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視機:修订间差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删除的内容 添加的内容
Firedoge2023留言 | 贡献
无编辑摘要
无编辑摘要
第1行: 第1行:
[[File:Josef Tal & Computer Screen.jpg|thumb]]
'''擴視機'''又称'''电子助视器'''(Video Magnifier),是一种帮助阅读平面材料的设备,该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影像并显示在一个较大的[[屏幕]]上。这种设备可以帮助无法使用[[放大镜]]的[[弱视]]患者阅读。


==特性==
{{tone|time=2010-06-17T16:33:21+00:00}}
专业电子助视器可提供数倍至数十倍的自动[[光学变焦]],以及亮度、色彩、对比度等调整,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纸张和阅读需要。其连接的输出设备也可自行调整,如使用较大的LCD显示器或较小的平板电脑等。
'''擴視機(电子助视器, Video Magnifier)''', 發明者為'''山姆‧葛內斯基'''(Sam Genensky)<ref>http://www.twacc.org/jane2/8-5.htm{{dead link|date=2018年3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yes }} 認識擴視機</ref>, 是低視能輔具的一種, 主要的組成為一攝影機, 一操作介面, 一圖形處理裝置,和一台螢幕, 攝影機抓取影像後, 圖形處理裝置會依照操作介面的設定, 處理影像, 並把處理過後的影像放在螢幕上顯示. 和傳統純光學低視能輔具不同之處在於,
其放大倍率更高, 對特殊視覺障礙者可以提供特殊輔助功能幫助閱讀, 比如視覺震顫, 色盲, 畏光者, 白子等等, 可以比傳統放大鏡和望遠鏡, 提供更適合閱讀的影像。


电子助视器的缺点是体积大,便携性差,通常需要连接电源使用,并且价格高昂。
擴視機因為市場極小, 所以價格一般來說非常的高昂, 對於普遍經濟不佳的弱視者來說, 是一個非常大的負擔, 在各国大多数以政府采购、福利分发的形式提供,或由政府提供一部分补助。在[[亚洲]],[[日本国]]为低视力人群免费发放,而[[中華民國]]政府在照顧弱勢上, 亦不遺餘力, 視障者購買擴視機, 可以申請政府補助, 補助落在20000~80000新台幣不等, 在台灣申請補助可洽各縣市政府社會局、區公所。[[新加坡]]、[[中华人民共和国]]、[[韩国]]则是地方政府和残联为购买者提供补助,同时可以租用免费机器使用。


在智能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普及后,一些软件也提供了电子助视器的功能。<ref>{{cite news |last=Wei |first=Jiawei |date=5 April 2010 |script-title=zh:兄弟合力替視障者開啟新「視」界 |trans-title=Brothers join forces to open new "vision"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language=Chinese |url=http://www.peopo.org/news/49520 |newspaper=輔大生命力新聞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Life-Force News) |location=Taiwan |publisher=[[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ccess-date=12 June 2014}} See also the [https://sites.google.com/site/apollocctv/download download page for their software] (in Chinese).</ref><ref>{{cite conference |title=Photonote: The making of a classroom adaptation system |first1=Gregory |last1=Hughes |first2=Peter |last2=Robinson |date=April 2008 |conference=Cambridge Workshop on Universal Access and Assistive Technology |location=Cambridge |pages=197–206 |isbn=978-1-84800-210-4}} See also {{cite conference |url=http://www.cl.cam.ac.uk/~pr/publications/assets07a.pdf |title=Photonote evaluation: aid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a lecture environment |first1=Gregory |last1=Hughes |first2=Peter |last2=Robinson |date=October 2007 |conference=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Accessibility |location=Tempe AZ}} Also {{cite conference |url=http://www.cl.cam.ac.uk/~pr/publications/assets06.pdf |title=Lecture adaptation for students with visual disabilities using high-resolution photography |first1=Gregory |last1=Hughes |first2=Peter |last2=Robinson |date=October 2006 |conference=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Accessibility |location=Portland, Oregon}}</ref>
另外, 使用擴視機補助時必須注意, 嚴重弱視者通常具有失明的危險, 而點字觸摸顯示器<ref>http://repat.moi.gov.tw/04service/ser_e_main.asp?id=876&subject=%BBO%A5%5F%A5%AB%ACF%A9%B2{{Dead link|date=2018年6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no }} 台北市政府點字觸摸顯示器補助</ref>及擴視機補助<ref>http://repat.moi.gov.tw/04service/ser_e_main.asp?id=901&subject=%BBO%A5%5F%A5%AB%ACF%A9%B2{{Dead link|date=2018年6月 |bot=InternetArchiveBot |fix-attempted=no }} 台北市政府擴視機補助</ref>二者間僅能擇一項申請補助。點字觸摸顯示器為盲人必須使用的生活用品, 而且, 點字觸摸顯示器補助款高於擴視機補助款, 因此申請補助時需詳加考慮。

==種類==
===桌上型擴視機===
桌上型擴視機, 通常放置於桌面上使用, 通常具有攝影機, 螢幕, 調整面板, 以及XY托盤, 此種擴視機好處為穩定, 放大倍率高(通常有60x), 且在書寫時非常便利。但是因為通常體積較為龐大, 不利於攜帶, 價位約為新台幣5萬元到10萬元不等。

===手持型擴視機===
攜帶型擴視機, 通常體積較小, 有如一般手機或是PSP, 通常可以隨身攜帶, 設計非常多樣化, 通常是螢幕和機體一體成型, 此種擴視機優點是利於攜帶, 缺點是, 放大倍率太小(最大約2x), 螢幕太小, 對於需要大倍率的弱視者, 幫助並不大。 主要是老年人等, 或是一些主要不是要大字體, 而是單純要對比顏色的弱視者使用。 價位約在新台幣2萬到6萬元不等。

===多功能便携式型擴視機===
介于手持型和桌上型之间的机种,可以装进手提箱中带走,具有类似桌上型的功能,但通常不配备显示器,且通常不具有XY托盘,价格介于桌上型和手持型之间。这类的产品通常在[[中国大陆地区]]销售,也是中国大陆地区残联制定采购的机种。

===遠近型擴視機===
遠近型擴視機, 可以說是最高級最通用的擴視機, 這類型的擴視機具有望遠功能, 和傳統桌上型擴視機看書的功能, 此種擴視機優點是, 可以看不同距離的影像, 缺點是, 價格實在過於高昂, 非一般使用者可以負擔。 價位約在新台幣10萬元以上。

===軟體擴視機系統===
軟體擴視機系統<ref>http://www.peopo.org/portal.php?op=viewPost&articleId=53578 生命力新聞</ref>, 新型態的擴視機系統, 由軟體擴視機之父:孫佑良,孫佑銘兄弟所發明創造. 近年來, 電腦和網路攝影機的技術一直進步, 所以利用電腦取代擴視機的產品也開始推出了, 優點是不需使用特製的硬體所以可以壓低價格, 缺點是攝影清晰度和範圍依賴於使用者之網路攝影機, 可以做為經濟能力不佳者或是無法申請補助但需要擴視機的人, 擴視機的替代產品.

== 硬體擴視機生產製造商 ==
*歐美地區
*[http://www.humanware.com/en-asia/home HUMANWARE] {{Wayback|url=http://www.humanware.com/en-asia/home |date=20110227012936 }}
*[http://www.ashlowvision.com/ ASH] {{Wayback|url=http://www.ashlowvision.com/ |date=20110315075443 }}
*[Https://in.optelec.com Optelec] {{Wayback|url=https://in.optelec.com/ |date=20200922163917 }}
*[http://www.bierley.com/ Bierley] {{Wayback|url=http://www.bierley.com/ |date=20110202231005 }}
*[[Www.zoomax.com|Zoomax]]

*亞洲地區
*[http://www.aumed.cn/ Aumed北京奧美達] {{Wayback|url=http://www.aumed.cn/ |date=20140517021400 }}
*[http://www.rejointech.com.cn/ Rejointech杭州瑞杰珑] {{Wayback|url=http://www.rejointech.com.cn/ |date=20110518015052 }}

== 軟體擴視機生產製造商 ==
*[https://sites.google.com/site/apollocctv/ 太陽神擴視機(共享軟體)] {{Wayback|url=https://sites.google.com/site/apollocctv/ |date=20120114050008 }}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Reflist}}
{{Reflist}}

[[Category:輔助技術]]
[[Category:輔助技術]]
[[Category:放大镜]]

[[Category:醫學]]
[[Category:工具]]

2023年10月10日 (二) 12:38的版本

擴視機又称电子助视器(Video Magnifier),是一种帮助阅读平面材料的设备,该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影像并显示在一个较大的屏幕上。这种设备可以帮助无法使用放大镜弱视患者阅读。

特性

专业电子助视器可提供数倍至数十倍的自动光学变焦,以及亮度、色彩、对比度等调整,可以适应不同大小的纸张和阅读需要。其连接的输出设备也可自行调整,如使用较大的LCD显示器或较小的平板电脑等。

电子助视器的缺点是体积大,便携性差,通常需要连接电源使用,并且价格高昂。

在智能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普及后,一些软件也提供了电子助视器的功能。[1][2]

參考文獻

  1. ^ Wei, Jiawei. 兄弟合力替視障者開啟新「視」界 [Brothers join forces to open new "vision" for the visually impaired]. 輔大生命力新聞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Life-Force News) (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5 April 2010 [12 June 2014] (Chinese).  See also the download page for their software (in Chinese).
  2. ^ Hughes, Gregory; Robinson, Peter. Photonote: The making of a classroom adaptation system. Cambridge Workshop on Universal Access and Assistive Technology. Cambridge: 197–206. April 2008. ISBN 978-1-84800-210-4.  See also Hughes, Gregory; Robinson, Peter. Photonote evaluation: aiding students with disabilities in a lecture environment (PDF).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Accessibility. Tempe AZ. October 2007.  Also Hughes, Gregory; Robinson, Peter. Lecture adaptation for students with visual disabilities using high-resolution photography (PDF). ACM Conference on Computers and Accessibility. Portland, Oregon. October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