某些建築材料本身中。在美國和歐洲,氡可能是室內空氣中最普遍的嚴重危害,並且可能每年導致數萬人死於肺癌。 [12]有相對簡單的測試套件可用於自己動手進行氡氣測試,但如果要出售房屋,則必須由美國某些州的持照人員進行測試。氡氣作為土壤氣體進入建築物,是一種重氣體,因此往往會在最低水平積聚。氡也可能通過飲用水,尤其是浴室淋浴中的水帶入建築物。建築材料可能是氡的稀有來源,但很少對帶入建築工地的石材、岩石或瓷磚產品進行測試;氡積聚對於隔熱良好的家庭來說是最大的。 [13]氡的半衰期為3.8天,表明一旦源頭被移除,幾週內危害將大大降低。氡氣緩解方法包括密封混凝土板地板、地下室基礎、排水系統或增加通風。它們通常具有成本效益,可以大大減少甚至消除污染和相關的健康風險。

氡的測量單位是每升空氣的微微居里裡 (pCi/L),這是一種放射性測量方法。 在美國,平均室內氡氣濃度約為 1.3 pCi/L。 平均室外濃度約為 0.4 pCi/L。 美國衛生局局長和 EPA 建議固定房屋內氡的濃度等於或高於 4 pCi/L 。 EPA 還建議人們考慮將家中的氡氣濃度固定在 2 pCi/L 和 4 pCi/L 之間。[14]

霉菌和其他過敏原

  這些生物化學物質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產生,但有兩種常見的類別:(a) 濕氣引起的黴菌菌落生長和 (b) 釋放到空氣中的天然物質,如動物皮屑和植物花粉。黴菌總是與水分有關, [15]可以通過將濕度水平保持在 50% 以下來抑制其生長。建築物內部的濕氣積聚可能是由於水滲入建築物圍護結構或表皮的受損區域、管道洩漏、通風不當導致的冷凝或滲入建築物部分的地面濕氣引起的。即使像在室內用暖氣片烘乾衣服這樣簡單的事情也會增加接觸(除其他外)曲霉的風險——曲霉是一種高度危險的黴菌,對哮喘患者和老年人來說可能是致命的。在纖維素材料(紙和木頭,包括石膏板)變得潮濕且無法在 48 小時內乾燥的區域,黴菌會繁殖並將過敏性孢子釋放到空氣中。

在許多情況下,如果材料在可疑的水事件發生後數天仍未變乾,則懷疑壁腔內有黴菌生長,即使它不是立即可見的。通過黴菌調查,其中可能包括破壞性檢查,人們應該能夠確定黴菌的存在或不存在。在有可見黴菌且室內空氣質量可能受到影響的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黴菌修復。黴菌測試和檢查應由獨立調查員進行,以避免任何利益衝突並確保結果準確。

某些種類的黴菌含有有毒化合物(黴菌毒素)。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可能通過吸入接觸到危險水平的真菌毒素,因為毒素是由真菌體產生的,並且在釋放的孢子中並不顯著。黴菌生長的主要危害,因為它與室內空氣質量有關,來自孢子細胞壁的過敏特性。比大多數致敏特性更嚴重的是黴菌在已經患有哮喘(一種嚴重的呼吸系統疾病)的人中引發發作的能力。

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CO) 是一種毒性最強的室內空氣污染物,它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是不完全燃燒的副產品。一氧化碳的常見來源是煙草煙霧、使用化石燃料的空間加熱器、有缺陷的中央供暖爐和汽車尾氣。通過剝奪大腦的氧氣,高水平的一氧化碳會導致噁心、失去知覺和死亡。根據美國政府工業衛生學家會議(ACGIH),一氧化碳 (630–08–0) 的時間加權平均值 (TWA) 限值為 25 ppm 。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 從某些固體或液體中以氣體形式排放。 VOC 包括多種化學物質,其中一些可能對健康產生短期和長期的不利影響。許多 VOC 的濃度在室內始終高於室外(高達十倍)。 VOCs 是由數以千計的多種產品排放的。例如:油漆和清漆、脫漆劑、清潔用品、殺蟲劑、建築材料和家具、複印機和打印機等辦公設備、修正液和無碳複寫紙、圖形和工藝材料(包括膠水和粘合劑)、永久性記號筆和照相溶液. [16]

家中使用熱水時,氯化飲用水會釋放氯仿。苯從儲存在附屬車庫中的燃料中排放出來。過熱的食用油會釋放丙烯醛和甲醛。對美國家庭 77 份 VOCs 調查的薈萃分析發現,十大危險的室內空氣 VOCs 是丙烯醛、甲醛、苯、六氯丁二烯、乙醛、1,3-丁二烯、芐基氯、1,4-二氯苯、四氯化碳、丙烯腈和氯乙烯。這些化合物在大多數家庭中超過了健康標準。 [17]

有機化學品被廣泛用作家居產品的成分。油漆、清漆和蠟都含有有機溶劑,許多清潔、消毒、化妝品、脫脂和業餘愛好產品也是如此。燃料由有機化學品組成。所有這些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都會釋放有機化合物,並且在某種程度上,當它們儲存時。測試室內使用的建築材料的排放對於地板覆蓋物、油漆和許多其他重要的室內建築材料和飾面來說變得越來越普遍。 [18]

石膏板或地毯等室內材料充當 VOC 的“匯”,通過長時間捕獲 VOC 蒸氣並通過排氣釋放它們。這可能導致長期和低水平的 VOC 暴露。 [19]

多項舉措旨在通過限制產品的 VOC 排放來減少室內空氣污染。法國和德國都有相關法規,歐洲也有許多包含低 VOC 排放標準的自願性生態標籤和評級系統,例如EMICODE 、 [20] M1、 [21] Blue Angel [22]和Indoor Air Comfort [23] 。作為加州標準 CDPH 第 01350 節[24]和美國的其他幾個。這些舉措改變了市場,在過去幾十年中,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低排放產品。

至少 18 種微生物 VOC (MVOC) 已被偵測且定義[25] [26]包括1-辛烯-3-醇、 3-甲基呋喃、 2-戊醇、 2-己酮、 2-庚酮、 3-辛酮、 3-辛醇、 2-辛烯-1-醇, 1-辛烯, 2-戊酮, 2-壬酮,冰片,土臭味素, 1-丁醇, 3-甲基-1-丁醇, 3-甲基-2-丁醇,和羅漢柏烯。這些化合物中的第一種稱為蘑菇醇。最後四種是Stachybotrys chartarum 的產品,它與病態建築綜合症有關。[25]

軍團菌

軍團病是由水傳播的軍團菌引起的,軍團菌在緩慢移動或靜止的溫水中生長最好。暴露的主要途徑是通過產生氣溶膠效應,最常見的是來自蒸發冷卻塔或淋浴噴頭。商業建築中軍團菌的常見來源是放置或維護不當的蒸發冷卻塔,這些冷卻塔通常會以氣溶膠形式釋放水,這些水可能會進入附近的通風口。在醫療機構和療養院中爆發的軍團菌病是最常報告的軍團病病例,在這些地方,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且免疫功能較弱。超過一宗案例涉及公共景點的戶外噴泉。商業建築供水中存在軍團菌的報導極少,因為健康人需要大量接觸才能感染。

軍團菌檢測通常包括從蒸發冷卻盆、淋浴噴頭、水龍頭/水龍頭和其他收集溫水的位置收集水樣和表面拭子。然後培養樣品並將軍團菌的菌落形成單位 (cfu) 量化為 cfu/升。

軍團菌是變形蟲等原生動物的寄生蟲,因此需要適合這兩種生物的條件。該細菌形成了對化學和抗菌處理(包括氯)具有抗性的生物膜。商業建築中軍團菌爆發的補救措施各不相同,但通常包括使用非常熱的水沖洗 (160 華氏度; 70 °C)、蒸發冷卻盆中的積水消毒、更換淋浴噴頭,以及在某些情況下沖洗重金屬鹽。預防措施包括調整正常熱水水位以允許 120 華氏度 (50 °C),評估設施設計佈局,拆除水龍頭曝氣器,並在可疑區域進行定期測試。

在室內空氣和室內表面上發現了許多對健康有重要意義的細菌。越來越多地使用基於現代基因的環境樣本分析來研究微生物在室內環境中的作用。目前正在努力將微生物生態學家和室內空氣科學家聯繫起來,以建立新的分析方法並更好地解釋結果。 [27]

细菌 (26 2 27) 空气传播的微生物

“人體菌群中的細菌細胞數量大約是體內人體細胞數量的十倍,皮膚和腸道菌群上有大量細菌。” [28]在室內空氣和灰塵中發現的大部分細菌是從人類身上散發出來的。已知存在於室內空氣中的最重要細菌是結核分枝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

石棉纖維

1975 年之前使用的許多常見建築材料都含有石棉,例如一些地磚、天花板瓦、木瓦、防火材料、供暖系統、管道包裹物、膠帶泥、膠粘劑和其他絕緣材料。通常,除非建築材料受到干擾,例如切割、打磨、鑽孔或建築改造,否則不會發生大量石棉纖維釋放。含石棉材料的去除並不總是最佳的,因為在去除過程中纖維可能會散佈到空氣中。通常推薦使用完整的含石棉材料的管理程序。

當含石棉材料損壞或分解時,微小的纖維會散佈到空氣中。長期吸入石棉纖維會增加肺癌的發病率,尤其是特定形式的間皮瘤。吸煙者因吸入石棉纖維而患肺癌的風險要高得多,但沒有證實與石棉沉滯症造成的損害有關。這種疾病的症狀通常在第一次接觸石棉後大約 20 到 30 年後才會出現。

石棉存在於較舊的房屋和建築物中,但最常見於學校、醫院和工業環境。儘管所有石棉都是危險的,但易碎的產品(例如噴塗塗層和絕緣材料)的危險性要高得多,因為它們更有可能將纖維釋放到空氣中。美國聯邦政府和一些州制定了室內空氣中可接受的石棉纖維水平標準。有適用於學校的特別嚴格的規定。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CO 2 ) 是一種相對容易測量的人類排放室內污染物的替代物,並且與人類代謝活動相關。室內異常高水平的二氧化碳可能會導致居住者昏昏欲睡、頭痛或在較低的活動水平下工作。室外 CO 2水平通常為 350–450 ppm,而被認為可接受的最大室內 CO 2水平為 1000 ppm。 [29]在大多數建築物中,人類是室內二氧化碳的主要來源。室內 CO 2水平是室外空氣通風相對於室內居住密度和代謝活動是否充足的指標。

為消除大多數投訴,應將室內 CO 2總水平降低到與室外水平相差不到 600 ppm。 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 (NIOSH)認為,室內空氣中二氧化碳濃度超過 1,000 ppm是表明通風不足的標誌。[30]英國的學校標準規定,所有教學和學習空間中的二氧化碳,以坐著的頭部高度測量並在全天平均不得超過 1,500 ppm。全天是指正常上課時間(即上午 9:00 至下午 3:30),包括午休等空閒時間。在香港,環保署為寫字樓和公共場所製定了室內空氣質量目標,其中二氧化碳水平低於 1,000 ppm 被認為是良好的。 [31]歐洲標準將二氧化碳限制為 3,500 ppm。 OSHA將工作場所的二氧化碳濃度長期限制在 5,000 ppm,並在 15 分鐘內限制在 35,000 ppm。這些更高的限制與避免意識喪失(昏厥)有關,並沒有解決認知能力和能量受損的問題,這在二氧化碳濃度較低時開始發生。鑑於氧傳感途徑在癌症中的公認作用以及二氧化碳在調節免疫和炎症連接途徑中的酸中毒獨立作用,有人認為長期室內吸入二氧化碳水平升高對致癌作用的調節作用是調查。 [32]

二氧化碳濃度由於人類的佔用而增加,但滯後於累積佔用和新鮮空氣的攝入。空氣交換率越低,二氧化碳積聚到 NIOSH 和英國指南所依據的準“穩態”濃度的速度就越慢。因此,為了評估通風是否充足,需要在長時間穩定佔用和通風之後進行二氧化碳測量——在學校至少 2 小時,在辦公室至少 3 小時——以便濃度成為一個合理的指標通風是否充足。用於測量二氧化碳的便攜式儀器應經常校準,用於計算的室外測量應與室內測量及時進行。也可能需要對溫度對戶外測量的影響進行修正。

CO2 Concentration in an Office.
封閉式辦公室內的 CO 2濃度可在 45 分鐘內升至 1,000 ppm 以上。

封閉或密閉房間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可在封閉 45 分鐘內增加到 1,000 ppm。例如,在3.5乘4-(11乘13-英尺)大小的辦公室,在停止通風和關閉門窗的 45 分鐘內,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從 500 ppm 增加到 1,000 ppm 以上

臭氧

臭氧是由來自太陽的紫外線照射到地球大氣層(尤其是在臭氧層中)、閃電、某些高壓電氣設備(例如空氣離子發生器)以及其他類型污染的副產品而產生的。

在客機通常飛行的高度上,臭氧的濃度更高。臭氧與機載物質(包括皮膚油脂和化妝品)之間的反應會產生有毒化學物質作為副產品。臭氧本身對肺組織也有刺激作用,對人體健康有害。較大的噴氣式飛機有臭氧過濾器,可將機艙濃度降低到更安全、更舒適的濃度。 [33]

用於通風的室外空氣可能含有足夠的臭氧來與常見的室內污染物以及皮膚油脂和其他常見的室內空氣化學物質或表面發生反應。使用基於柑橘或萜烯提取物的“綠色”清潔產品時需要特別注意,因為這些化學物質與臭氧反應非常快,形成有毒和刺激性化學物質 以及細顆粒和超細顆粒。 使用含有升高臭氧濃度的室外空氣進行通風可能會使修復嘗試複雜化。 [34]

臭氧在六項標準空氣污染物清單上。 1990 年的《清潔空氣法案》要求美國環境保護署針對六種對人體健康有害的常見室內空氣污染物製定國家環境空氣品質標準 (NAAQS)。 [35]還有多個其他組織製定了空氣標準,例如職業安全與健康管理局(OSHA)、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 (NIOSH) 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空間內臭氧濃度的 OSHA 標準是 0.1 ppm。 [36]而 NAAQS 和 EPA 的臭氧濃度標準限制在 0.07 ppm。 [37]受監管的臭氧類型是地面臭氧,它在大多數建築物居住者的呼吸範圍內。

微粒

大氣顆粒物,也稱為顆粒物,可以在室內發現並影響居住者的健康。當局製定了最大顆粒物濃度標準,以確保室內空氣品質。 [31]

即時認知缺陷

2015 年,實驗研究報告了從不了解空氣品質變化的測試對象呼吸的空氣中的雜質中檢測到顯著的偶發性(情境)認知障礙。哈佛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北部醫科大學和雪城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三種不同的受控實驗室環境中測量了 24 名參與者的認知能力,這些環境模擬了“傳統”和“綠色”建築以及通風增強的綠色建築中的環境。績效是使用廣泛使用的戰略管理模擬軟件模擬工具進行客觀評估的,該工具是一種經過充分驗證的評估測試,用於在不受約束的情況下允許主動和即興的執行決策。在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的情況下,在增加 VOC 或二氧化碳濃度的情況下,性能得分存在顯著缺陷。在某些教室或辦公室環境中,達到的最高雜質濃度並不少見。 [38] [39]

室内植物的作用

吊兰( Chlorophytum comosum吸收一些空气中的污染物

室內植物與其生長的培養基一起可以減少室內空氣污染的成分,尤其是苯、甲苯和二甲苯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VOC)。植物去除二氧化碳並釋放氧氣和水,但對室內植物來說影響的量很小。大多數影響僅歸因於生長介質,但即使這種影響也有與介質類型和數量以及通過介質的空氣流量相關的有限限制。 [40]國太空總署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了室內植物對 VOC 濃度的影響,該研究在靜態室中進行,可能用於太空殖民地。 [41]結果表明,對挑戰化學品的去除大致相當於在非常節能的住宅中進行的通風所提供的效果,該住宅的通風率非常低,空氣交換率約為每小時 1/10。因此,大多數家庭以及非住宅建築中的空氣洩漏通常會比研究人員報告的 NASA 測試的植物更快地清除化學物質。據報導,最有效的家用植物包括蘆薈、英國常春藤和波士頓蕨類植物,用於去除化學物質和生物化合物。


'''植物似乎還可以減少空氣中的微生物和黴菌,並增加濕度。[42]然而,濕度增加本身會導致黴菌甚至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濃度增加。 [43]'''

當室內二氧化碳濃度相對於室外濃度升高時,這只是一個表明通風不足以去除與人類居住相關的代謝產物的指標。植物在消耗二氧化碳時需要二氧化碳來生長和釋放氧氣。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考慮了和平百合 (Spathiphyllum clevelandii) 和金綠蘿 (Epipremnum aureum) Akira Tani 和 C. Nicholas Hewitt 對酮和醛的吸收率,發現“長期熏蒸結果表明,總吸收量是葉片中溶解量的 30-100 倍,這表明揮發性有機碳在葉片中代謝和/或通過葉柄轉移。”[44]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將植物密封在特氟龍中包。“當袋子裡沒有植物時,袋子中沒有檢測到 VOC 減少。然而,當植物在袋子裡時,醛和酮的水平都緩慢但持續地下降,表明該物質被植物去除了。 [45]研究在密封袋不能忠實地再現感興趣的室內環境中的條件,需要研究室外空氣通風的動態條件以及與建築物表面及其內容物以及居住者相關的過程。

雖然結果確實表明室內植物可能有效去除室內空氣中的一些 VOC,但在 2009 年紐約錫拉丘茲健康建築會議上發表的對 1989 年至 2006 年間室內植物作為空氣淨化器性能的研究的回顧得出結論:“室內植物對於去除住宅和商業建築中 VOC 的室內空氣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46]該結論基於一項試驗,該試驗涉及在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的任意的辦公大樓的不受控制的通風空氣環境中保存的數量未知的室內植物。

由於極高的濕度與黴菌生長、過敏反應和呼吸反應的增加有關,如果澆水不當,室內植物中額外水分的存在可能並不適合所有室內環境。 [47]

暖通空調設計

環境可持續設計概念還包括與商業和住宅供暖、通風和空調 (HVAC) 行業相關的方面。在幾個考慮因素中,關注的主題之一是建築物生命週期的整個設計和施工階段的室內空氣品質問題。

一種在保持足夠空氣聘值的同時減少能源消耗的技術是需求控制通風。不是以固定的空氣置換率設置吞吐量,而是使用二氧化碳傳感器根據實際建築物居住者的排放量動態控制速率。

在過去幾年中,室內空氣品質專家就室內空氣品質的正確定義,特別是什麼構成“可接受的”室內空氣品質存在許多爭論。

定量確保室內空氣健康的一種方法是通過更換外部空氣來確定內部空氣有效周轉的頻率。例如,在英國,教室需要每小時換氣 2.5 次。在大廳、健身房、餐廳和理療空間,通風應足以將二氧化碳限制在 1,500 ppm 以內。在美國,根據 ASHRAE 標準,教室的通風基於每個居住者的室外空氣量加上每單位建築面積的室外空氣量,而不是每小時換氣量。由於室內二氧化碳來自居住者和室外空氣,因此每個居住者的通風充分性由室內濃度減去室外濃度來表示。高於室外CO<sub>2</sub>濃度 615 ppm 的值表示在戶外空氣中含有CO<sub>2</sub>濃度 385 ppm(當前全球平均大氣 CO<sub>2</sub> 濃度)的久坐辦公室工作的成年人每分鐘大約需要 15 立方英尺的室外空氣。在教室中,ASHRAE 標準 62.1(可接受的室內空氣品質通風)中的要求通常會導致每小時換氣約 3 次,具體取決於居住密度。 當然,居住者並不是唯一的污染物來源,因此當室內存在異常或強烈的污染源時,室外空氣的通風可能需要更高。當室外空氣受到污染時,引入更多室外空氣實際上會惡化室內空氣的整體質量,並加劇與室外空氣污染有關的一些居住者症狀。一般來說,室外的鄉村空氣比室內的城市空氣好。當管道中存在洩漏並且管道氣體流動區域直徑已減少時,通向煙囪的熔爐金屬排氣管可能發生廢氣洩漏。

使用空氣過濾器可以捕獲一些空氣污染物。能源部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部分建議“[空氣] 過濾的最低效率報告值(MERV) 應由 ASHRAE 52.2-1999 確定為 13。” 空氣過濾器用於減少到達濕盤管的灰塵量。灰塵可以作為食物在濕盤管和管道上滋生黴菌,並會降低盤管的效率。

水分管理和濕度控制需要按設計運行 HVAC 系統。水分管理和濕度控制可能與嘗試優化操作以節約能源的努力相衝突。例如,濕度管理和濕度控制要求系統設置為在較低溫度(設計水平)下供應補充空氣,而不是在以涼爽溫度為主的氣候條件下有時使用較高溫度來節約能源。然而,對於美國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歐洲和日本的大部分地區,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裡,室外空氣溫度足夠低,空氣不需要進一步冷卻來提供室內熱舒適度。然而,因為室外的高濕度,需要仔細注意室內的濕度水平。高濕度會導致黴菌滋生,而室內潮濕與居住者呼吸問題的患病率更高有關。

'''露點溫度'''是空氣中水分的絕對量測值。一些設施的設計露點在較低攝氏10度,而另一些則在攝氏4.44度上下。也有一些設施正在設計使用帶有燃氣加熱器的干燥劑輪,以充分乾燥輪以獲得所需的露點。在這些系統上,從補充空氣中去除水分後,使用冷卻盤管將溫度降低到所需水平。

商業建築,有時也是住宅,通常保持在相對於室外的輕微正氣壓下,以減少滲透。限制滲透有助於水分管理和濕度控制。

在室外空氣中不含有害污染物的情況下,用室外空氣稀釋室內污染物是有效的。室外空氣中的臭氧可以較低濃度的條件出現在室內,因為臭氧與室內發現的許多化學物質具有高度反應性。臭氧與許多常見室內污染物反應的產物包括有機化合物,這些有機化合物可能比形成它們的化合物更難聞、更刺激或更有毒。這些臭氧化學產品包括甲醛、較高分子量的醛、酸性氣溶膠以及細顆粒和超細顆粒等。室外通風率越高,室內臭氧濃度越高,發生反應的可能性就越大,但即使在低水平下,也會發生反應。這表明應從通風空氣中去除臭氧,尤其是在室外臭氧水平經常很高的地區。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室外臭氧較高的時期,一般人群的死亡率和發病率會增加,這種影響的閾值約為十億分之 20 (ppb)。

建筑生態

假設建築物只是無生命的物理實體,隨著時間的推移相對穩定是很常見的。這意味著建築物的三元組、其中的”什麼在建築裡面”(居住者和內容)和”什麼圍繞著建築周遭”(更大的環境)之間幾乎沒有相互作用。我們通常將建築物中的絕大多數材料視為隨著時間的推移相對不變的物理材料。事實上,建築物的真實本質可以被視為其物理、化學和生物維度之間複雜的動態相互作用的結果。建築物可以被描述和理解為複雜的系統。將生態學家用於理解生態系統的方法進行研究有助於增進我們的理解。“建築生態學”被提議作為考慮到建築物的動態系統、其居住者和更大環境的這些方法在建築環境中的應用。 [48]

建築物隨著周圍環境以及其中的居住者、材料和活動的變化而不斷發展。建築物內部的各種表面和空氣不斷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導致每個表面的變化。例如,我們可能會看到窗戶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輕微變化,因為它變髒了,然後被清潔,再次積累污垢,再次清潔,依此類推。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污垢”可能是由於那裡發現的水分、化學物質和生物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而演變的。

建築物的設計或意圖是通過加熱、冷卻、通風、空氣淨化或照明系統積極響應其中和周圍的一些變化。我們清潔、消毒和維護表面以增強其外觀、性能或使用壽命。在其他情況下,此類變化會通過隨時定義建築物的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的演變,以對建築物自身的完整性或對建築物居住者的影響很重要的方式改變建築物。我們可能會發現將物理科學的工具與生物科學的工具結合起來很有用,尤其是將一些用於生態系統的方法,以便更好地了解我們大部分時間所處的環境、建築。

國際組織專案

EPA 关于哮喘诱因的图表

由於人們對黴菌引起的健康問題以及哮喘和過敏的誘因有了更多的認識,IAQ 的話題變得流行起來。在美國,美國環境保護署 (EPA) 的參與也提高了人們的認識,該機構制定了“學校室內空氣品質工具”計劃,以幫助改善教育機構的室內環境條件.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與健康研究所應僱員、僱員授權代表或雇主的要求在工作場所進行健康危害評估 (Health Hazard Evaluation, HHE),以確定通常在工作場所發現的任何物質是否具有潛在的毒性作用,包括室內空氣品質。 [49]

許多科學家在室內空氣品質領域工作,包括化學家、物理學家、機械工程師、生物學家、細菌學家和資訊工程科學家。其中一些專業人員獲得了美國工業衛生協會、美國室內空氣品質委員會和室內環境空氣品質委員會等組織的認證。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新的歐洲科學網絡現在正在 COST 支持下解決室內空氣污染問題 ( CA17136 )。他們的發現定期在他們的網站上更新。

在國際層面,成立於 1991 年的國際室內空氣品質和氣候學會 (ISIAQ) 組織了兩個主要會議,即室內空氣和健康建築系列。 [50] ISIAQ 的《室內空氣》雜誌每年出版 6 次,包含同行評審的科學論文,重點是跨學科研究,包括暴露測量、建模和健康結果。 [51]

其他參見

  • 环境管理
  • 发展中国家的室内空气污染
  • 室内生物气溶胶
  • 建筑环境的微生物组
  • 嗅觉疲劳
  • 第一阶段环境场地评估

参考

引文

 

来源

专着
文章、广播片段、网页
  1. ^ KMC Controls. What's Your IQ on IAQ and IEQ. [2015-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5-16). 
  2. ^ Bruce, N; Perez-Padilla, R; Albalak, R. Indoor air pollu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major environmental and public health challenge.. Bulletin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0, 78 (9): 1078–92. PMC 2560841可免费查阅. PMID 11019457. 
  3. ^ Duflo E, Greenstone M, Hanna R. Indoor air pollution, health and economic well-being. S.A.P.I.EN.S. 2008, 1 (1) [2017-09-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0). 
  4. ^ Ezzati M, Kammen DM. The health impacts of exposure to indoor air pollution from solid fuel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knowledge, gaps, and data needs.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November 2002, 110 (11): 1057–68. PMC 1241060可免费查阅. PMID 12417475. doi:10.1289/ehp.021101057. 
  5. ^ IFA. https://www.dguv.de/ifa/praxishilfen/innenraumarbeitsplaetze/index-2.jsp.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6. ^ Archived copy. [2018-03-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9-25). 
  7. ^ Health, CDC's Office on Smoking and. Smoking and Tobacco Use; Fact Sheet; Secondhand Smoke. Smoking and Tobacco Use. 2018-05-09 [2019-01-14] (美国英语). 
  8. ^ Fernández, E; Ballbè, M; Sureda, X; Fu, M; Saltó, E; Martínez-Sánchez, JM. Particulate Matter from Electronic Cigarettes and Conventional Cigaret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Observational Study.. Current Environmental Health Reports. December 2015, 2 (4): 423–9. PMID 26452675. doi:10.1007/s40572-015-0072-x.  无效|subscription=free (帮助)
  9. ^ Access to clean fuels and technologies for cooking. Our World in Data. [15 February 2020]. 
  10. ^ Apte, K; Salvi, S. Household air pollution and its effects on health.. F1000Research. 2016, 5: 2593. PMC 5089137可免费查阅. PMID 27853506. doi:10.12688/f1000research.7552.1. Burning of natural gas not only produces a variety of gases such as sulfur oxides, mercury compound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but also leads to the production of nitrogen oxides, primarily nitrogen dioxide...The burning of biomass fuel or any other fossil fuel increases the concentration of black carbon in the air 
  11. ^ Improved Clean Cookstoves. Project Drawdown. 2020-02-07 [2020-12-05] (英语). 
  12. ^ U.S. EPA Indoor Environment Division, Radon. Epa.gov. [2012-03-02]. 
  13. ^ C.Michael Hogan and Sjaak Slanina. 2010, Air pollution. Encyclopedia of Earth. eds. Sidney Draggan and Cutler Cleveland. National Council for Science and the Environment. Washington DC
  14. ^ Basic radon facts (PDF). 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18 September 2018] (英语).  公有领域 本文含有此來源中屬於公有领域的内容。
  15. ^ CDC – Mold – General Information – Facts About Mold and Dampness. 2018-12-04. 
  16. ^ U.S. EPA IAQ – Organic chemicals. Epa.gov. 2010-08-05 [2012-03-02]. 
  17. ^ Logue, J. M.; McKone, T. E.; Sherman, M. H.; Singer, B. C. Hazard assessment of chemical air contaminants measured in residences. Indoor Air. 1 April 2011, 21 (2): 92–109. PMID 21392118. doi:10.1111/j.1600-0668.2010.00683.x. 
  18. ^ About VOCs. 2013-01-21 [2019-0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1). 
  19. ^ Wang, Lawrence; Pereira, Norman; Hung, Yung-Tse. Advanced Air and Noise Pollution Control: Volume 2. Springer. 2007: 247. ISBN 9781592597796. 
  20. ^ Emicode. Eurofins.com. [201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21. ^ M1. Eurofins.com. [201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22. ^ Blue Angel. Eurofins.com. [201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23. ^ Indoor Air Comfort. Indoor Air Comfort. [201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01). 
  24. ^ CDPH Section 01350. Eurofins.com. [2012-03-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25. ^ 25.0 25.1 Smelly Moldy Houses. 
  26. ^ Rapid identification of microbial VOCs from tobacco molds using closed-loop stripping and gas chromatography/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J Ind Microbiol Biotechnol. November 2004, 31 (10): 482–8. PMID 15517467. doi:10.1007/s10295-004-0175-0. 
  27. ^ Microbiology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microbe.net
  28. ^ Sears, CL. A dynamic partnership: celebrating our gut flora. Anaerobe. 2005, 11 (5): 247–51. PMID 16701579. doi:10.1016/j.anaerobe.2005.05.001. 
  29. ^ Sick Classrooms Caused by Rising CO2 Levels. 13 January 2014. 
  30. ^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Building Ventilation.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cessed 2008-10-08.
  31. ^ 31.0 31.1 Hong Kong Government Initiatives to Improve Indoor Air Quality. APAC Green Products Limited.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08). 
  32. ^ Apte S, (2016) Residential Ventilation and Carcinogenesis, J. Excipients and Food Chemicals, 7(3), 77–84 This article contains quotations from this source, which is available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CC BY 4.0) license.
  33. ^ Study: Bad In-Flight Air Exacerbated by Passengers Talk of the Nation, National Public Radio. September 21, 2007.
  34. ^ Outdoor ozone and building related symptoms in the BASE study (PDF). [2012-03-0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4-09). 
  35. ^ Criteria Air Pollutants. 2014-04-09. 
  36. ^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s (OSHA) regulations for ozone. |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dministration. www.osha.gov. [2019-09-16]. 
  37. ^ US EPA, REG 01. Eight-hour Average Ozone Concentrations | Ground-level Ozone | New England | US EPA. www3.epa.gov. [2019-09-16] (英语). 
  38. ^ New Study Demonstrates Indoor Building Environment Has Significant, Positive Impact on Cognitive Function. New York Times. 26 October 2015. 
  39. ^ Allen, Joseph G.; MacNaughton, Piers; Satish, Usha; Santanam, Suresh; Vallarino, Jose; Spengler, John D. Associations of Cognitive Function Scores with Carbon Dioxide, Ventilation, and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Exposures in Office Workers: A Controlled Exposure Study of Green and Conventional Office Environments.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 2015, 124 (6): 805–12. PMC 4892924可免费查阅. PMID 26502459. doi:10.1289/ehp.1510037. 
  40. ^ Levin, Hal (1992). "Can House Plants Solve IAQ Problems"
  41. ^ Wolverton BC, Johnson A, Bounds K. (1989). Interior Landscape Plants for Indoor Pollution Abatement. NASA.
  42. ^ BC Wolverton, JD Wolverton. (1996). Interior plants: their influence on airborne microbes inside energy-efficient buildings. Journal of the Mississippi Academy of Sciences.
  43. ^ US EPA, OAR. Mold. US EPA. 2013-07-16 [2019-09-16] (英语). 
  44. ^ Tani, Akira; Hewitt, C. Nicholas. Uptake of Aldehydes and Ketones at Typical Indoor Concentrations by Houseplants.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09-11-01, 43 (21): 8338–8343. Bibcode:2009EnST...43.8338T. ISSN 0013-936X. PMID 19924966. doi:10.1021/es9020316. 
  45. ^ S Down. Spectroscopynow.com (2009) "Houseplants as air fresheners". Spectroscopynow.com. [2012-03-02]. 
  46. ^ Critical Review: How Well Do House Plants Perform as Indoor Air Cleaners? – BuildingEcology.com – Hal Levin, Editor. [2019-09-16] (美国英语). 
  47. ^ Institute of Medicin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04. "Damp Indoor Spaces and Health" Damp Indoor Spaces and Health. National Academy Press
  48. ^ Hal Levin. Building Ecology: An Architect's Perspective -- Plenary Lecture. Progressive Architecture. April 1981. 
  49. ^ 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 US National Institute for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2013-05-17]. 
  50. ^ Isiaq.Org.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Indoor Air Quality and Climate. [2012-03-02]. 
  51. ^ Indoor Ai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oor Environment and Health – Journal Information. Blackwell Publishing. [201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