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k:颱風紅霞 (2015年)/檔案1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試行改善措施

相信大家都會留意到,今次寫條目的風格與以往大有不同,尤以「發展過程」最明顯。本人和數位用戶在此條目創建初期就分別嘗試多項改善措施,希望此條目可以朝著較優質的方向(未敢說是優良條目)構建,免得事後才大費周章地改良條目。但過去數日有部份措施出現爭議,又或者未盡完善,本人希望可以在討論頁取得共識,以及更進一步的改善建議。

  • 加入動向和改善條理
這項改革是針對「發展過程」章節中,舊有那種只寫升降格時間的惡劣寫作方式——正是西太風暴條目品質奇差的罪魁禍首。其實只要善用各部門的天氣資料、風暴分析和路徑圖,就可以清楚了解風暴動向和大氣形勢,即使對氣象只有基本認知,也最少應該寫得出紅霞向偏西北移動是受副高帶動、增強是受惠於炎熱海水、弱垂直風切變等。可惜還是有用戶仍是只寫升降格時間,不加前因後果、上文下理,又不連接句式,弄得段落不通順。強烈建議各位在編輯之前,細閱JTWC「Prognostic Reasoning」(如需代理伺服器才能進入,可嘗試此連結),那是對熱帶氣旋最新情形的詳細分析和解說,看過之後才好「動筆」;否則只會又大量出現「X月X日X時,(部門)將其升格為(強度)」,段落不連貫、整個「發展過程」章節支離破碎。
  • 棄用「1-4級颱風」
熟悉聯合颱風警報中心(JTWC)熱帶氣旋分級制的人也知道,JTWC不是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SSHS),而是只分TD、TS、颱風和超級颱風。故此根本沒有「JTWC將其升/降格為X級颱風」這回事。但很多西太風暴條目也是犯了這個錯誤,又是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較早前{{颱風基礎資訊}}模板的JTWC參數已經修正,但似乎對「發展過程」的撰寫未即時見效。懇請大家,真的不要再寫「JTWC將其升/降格為1-4級颱風」了,更應留意的是JTWC何時把風暴升格為超級颱風。如果是5級颱風就可以接受,因為是引人注目的級數,但請用「上調至相當於」或「提升至等同」之類的字眼,以免再令人誤以為「JTWC有5級颱風」。
  • 刪圖片庫
有了通往共享資源的連結,圖片庫實際上已失去其存在價值,因為共享資源已充當圖片庫之角色,該處的相片甚至比條目內的「圖片庫」更充足。本人認為只需要一些精選圖片,輔助「發展過程」和「影響」的描述,便可以了;但有用戶堅持保留圖片庫,而棄用精選圖片輔助描述。本人實在不理解為何仍要保留角色完全重疊的部份。當然這個問題亦受排版所影響,這或許要到紅霞消散,條目大致完成時才會得到解決。
  • 增加釋義
這個大多是用戶Tenbeens所加,本人謹此向他致謝。釋義的作用是解釋某些專業用詞、複雜概念的定義,但有用戶認為不需要。本人認為如有相關條目,就不需加釋義(例如風切變),釋義資料用來擴充條目更實際;但如條目尚待創建,甚或沒有建構獨立條目的價值,就有必要加釋義(例如JTWC對低壓區24小時內發展為熱帶氣旋的機會評級)。
  • 刪CWB警報單
過去不少風暴條目都會在台灣中央氣象局(CWB)發佈颱風警報時,加入詳細的警報單資料,以表格和摺疊方式顯示;不過「影響」一節的台灣部份則缺乏內容,以短句馬虎了事。本人認為無需要鉅細無遺的警報單資料,倒不如把那些資料以自己的文字寫入「影響」章節的台灣部份更好;可惜有用戶堅持保留警報單(甚至冤枉本人破壞)。試想想把警報單所示數據直接抄錄在「信號紀錄」部份,但卻不利用那些資料來補足「影響」章節,這是提升條目品質的方式嗎?為何菲律賓當局(甚或其他部門)發出的警告內容沒人加在「信號紀錄」,但CWB的警報單就一定會被直接抄錄?敢問CWB警報單的價值真的明顯高於其他部門?此外近期一直有消息指,{{HideH}}和{{HideF}}之摺疊模板系列將於7月失效(可以看看{{Veil}}的紅字),如果屬實,繼續採用這種方式來處理警報單,勢必衍生後續問題,並不可取。
  • 「臺灣颱風」模板調位
{{臺灣颱風}}模板以往一直被放在最底,但其功能似乎較貼近「參見」而非「外部連結」,同時置於比{{2015_Pacific_typhoon_season_buttons}}更低的位置沒甚麼好處,因此本人把「臺灣颱風」模板調上「參見」。但這個修訂也受到反對,不知為何?
  • 更改外部連結
「外部連結」連接至各部門首頁的問題,在最近2013年颱風天兔及海燕分別提名優良條目時受詬病。本人同意改為Best Track或年報(當然沒這麼快公佈),以及警報單、天氣稿之連結是較理想,已改了香港天文台的連結;但本人不太熟悉其他部門的天氣稿連結,希望各位可幫忙。同時Best Track一定要事後才公佈,如各位同意這項改善措施,請各位在官方氣象部門公佈Best Track後,在「外部連結」加入Best Track之連結。

早在數日前已有用戶提出應在討論頁商議,本人到今日才發表意見實在較晚,謹此致歉。但希望各位明白,如果要提升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條目的質素,就必須作出變革,舊有但錯誤或非必要的格式一定會受到衝擊,甚或被廢除;否則西太風暴條目的質量只會繼續被大西洋颶風條目拋離。上述的措施在紅霞條目創建之前,只用於改善舊條目,今趟是首次在構建新條目就已經應用,希望各位多給意見、多加討論。若然能在這裏取得共識,本人將會到太平洋颱風季專題討論頁,提出全面改革的方案,希望能通過並寫入編輯手冊內,即使不能短時間內改良舊有條目,最少能立竿見影地阻止陋習繼續蔓延至新條目。——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5月10日 (日) 15:48 (UTC)

  • 加入動向和改善條理:( ✓ )同意,特別是編號以前不知為何一直用「正式編號XXW」之類,但正式編號明明是WPXX2015,惹人詬病。
  • 棄用「1-4級颱風」:( ✓ )同意,去年就提出了不解析。
  • 刪圖片庫:( ✓ )同意,特別近年已漸成新條目推薦或優良條目的反對理由,表示大多數人不贊成放置圖片庫,而且似乎也曾被提到會有權利問題。
  • 增加釋義:中立觀望,現在的形式也不見得好,例如你不會在數學條目看到會有人把一堆一般人看不懂的公式和推導方法由頭到尾解釋一次,需要解析的部份也許未必是氣象學上基礎認知的部份,而應該是針對條目主題有關的部份做解析。
  • 刪CWB警報單:(○)保留,若摺疊模板即將失敗,建議在失效後先將警報單放在討論頁存檔,以後再從長計議。
  • 「臺灣颱風」模板調位:中立,雖然覺得集中放在底部比較好,因為整個版面會比較一致而美觀。
  • 更改外部連結:( ✓ )同意,但請注意不是每個機構都有將Best Track放到網上,不一定有連結(JMA的話會有)。

討論後再修改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編輯戰,望以後各位編輯者能積極利用討論頁表達意見。--60.246.171.216留言) 2015年5月10日 (日) 19:48 (UTC) 另外注意到近日模板增加了KMA一項,那就順帶一提反對增加KMA一項,連SMG都沒加上去加KMA?和以前更新不定時不同,即使仍沒固定更新,SMG改版後對於進入800公里範圍內颱風至少在一段時間內可以看到過去的風速資料了。如果必須加上KMA,那我必須質問越南、印尼、泰國等氣象部門都有對颱風發布特別是菲東及南海的颱風,其中印尼發布距離更遠而且又是TCWC,為何印尼沒有就必須是加上韓國呢?(而且個人覺得PAGASA的數值都沒必要。)--60.246.171.216留言2015年5月10日 (日) 21:59 (UTC)

如果CWB警報單應保留,那麼JMA、PAGASA、香港天文台等其它部門的發佈又是否要加入呢?至於{{颱風基礎資訊}}模板方面,本人同意如果增加KMA,就要順道加入SMG、越南、印尼、泰國等全部有對風暴發佈的部門;如果移除KMA,就應連PAGASA也要移除,因為PAGASA在熱帶氣旋發佈的公信力不高。但模板問題在這處討論就不太適合,還是在那個模板的討論頁商議吧。——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5月11日 (一) 07:57 (UTC)
有摺疊模板的情況下,在相關主題的資料有人整理下我不反對加上,但問題是沒摺疊模板下佔版面過多,編輯指引也不鼓勵次要的資料佔大量版面,所以建議先放到討論頁,看看台灣颱風方面的維基人有何對策再議。個人無特別建議。
模板建議精簡,KMA和PAGASA可以不要,甚至連颱風英文名都可以不要,首段有提到就可以了。--60.246.171.216留言2015年5月11日 (一) 10:40 (UTC)
在下其實支持保留警報單內容,其他機構的發報資訊的話在下沒有任何意見,可以放上去沒關係。不過前提是隱藏模板尚未失效,真的失效了那些資訊就得擺到討論頁,爾後再議。還有說實在話,大概看了一下所謂的「臺灣災情篇幅短小」的條目,發現那些颱風在臺灣的災情是偏輕微的,並不像2001年納莉2010年凡那比那種很嚴重的災情。災情程度大篇幅也得大,不過還是儘量簡述為宜。--  天秤P  留言  2015年5月12日 (二) 13:06 (UTC)
災情輕微的話當然可以用一兩段解決,但段落內的句式仍需連貫、有條不紊,而非支離破碎,相信這是最基本的寫作要求吧——這不是特指台灣,而是所有章節也應當注意,完全散架而沒組織的句式實在不能接受。其實發佈和解除警報時,距離某一重要地點的位置可以寫進去,此條目便實踐了這一點。至於今日新加入的JTWC及JMA釋義,請恕本人認為沒有需要,因為兩個機構均有主條目,連結已經足夠,再加釋義未免多此一舉。如有需要,應是擴充主條目(本人亦修改了最初的看法)。另外忘了提到兩點:一是本人把「中國中央氣象台」全部改為「中國國家氣象中心」,這是為免與CWB有任何混淆;二是把條目正文中,所有「台灣」轉為「臺灣」,這一點是應Tenbeens的請求,符合官方用詞。如果各位沒異議,希望以後也能繼續執行這兩項。——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5月15日 (五) 14:27 (UTC)
對了還有幾點在下想說:一、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前面不能加上「臺灣」,要加的話只能加「中華民國」才行,畢竟「交通部」加進去的話就有強調政府行政機關的意味在,所以得使用國名才行。不過如果是只有「中央氣象局」,加「臺灣」的話是可容許範圍。二、另外「紀錄」才是名詞,「記錄」是作為動詞的,這點還請各位不要搞混了,在正確之處使用正確之詞。第三,如果可以的話,編輯臺灣時就照臺灣的方式編輯就行了(當然港澳的也是如此,所以在下並不會刻意去改港澳的部分),儘量使用臺灣常見用語,例如:不寫泥石流而寫「土石流」、不寫是停工停課而寫「停班停課」、不寫特大暴雨而寫「豪大雨」、不寫襲臺而寫「侵臺」,希望讓臺灣讀者能在親近友善的內容中閱讀此項條目(這做法套用在港澳地方也是一樣,讓港澳讀者也能輕鬆閱讀)。--  天秤P  留言  2015年5月17日 (日) 14:35 (UTC)
明白,「紀錄」是名詞(如會議紀錄)、「記錄」是動詞,這點真的不能再錯,而如有必要編輯臺灣章節時,本人亦會盡量遷就臺灣用語。不過由非臺灣用戶編輯臺灣內容時,不慎用上港澳或內地的用語在所難免,始終各地語言習慣還是有差異,如有錯誤請不吝更正。——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5月17日 (日) 14:49 (UTC)

今日為條目補上資料來源後,小弟決定讓此條目參選優良條目,作為對西太風暴原創條目及上述改善措施的評核,希望各位可以到GA提名區投票和表達意見。同時亦非常感謝各位對上述措施的反饋,現時這些措施亦有在其他西太風暴條目試行。考慮到隱藏模板最終得以保留,本人決定收回「刪CWB警報單」的建議。本人會再進一步整理各位給予的建議,在年末至2016年初正式在太平洋颱風季專題呈交改革方案,爭取在下一年度風季開始前把上述改善措施寫入專題的編輯指南內。——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8月27日 (四) 14:17 (UTC)

T指數

今日有用戶在包括此條目在內的熱帶氣旋條目之「強度比較」表格中,加上德法T指數的相關數據。本人對加入T指數資料表示歡迎,因為T指數也是衡量熱帶氣旋強度的重要指標,參考價值很高。不過請各位用戶注意,正式的T指數以0.5為步長,即是說只可能出現整數或0.5尾的T指數,可以是T6、T7.5、T8,但不可能出現T6.6、T7.2等。這在2013年颱風海燕條目中一度引發爭議,因為當時海燕出現所謂「破表」的T8.1數據,但T8.1並不符合標準化的0.5步長,最終只寫作T8。希望各位在補充T指數時留意。——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5月17日 (日) 11:23 (UTC)

优良条目评选

第1次(2015年8月27日至9月3日)

颱風紅霞 (2015年)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大氣物理學及氣象學,提名人: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8月27日 (四) 14:00 (UTC)

投票期:2015年8月27日 (四) 14:00 (UTC) 至 2015年9月3日 (四) 14:00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提名人票。在今日補充資料來源後,個人認為此條目已符合優良條目的6大標準。此條目與其他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條目中達到GA甚至FA的條目不同,這是原創條目而非半翻譯而成,更是於創立之時便採用較詳細和深入的寫作手法,因此如能通過評選,將是對原創貢獻予以肯定,及鼓勵編者們往後繼續撰寫出優質的西太風暴條目,拒絕那種只寫升降格時間、句式不連貫、章節支離破碎的惡劣寫作方式。—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8月27日 (四) 14:00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部分段落无来源。--我只不过是一堆物质和能量 2015年8月28日 (五) 13:26 (UTC)
  • (&)建議:此條目之日文版本有寫到關於德之島的情況,要不要補充一下?--  天秤P  留言  2015年8月29日 (六) 04:26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內容丰富、来源充足。-- 镇国公  有事找我  2015年8月29日 (六) 12:03 (UTC)
  • (※)注意:較早前有用戶向本人指出,條目未有提到雅蒲島受紅霞吹襲時的情況。本人剛已補上有關內容,但由於搜集到的資料著實匱乏,而英文維基也只有1個來源、1行字輕輕帶過(那來源還要付費才可閱畢整篇報道),因此雅蒲島的篇幅很短。——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8月29日 (六) 15:13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本人認為原創者與其他編者已時刻作出修改,把本條目的內容、來源更加完整。User:CHING WAI KONG 2015年9月2日 (三) 15:00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本人認為此條目非常詳細,構建時已用上較詳盡、深入、有條理的寫作方式,因此認為此條目可以成為優良條目。  Karta0800900  留言  2015年9月2日 (三) 15:09 (UTC)
  • 不符合优良条目标准:事後調整及強度比較的表格绝大部分内容多余,警報單資料乃至整个“熱帶氣旋信號使用紀錄”都是多余的,颱風Chedeng(切登)、熱帶風暴Egay、颱風Ineng、超強颱風Yolanda(約蘭達)这都是什么?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哪里有什么“五级台风”?“364000美元”不符合格式手册,发展历程不是越详细越好,要懂得概括,热带气旋把这方面写得太过巨细无遗,把气象机构的报告全部写进来,那就不是百科全书式的介绍。题外话:不要开口闭口说原创来要求他人支持,要求特别优待,条目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无论是原创还是翻译,都不会令其品质有任何改变,GA和FA不是用来鼓励编者的地方,评选出来的条目只是用来告诉其他编辑条目应该怎么写。--7留言2015年9月2日 (三) 15:36 (UTC)
    • (:)回應:「5級颱風」已更正為「5級颶風」,「364000美元」亦已改為「超過36萬美元」。「強度比較表」是小弟的拙作,2013年試用至今仍是「試驗階段」,未提出過任何討論,只想著既然是「超強颱風」之類,就拿年內達到相應強度的風暴比較,方便讀者了解,如果真的認為是多餘,小弟不介意刪去。至於「警報單」,小弟曾經剷掉,認為寫入內文更佳,但卻惹來爭議,惟有保留,不過現在又有用戶說不准用摺疊模板⋯⋯就著「Chedeng」之類,小弟也不太清楚,只知是PAGASA給予的命名,小弟不知何時開始在模板使用,這點請容小弟稍後再覆。(?)異議:{{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則絕非多餘,除了列出生效時間外,亦列出上一次和下一次使用該警告的紀錄。下一次紀錄在正文已經不可能提到;而如非特別高級的警告,或者隔數年甚至十多年才發一次的警告(例如香港的十號颶風信號),正文是絕對不會提及上一次紀錄,模板就是用來填補這處。最後,小弟從沒要求特別優待,特意提到這是原創條目,原因只是:一,希望為此條目的寫作方式來一個評核,尤其是這條在構建時已經採用較深入和詳盡的寫作方式,不是中途甚或事後才辛苦重建,就看看對提升條目品質的成效有多大;二,希望證明西太風暴原創條目一樣可以上GA,不是半翻譯作品才行。如果有要求優待的感覺,恐怕早前天兔條目第3次選GA時,說「捲土重來」也被視為要求優待?反過來說,很多提名翻譯條目上GA甚至FA的維基人也會刻意提到「譯自英語優良/特色條目」之類,又有誰會說那些維基人是要求優待?——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9月2日 (三) 17:43 (UTC)
      • 五级飓风也不对,因为西太平洋没有飓风,只能说强度在XX等级下达到YY标准,或者直接用西太平洋的标准来讲,不写XX等级,因为那个很明确讲了是用来衡量大西洋和东太平洋的。强度比较不是一定不能有,而是说无用信息太多,只需要保留日本气象厅的就可以了,因为其地位不同,区域专责,西太平洋风暴强度他说了算,别的说了不算,所以别的机构都列出来是没有意义的。Chedeng是指这样的标题肯定是不对的,如果是对的,那这个标题就应该移动到台风Noul (2015年)了。“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这里,其实换一个角度想,如果另一个热带气旋与这场台风之间的关系不过是有某个气象机构上一个或下一个警告的信息,那这样的内容真的很有意义吗?真的应该成为这个条目正文的一大组成部分吗?举个例子,很多卖座电影的条目会有上个和下个票房冠军,这样的内容是不是有价值放在正文呢?PS:不应当有的内容,因为惹来争议而保留,这也是我不愿意涉足台风条目的重要原因。--7留言2015年9月3日 (四) 00:44 (UTC)
        • 嗯,即是說整句「相當於SSHS的5級颶風」都要刪掉了,那麼就乾脆連根拔起吧,以後全面禁止SSHS在西太風暴條目出現。當初保留Cat. 5而沒徹底剷除,只要求注意用字,也只為「留一線」防範爭議,因為Cat. 5確實引人注目,也有很多氣象迷習慣以此作對照。「別的機構列出來沒意義」就恕難認同,這與「氣象機構的報告全部寫進來」,甚至{{颱風基礎資訊}}模板顯示較多部門的評估如出一轍,一來JMA很多時也低估風暴強度,二來要兼顧分級不同的CWB,和分別用2分鐘、1分鐘平均的NMC、JTWC,當然小弟不介意把公信力低、責任範圍小的PAGASA從表內、甚至模板內刪走。至於「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按閣下所言,上一個、下一個票房冠軍當然沒有價值,這樣一來{{電視節目的變遷}}也同樣沒價值(最大用途是顯示上一個和下一個在同一檔次播放的節目),{{Start box}}系列模板也一樣(前任與繼任模板,只是較為「百搭」),全部都該廢除。——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9月3日 (四) 03:28 (UTC)
          • 看清楚我加粗在哪里。如果写“相當於SSHS的5級颶風”,我觉得可以。另外有哪场大西洋或东太平洋飓风会把中美洲、南美洲、加拿大气象机构的数据全部列出来吗?--7留言2015年9月3日 (四) 03:30 (UTC)
            • 那麼其實此條目一直有用上「相當於」,本人由年初已強調如寫Cat. 5必需用「相當於」或「等同」,不得寫「升格」。颶風那邊小弟沒碰,實在不知道,非常抱歉;但也不明白,不是RSMC的氣象部門,對熱帶氣旋的發佈就不值一提嗎?若是,那麼2000年起的西太風暴翻譯作品也不必保留JTWC,{{Infobox Hurricane}}在2000年或之後的西太風暴條目中應把「1-min winds」參數留空,對不?——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9月3日 (四) 04:20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條目為太平洋颱風季條目的內容優化奠定基礎,不再是以往純粹將強度升降生硬地列出。—τκθταλκ το με 2015年9月3日 (四) 13:31 (UTC)
  • (※)注意:菲律賓的熱帶氣旋警告紀錄方面,甚麼「颱風Chedeng(切登)」,應該是今年初或去年末出現,據知是為了尊重當地的命名(就像臺灣用「強烈颱風梅莎」),但就像「強度比較表」般,只是試行,不知有否討論。其實「颱風Chedeng」真的有點怪,在中文維基上,有多少人知道它是颱風美莎克?又正如Jarodalien君所說,難道要弄出「颱風Noul」嗎?而「切登」、「渡東」、「約蘭達」這些,都只是菲律賓傳媒自行翻譯,不是官方譯名(PAGASA更應該不會對當地名稱給予中譯)。由於不論是直接用英文還是用華語譯名也有問題,因此暫時把那些「Chedeng(切登)」、「Yolanda(約蘭達)」、「Egay」之類都轉回國際命名。同樣地,CWB警報單,在有用戶指已有共識禁止在內文用摺疊模板的情況,本人暫時只得把整個警報單章節隱藏。最後「強度比較表」,本人把KMA和PAGASA剷了,一來這邊是中文維基,除非登陸當地,記錄KMA和PAGASA報告之價值著實有限(內文也只在描述紅霞擦過呂宋時,才故意提PAGASA表示登陸);二來是公信力問題,KMA不知,但PAGASA就肯定低(風暴掠菲後,不論駛流場如何,預測路徑大多都拉直線)。——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9月3日 (四) 11:37 (UTC)
  • 符合优良条目标准,内容完整,格式规范。Huandy618留言)2015年9月03日(四) 12:19 (UTC)

撤回 提名人撤回。—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5年9月3日 (四) 14:03 (UTC)

第2次(2016年8月28日至9月4日)

颱風紅霞 (2015年)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西太平洋熱帶氣旋,提名人: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6年8月28日 (日) 08:44 (UTC)
投票期:2016年8月28日 (日) 08:44 (UTC) 至 2016年9月4日 (日) 08:44 (UTC)

6支持,3反對:未達標準--Z7504留言2016年9月4日 (日) 08:45 (UTC)

第3次(2017年5月5日至5月12日)

颱風紅霞 (2015年)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分類:meteorology,提名人:Morgan Siu對話貢獻2017年5月5日 (五) 03:12 (UTC)
投票期:2017年5月5日 (五) 03:12 (UTC) 至 2017年5月12日 (五) 03:12 (UTC)

10支持:符合標準--Z7504留言2017年5月12日 (五) 03:51 (UTC)

同行評審

第1次(2016年7月23日至8月22日)

颱風紅霞 (2015年)编辑 | 讨论 | 历史 | 链接 | 监视 | 日志
评审期:2016年7月23日 (六) 09:25 (UTC) 至 2016年8月22日 (一) 09:25 (UTC)

尋求改善意見—N-C16留言2016年7月23日 (六) 09:25 (UTC)

其實此條目一開始就已經寫得明顯更細緻,加上在優良條目評選時亦再改善了不少,現在已經只餘下會牽連所有同類型條目的問題,例如是否刪掉「熱帶氣旋警告使用紀錄」、{{颱風基礎資訊}}要刪減哪些部門的資料、以至台灣中央氣象局警報單是否都要剷掉等。而這些問題必須從長計議並取得共識,非一時三刻能解決。——W. Synchro背棄了理想誰人都可以2016年7月23日 (六) 10:50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