甸子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39°47′40″N 118°08′40″E / 39.794346°N 118.144538°E / 39.794346; 118.144538

甸子村村口

甸子村,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银城铺镇112国道唐遵铁路以东,村西北又设有丰润南站[1]。主要姓氏有徐、张、姚、鲁等[1]

历史[编辑]

相传,明朝时大八里庄有个财主,在村西开设了旅店,称店子上,后改称店子[1]

1942年建立村共产党政权,隶属于丰滦迁联合县三总区,化名秦皇岛。1946年,归丰润县十区管辖。1953年,实行乡制,属大八里庄乡。1956年,撤区并乡,归丰润县南台乡。1960年,正式命名命名为甸子。1958年、1961年、1979年3月、1981年1月,分别归属为丰润县城关人民公社南台人民公社常庄人民公社谷庄子人民公社管辖。1984年5月,改社为乡人民政府,大队管理委员会同时改为村民委员会[1]。1996年10月30日,经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唐山市撤销新区谷庄子乡,将其所辖的甸子村等并入银城铺乡[2]。12月13日,当地正式予以变更[3]

地理[编辑]

甸子村西北有丰润南站,为1972年建成的四等站,建成后隶属于北京铁路局天津铁路分局丰润车务段[4]

事件[编辑]

甸子惨案[编辑]

2011年的甸子惨案发生地,当地人称之为“死人坑”。

1942年5月9日下午,从日本傀儡政权丰润县政府开出了7辆日本军车,拉着中国人到甸子村的一处大坑中进行屠杀[5]。日军把中国人逐个拉下来,蒙上眼睛,跪在大坑边上,用战刀砍死或刺刀刺死后把尸体推到大坑。其中第一辆车装的是抗日干部和八路军伤病员,日军让他们目睹同胞被杀死,要挟他们投降。妇女干部踢飞了日军利诱的金钱、戒指,结果被活活挑死;被捆绑的抗日干部用脚踹日军;有一个中国军人挣脱了手上的绳子,与日本人打了起来,被刺死[6]

屠杀了一个多小时之后终于结束了,日本军抓来了28个甸子村村民处理尸首。由于下雨,日本军返回,村民们开始寻找幸存者:“鬼子走了,谁还有口气,答应一声,我们救你。”有一个20多岁的人说“我要报仇”就咽气了。这次屠杀中,有201名抗日干部和群众遇难[7],只有两人幸免遇难。其中一人是砍头没砍上,瞬势滚下去装死;另一人为张子正,伤势很重。当地村民姚福林等乡亲把他抬回家包扎伤口后,藏在小庙,第二天用担架抬到了丰润县周凤庄岳父家[6][8]

甸子村村南的抗日烈士就义地建有烈土墓5座,现为新区革命纪念地[1]

2011年7月24日的抗日烈士就义地。

参考资料[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唐山市新区地名委员会办公室编,唐山市新区地名志,西安地图出版社,1997-07,第95-96页
  2. ^ 许高飞编著. 河北行政区划变更大典 1949-2005.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6-05: 982–983. ISBN 7-80192-778-8. 
  3. ^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丰润要事实录.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2007-04: 203. ISBN 978-7-202-04536-7. 
  4. ^ 潘贵存主编;孙雅丽执行主编;唐山市丰润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唐山市丰润区志 1978-2005 上. 北京:方志出版社. 2010-12: 188–189. ISBN 978-7-5144-0022-9. 
  5. ^ 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唐山革命遗址通览. 中国文献出版社. 2011-09: 317. ISBN 978-7-5073-3365-7. 
  6. ^ 6.0 6.1 新区党史研究室;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唐山市新区委员会文教委员会. 甸子惨案. 新区文史资料 第1辑. 1992: 193–196. 
  7. ^ 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唐山革命遗址通览,中国文献出版社,2011-09,第317页
  8. ^ 陈绍增编委会主任;张爱艳编委会副主任;隆顺新主编;王丽娟,齐艳荣副主编;刘义轩,施文亚,廖海珠,陈文义,朱夙,高学编辑. 唐山文史资料大全 丰润卷 上. 唐山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 2013-01: 27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