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延姬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洪延姬
原文名홍연희
性別
出生1963年9月
 中國黑龍江省依蘭縣
國籍 中華人民共和國
民族朝鮮族
母校哈爾濱科技大學(學士)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碩士、博士)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博士後)
組織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
獎項中國航天基金獎
軍隊科技進步二、三等獎
國家級教學名師獎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獎

洪延姬韓語:홍연희,1963年9月),女,朝鮮族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教學名師,國家重大科研計劃項目總體組組長,中共十七大代表[1]:121-122

生平[編輯]

1963年9月,洪延姬出生於黑龍江省依蘭縣[2]。1984年7月,她從哈爾濱科技大學技術物理系本科畢業後進入秦皇島視聽設備研究中心工作,1986年1月被調到延邊農學院農機系任教[1]:119。1991年9月,洪延姬考入國防科學技術大學爆炸力學及應用碩士專業,後於1994年4月繼續攻讀該專業博士學位[3][2]。1997年10月,她博士畢業後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從事博士後的研究工作[3]

1999年,洪延姬博士後出站後選擇到解放軍裝備指揮技術學院(今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航天工程大學)工作。她認為基礎理論在科技領域起着關鍵作用,並主動請纓到基礎部講授大學物理,現為該校基礎部基礎科學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導師。她先後承擔了5項教育部總裝備部的教學改革項目,出版5部教學專著。她主持研發的國內首個大學物理網絡課程《大學物理網絡教學系統》在2000年8月獲教育部全國網絡課程及多媒體課件評比一等獎,《大學物理備課系統》獲得教育部全國多媒體教育軟件大獎賽一等獎。她撰寫的《網絡課程設計原理與方法》是中國首部網絡課程設計的專著。她先後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教學名師等。[1]:121[4][5]

2001年,洪延姬將航空領域世界科技發展前沿的先進推進技術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這是一個僅有少數國家在作機理論證的探索性領域。但她還是迎難而上,2003年11月,先進推進演示試驗獲得成功,2004年該研究最終被列入國家重大科研計劃項目,洪延姬任項目總體組組長。 幾年後,洪延姬領導的團隊便獲得四項國家發明專利,並建立起國內首個國際研究水平的先進推進技術實驗室。[1]:121[6][4][5]

著作[編輯]

  • 金星 洪延姬 沈懷榮 張崢:《工程系統可靠性數值分析方法》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2年 ISBN 7-118-02850-9
  • 金星 洪延姬 沈懷榮 張崢:《可靠性數據計算及應用》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3年 ISBN 7-118-03104-6
  • 洪延姬主編:《網絡課程設計原理與方法》 宇航出版社 2004年 ISBN 7-80144-743-3
  • 金星 洪延姬 編著:《系統可靠性評定方法》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5年06月 ISBN 9787118038507
  • 金星 洪延姬 編著:《系統可靠性與可用性分析方法》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7年2月 ISBN 9787118048827
  • 金星 洪延姬 杜紅梅編著:《共因失效系統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8年 ISBN 978-7-118-05777-5
  • 洪延姬等編著:《臨近空間飛行器技術》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2年 ISBN 978-7-118-07830-5
  • 洪延姬等編著:《先進航天推進技術》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2年 ISBN 978-7-118-08029-2
  • 金星 洪延姬:《蒙特卡羅方法在系統可靠性中應用》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3年 ISBN 978-7-118-08699-7
  • 洪延姬 金星:《激光清除空間碎片方法》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3-08 ISBN 9787118090123
  • 洪延姬 金星 周偉靜 葉繼飛:《微推力和微衝量測量方法》國防工業出版社 2014年 ISBN 978-7-118-09844-0
  • 洪延姬,李倩,王殿愷等編著:《超聲速飛行器的激光空氣錐減阻方法》 科學出版社 2016年 ISBN 978-7-03-049113-8
  • 洪延姬 金星 葉繼飛 周偉靜:《微推力和微衝量測量與誤差分析方法》科學出版社 2017-06 ISBN 9787030528926
  • 洪延姬 金星 葉繼飛 常浩:《天基激光燒蝕操控空間碎片方法》科學出版社 2020年 ISBN 978-7-03-066126-5
  • 洪延姬 李得天:《星載微推力器推進性能測量與評估方法》科學出版社 2021年5月 ISBN 978-7-03-068478-3

榮譽與獲獎[編輯]

  • 2000年8月,教育部全國網絡課程及多媒體課件評比一等獎[1]:121[4][5]
  • 2001年,被評為全軍優秀教師[1]:121[4][5]
  • 2004年,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獎[1]:121[4][5]
  • 2006年,國家級教學名師獎[1]:121[4][5]
  • 中國航天基金獎[1]:122
  • 個人二、三等功各一次[1]:122
  • 軍隊科技進步二、三等獎共4項[1]:122

參考資料[編輯]

  1. ^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於曉峰; 黃有福 金昌錫. 《中国朝鲜族百年实录.第五卷.民族风采篇》. 中國文史出版社. 2016. ISBN 978-7-5034-7560-3. 
  2. ^ 2.0 2.1 洪延姬. 國防科技大學. 2015-01-22. 
  3. ^ 3.0 3.1 纪念老校长王大珩诞辰100周年系列报道之五:技术物理专业1979、1980级优秀校友事迹选编. 哈爾濱理工大學. 2015-09-15. 
  4. ^ 4.0 4.1 4.2 4.3 4.4 4.5 燃烧的红烛———记解放军装备指挥技术学院教授洪延姬. 中南民族大學. 2012-04-28 [2024-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1). 
  5. ^ 5.0 5.1 5.2 5.3 5.4 5.5 洪延姬:穿军装的“国家级教学名师”. CCTV. 2007-09-10 [2024-02-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2-21). 
  6. ^ 宗兆盾. 洪延姬 梦想常依金达莱. 《洪延姬 夢想常依金達萊》. 2007,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