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明會聖神堂

座標54°40′52″N 25°17′05″E / 54.6812°N 25.2846°E / 54.6812; 25.2846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從道明會街看聖神堂
內部

道明會聖神堂立陶宛語Vilniaus Šventosios Dvasios bažnyčia)是一座教堂,位於立陶宛首都維爾紐斯道明會街(Dominikonų)8號,一個後期巴洛克的豐碑。

歷史[編輯]

在格迪米納斯時代,此處已經存在一座小教堂。約1408年,維陶塔斯興建了聖神堂。1501 年,亞歷山大雅蓋隆在此建立立陶宛第一個道明會修道院,教堂也歸屬修道院。在1679年至1688年,該堂進行擴建。教堂的牆壁保存至今,室內裝飾完成於1749年至1770年。1844 年,沙皇政府關閉了修道院,該堂改為普通的堂區教堂。今天它供維爾紐斯的波蘭人使用[1]

1807年,道明會修道院被沙皇政府改為監獄,曾經關押許多參與立陶宛愛國者 - 1831年和1863年起義的參與者。

建築[編輯]

聖神堂側面朝街,沒有一個明確設計的主立面。該堂高51米。它的外觀呈現後期巴洛克風格。教堂內部有俏皮的洛可可裝飾,是立陶宛最有價值的之一。堂內共有16個祭台,均裝飾有華麗的圓形和浮雕紋飾。堂內還有許多巴洛克風格的壁畫;亞歷山大一世·雅蓋隆契克畫像(18世紀下半葉無名藝術家作)被視為藝術的豐碑。

祭台下方的墓穴有許多房間和墓室,保存有數百具遺體,其中一些已木乃伊化。1930年代,維爾紐斯大學的學生第一次作出努力,對其進行探索。但是學生們沒有遵守適當的考古程序,造成了很大的傷害。2011年,維爾紐斯大學的一批人類學家,開始對乾屍的研究。他們估計,該墓穴有約600具遺體,從18世紀中葉到19世紀初,包括許多婦女和兒童[2]。研究結果表明,其中一些超重,患有拇囊炎,結論是這些都是富裕的人。[2]

參考[編輯]

  1. ^ Prof. Venclova, Tomas. VILNIUS; R. Paknys Publishing House, ISBN 9986-830-48-6
  2. ^ 2.0 2.1 Palaidojimų Vilniaus Dominikonų bažnyčioje paslaptis. [2016-02-0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