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柏泉小修院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柏泉小修院全稱為漢口柏泉聖安多尼小修院,是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東西湖區,一座已經停辦的天主教修道院[1]

歷史[編輯]

經過多任主教的嘗試,清末的1901年,湖北東境宗座代牧宗座代牧江成德田瑞玉在柏泉修建方濟各會初學院和教區小修院。1903年5月,建成。1946年之前的歷任院長均為意大利人,依次是施善樂、馬錫良、畢天爵、丁維揚、雷世善、路蘭。1946年後,中國籍神父鄭學文擔任院長[1]

到1952年停辦時,柏泉小修院共招收修生700餘人,畢業後入大修院讀神學後為神父者約60餘人。除漢口總教區外,亦為外地教區代培修生[1]

柏泉小修院停辦後,被漢陽縣接管,改為柏泉中學校地。其中,小修院教堂用作學校禮堂。1994年,教會收回占地近30畝的大院,並對教堂稍作修復。同年,恢復宗教活動。但此處信教群眾較少,約30餘人,尚未向政府申請登記。教區指派神父魯樹民、彭和洋管理[2]

建築[編輯]

進入2000年之後,柏泉小修院建築大體保存原貌,為意大利風格建築。建築占地約三公頃。主體建築為座北朝南、丁字型的東西兩樓,以及聖堂、修道院和廚房等輔助建築[1]

東西兩樓均為兩層建築,有木橋相連。東樓為神學院和中學課堂,共有教室10間。西樓為辦公室,神甫、修士和教師住房,學生宿舍[1]

內部使用的教堂建於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約200餘平方米,該堂奉聖家為主保,又名聖家堂,或稱柏泉劉家嘴堂[2]、柏泉天主堂。1987年10月,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政府將教堂以柏泉天主堂古建之名列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天主堂內有教徒居住,負責維護教堂[1]

注釋[編輯]

  1. ^ 1.0 1.1 1.2 1.3 1.4 1.5 柏泉天主教小修院. 武漢市東西湖區人民政府網站,來源:區融媒體中心. 2020-04-09 [2022-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8-26) (簡體中文). 
  2. ^ 2.0 2.1 主編:塗勇、袁善臘 ,武漢地方編纂委員會. 第二节 教堂 四、柏泉刘家嘴堂. 武漢地方志數字方志館,來源:《武漢市志》第八卷 社會人物大事記 第七十九篇 民族宗教 第五章 天主教. 2007 [2022-08-26] (簡體中文). [失效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