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User talk:Ericliu1912/統計/選舉/管理員/AnYiLin/第一次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环境变量[编辑]

数据很对,只是如果不去声明“未考虑其他因素”,就很容易把一些人带偏。今天我在TG看了一圈,便更加这么认为。我想您应该考虑一些现在这份统计中没有纳入并体现出来的因素。

根据统计,在62位支持者中,有43位是中国大陆用户,其中24位加入了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组。其实要是不像反对票中的某些意见一样去抬杠,就会发现“一位中国大陆的用户,加入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组”这件事虽不是必然必须,但也很正常。特别是在“加入”这件事并不麻烦,只需要编辑一个页面加入自己的签名这样简单的条件下。我,一名中国大陆用户,看到一个由中国大陆维基人所组成的用户组,加入它,也并不奇怪。

我在站外活跃于绝大多数成员都是中国大陆用户的各种群组,接触人数至少三位数,想想本站活跃用户才多少人,我人缘得多差才要去拉票。人不是程序,眼熟有时都可以成为支持的理由,不需要什么逻辑。这也使得我看到最后能有43位中国大陆用户给我几分薄面,而不感到丝毫意外。

TG消息太多了,我只看了@我的。1233有提到我,意思说我说过自己不想选管理员,回头看看,反对票中有些也是在拿这个说事。其实我挺无奈的,过去了那么久就算是程序都该升级版本了,何况是复杂的人。有些人真的应该学一些唯物辩证

其实仔细把反对票看下来,就会觉得很有意思。有些人是开了上帝视角,站在现在回顾过去。有些人则根本就不是在选“管理员”。有几票反对的账号本身也很有意思,它们好像就是为了做这个而生的。

如果统计从不同人的角度看过去会让他们得到不同的结论,那它就不是一个好的统计。我不是在说统计数据和结论上有假,而是有些人会以这基于真实数据的结果,反过来印证假设,得到“事实”。毕竟,那些都是“从数据中看出来的”。如果有些不聪明的人,先假定了一个“果”,这个“果”往往就会变成真理。接下来的归因都将围绕证明这个“果”而做,他们只会寻找对证明这个“果”有利的“因”,而对其他的视而不见。最后看似是找到了满足“果”的“因”,但其实连相关都无法证明。--安忆Talk 2021年10月4日 (一) 13:50 (UTC)[回复]

  • 我覺得這份統計資料確實可能造成誤解,畢竟有一點認識的人都知道,其實填個名單也不代表真的在用戶組裡面了,而沒在名單內也並不代表與用戶組毫無聯繫。之所以只能簡短的寫「以正式成員名單為準」這類但書某種程度上是出於無奈,因為其他任何判斷基準(所謂「親」、「泛」、「反」)都會過於主觀,不能用,徒增爭議而已。其他一些地方同理。
開頭也說了,這僅僅是一份客觀統計資料,其中各項數據的關聯並非幾個等號就可以解決的,當然肯定不能避免被部分有心人士製造混淆。但這並不構成不應該收集資料的理由。這些資料並不是拿來做現場批評的,而是給予旁觀者清之後人研究與利用的機會。我當然也可以自己跳下來做一份可能非常主觀的分析,但為何要如此為難自己呢?我相信後人自有史學方法,而且可不受當今社群眾多負擔約束,進行比我們當今能力可及更加深入且全面的分析,得出最終的結果來,給予眾人他們應有的評價。
對於以幾個等號運算就彷彿得出什麼大道理的那種人,大可不必理會吧。不管哪一方都是。——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0月4日 (一) 14:1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