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讨论:生态气候图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页属于下列维基专题范畴:
环境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环境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环境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生态专题 (获评未知重要度
本条目页属于生态专题范畴,该专题旨在改善中文维基百科生态相关条目类内容。如果您有意参与,请浏览专题主页、参与讨论,并完成相应的开放性任务。
 未评级未评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页尚未接受评级。
 未知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条目尚未接受评级。

arthur (留言) 2011年5月30日 (一) 06:45 (UTC)草稿[回复]

Untitled[编辑]

早年学者即注意到地球表面的温度,系大致与纬度平行的带状分布;Muhry1860年发表第一张世界雨量分布图,将全球的雨量区域绘成略与纬度平行的带状。 初期植物地理学者,于阿尔卑斯山(Alps)发现当地植物的垂直分布,实与气温的垂直分布相似。1810年瑞典植物学家Wahlenberg,将西欧植物分布的向及界线与阿尔卑斯山之随海拔向上变迁家以研究后首先指出其中相关主要系受气温的影响。1846年Dove认为当时学者过分强调气温,因为他们所见所闻局限于雨量变化小的区域,他说,在热带区域,温差小,但雨量变化大,结果是浓直握物收成及不可靠,意味当地气候环境下,农民对雨水远较温度重视。 十九世纪许多学者研究植物生长与气候关系,Linsser强调湿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利用月雨量及月气温的比率作为湿度要素,并根据此项湿度要素的分布情形,将全世界植物分成五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