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在User talk:Wdvgyj1的话题

提醒:不必要地将文字换成简体或繁体中文

3
Hotaru Natsumi (留言贡献)

提示: 您好,感謝您為維基百科作出貢獻。留意到您的一些編輯中轉換了页面的繁簡或地區詞,这可能違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指引

維基百科有繁簡及地區詞轉換的功能,即與實際顯示可以不一樣。如果您不喜歡目前正文顯示的語言变种,您可到這裡設置,而请勿直接修改。如系統未能正確轉換,请不要直接修改,而是使用轉換標籤

  • 以「中國大陆使用‘陆’、香港使用‘港’、澳門使用‘澳’、马来西亚使用‘马’、新加坡使用'新'、台灣使用‘臺’」為例,您可以寫为:
    • -{zh-cn:陆; zh-hk:港; zh-mo:澳; zh-my:马; zh-sg:新; zh-tw:臺;}-
    • 示例:

您亦可前往字词转换专区等处尋求其他維基人的幫助。

请留意,如果維基百科能够正確轉換,那么变更的繁簡或地區用語可能被认定为破壞。如您无视通知重复类似行为,您的帳號可能會被禁止編輯維基百科。若您的浏览器安装了Google翻译等中文简繁转换软件,请在编辑时禁用其转换功能。祝编辑愉快。

Wdvgyj1 (留言贡献)

此非簡繁轉換也,如http://www.hwjyw.com/teacher_hua/200910/t20091026_32980.shtml,及其他網差資料所述,黏读 nián,指胶水或糨糊之类物质所具有的黏糊性质;粘读 zhān,指使物体附着在另一个物体上,乃更用法定正字和有破壞之說

Hotaru Natsumi (留言贡献)

注意“粘”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存在下列释义:“【粘】nián❶同“黏”。❷(Nián)〈名〉姓。另见1710页zhān。”在中国大陆,此二用法无异。

回复“提醒:不必要地将文字换成简体或繁体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