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討論:電子掃描陣列雷達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陸混用「主動相控陣」/「有源相控陣」 和 「被動相控陣」/「無源相控陣」
因此手工轉換Active和Passive的翻譯實無必要。


Google搜尋簡體中文網頁的結果(北京時間2008年12月23日從google.cn查詢):

簡體中文網頁中,約有 138,000 項符合主動相控陣的查詢結果
簡體中文網頁中,約有 249,000 項符合有源相控陣的查詢結果

請問,當閱讀到那 138,000 個網頁的簡體中文用戶想查詢主動相控陣是什麼意思的時候,
你準備讓他們面對什麼樣的維基百科呢?滿篇都是「有源」?「主動」連個影子都沒有??


「維基百科採用「中立觀點」:這意味着我們必須按照中立、準確的立場來寫。」

既然在簡體中文中存在兩種翻譯方式,而且並沒有哪一種佔壓倒性優勢!
我們就應該採取不偏不倚的立場同時介紹兩種方式,然後行文中以其中一種為主要方式,
而不是憑着自己的興趣愛好決定中國大陸的十幾億人「應該」採用哪種翻譯方式。


mr 2008年12月23日 (二) 06:11 (UTC)

前面的轉換就已經考慮到簡繁之間的差異,你如果不清楚轉換的機制,請你先多了解之後再下斷語。多個辭分開轉換也會在合併使用的時候一起出現。也就是因為簡體會直接轉換到無源,不需要另外去強調翻譯。至於簡體本身在主動和有源之間的顯示和本來的轉換就沒有關係,大陸翻譯不統一,需要多種辭彙顯示是另外的技術,和轉換無關。
轉換機制沒有弄清楚之前,拿什麼興趣愛好決定幾十億人的說法,是沒有必要的說法。簡體中文要有兩種翻譯法,和簡繁之間的有沒有轉換是兩回事。-cobrachen (留言) 2008年12月23日 (二) 15:11 (UTC)[回覆]


那麼很簡單,作為一個簡體中文讀者,我現在想看的是簡體中文「主動相控陣」,
請你利用繁簡轉換用簡體中文顯示給我看!

我再次強調,不要憑你的興趣決定簡體中文應該怎樣翻譯,大陸讀者想查閱「主動相控陣」
的時候,你卻滿篇不給出任何關於「主動」和「有源」的關係的說明,理由是簡體中文
「應該」翻譯成「有源」,所以通篇都是「有源」,這豈不是太獨斷專行了嗎!

你憑什麼強迫簡體中文讀者看到的必須是「有源」,而把所有「主動」都轉換成「有源」?

mr 2008年12月23日 (二) 16:42 (UTC)

既然你不了解什麼是簡繁轉換,什麼是詞彙轉換,那我也無話可說。當你自己都列出無源是簡體使用的大宗時,簡繁轉換當然是以使用量最大的作為優先使用的考慮,簡體有不同的翻譯法,請你尋找恰當的轉換方式,而不是將本來就已經能夠適當作出簡繁轉換的設定任意的修改。
套用你所說的,在你沒有了解到簡繁轉換與詞彙轉換間的差異時,你憑什麼決定你的修改是必要且正確的?那麼對於使用無源這個辭更多的簡體用戶,你要怎麼說服他們非得要跟着你走?-cobrachen (留言) 2008年12月23日 (二) 17:31 (UTC)[回覆]
再以你現在的修改來說,再度套用你的說法,你憑什麼要求繁體用戶也得要使用無源這個辭?你要修改請在簡體的字彙顯示上修改,而不是把繁體的也強迫性的接受你的要求。-cobrachen (留言) 2008年12月23日 (二) 17:35 (UTC)[回覆]


我的轉換方式保留了兩種翻譯方法,同時也對這兩種方法作了説明,這是考慮到公平原則;
而你直接進行詞到詞的轉換,完全禁止了另一種説法的存在,這和中共新聞機構有何區別?
mr 2008年12月23日 (二) 17:37 (UTC)

請問你究竟有沒有分清楚簡繁轉換和你要求的詞彙轉換間的差異?你把簡體之內的用法差異拿來修改簡繁轉換,而且是本來就可以轉換到大多數簡體使用方式的設定。在你沒有考慮清楚你要達到的目的是什麼之前就把設定修改,這樣作只是在破壞本來就能夠達到簡繁轉換。
你要怎麼去修改簡體內的辭彙那都可以,但是請不要把簡體的修改硬加到繁體上面來。-cobrachen (留言) 2008年12月23日 (二) 17:52 (UTC)[回覆]


即使是臺灣的網絡上,也能看到兩種不同的翻譯方式,因此所有的中文讀者都有權看到對這
兩類翻譯方式的解釋。而爲了維持wikipedia詞條內行文的統一,你當然可以利用中文簡繁
轉換控制轉換,但是不應該利用這種方式來屏蔽對另一種相對少數的翻譯方式的註解,何況
這些註解只出現了兩次,並不影響「多數派」翻譯方式在全文中的主體地位。

否則,儅一個大陸人詢問「什麽是主动相控阵雷达」或者一個臺灣人問
「什麽是有源相位陣列雷達」的時候,他就無法從這個詞條中獲得解釋
——因爲相應的説法被你的強制轉換方式當作各自語言中的「異類」屏蔽了!

如果你堅持不同意讓讀者看到對另外一種翻譯方式的兩句話註釋,那麽
我建議在合適的頁面舉行投票,發起投票你肯定比我熟悉,由你選定頁面,
然後我們各自陳述理由,由大家投票決定是否應該增加這兩句註釋。
mr 2008年12月23日 (二) 18:03 (UTC)

整件事情本來很簡單,你可以用附註的方式去解釋,在內文當中另外加上解釋也可以,但是,你跳過這些都不用,非得要去改本來就是正常顯示的簡繁轉換,而且轉換的型態也是針對大多數的用法。你先考慮清楚你要作的究竟是簡繁還是詞彙轉換,然後再從該方向下手。繁體內要怎麼作詞彙轉換也不應該去影響簡體的顯示。難不成在其他的場合,只因為繁體有超過一種常見使用法,就得要影響到簡體的顯示?不是一對一的用詞本來就很多,所以簡繁轉換是以最常見的優先考慮來加入,細節的部分可以另外想辦法,簡體用戶可以提出不希望繁體的用法和簡體混淆,難道反過來的時候不能成立?-cobrachen (留言) 2008年12月23日 (二) 18:12 (UTC)[回覆]


當初繁簡轉換的討論頁上就曾經達成過共識:在手工轉換的時候,應該儘可能的採用
覆蓋範圍小的詞組轉換而不是單詞轉換,這樣儘可能的避免一些不該轉換的部分被覆蓋。
而你卻使用了單詞轉換,這導致我在類似
由於每個陣列單元都可以單獨作爲訊號源主-{}-動發射電磁波
的地方不得不專門加上符號防止被你這種「大規模殺傷性」轉換所覆蓋!
難道你還覺得單詞到單詞的轉換比我原先用的詞組到詞組的轉換更合適嗎?

此外我已經用麻煩的局部轉換方式解決了簡體中文兩種翻譯方式並存的問題,這樣當一個
大陸人問什麽是主动相控阵雷达的時候,他能看到兩種並列的說法及兩者之間的關係;
至於一個臺灣人問「什麽是有源相位陣列雷達」的時候,如何向他顯示恰當的台灣
正體頁面,請你自行解決吧。

mr 2008年12月23日 (二) 18:37 (UTC)

你這種說法和簡繁轉換的概念剛好相反。使用TA標籤是為了集中轉換整個條目當中大多數需要轉換的場合,特別,較小的場合再視需要作出各別轉換。
簡繁轉換本來就是優先顧及到大多數的使用者,然後以其他方式照顧到次要的使用方式。而條目當中因為特殊需要而必須強迫轉換或者是不轉換的機制也存在,很多人都會遇到,不是只有你。這本來就是為了大多數的轉換需要所作出的調整。難不成還要一個一個在內文調整而不用TA標籤?那是把這個標籤的用意整個顛倒過來。-cobrachen (留言) 2008年12月23日 (二) 20:10 (UTC)[回覆]



有沒有搞錯?你屢次刪除我增添的那些內容是在修訂轉換規則嗎?

你刪除的都是我為了說明「英文到中文有兩種翻譯方式」的簡短說明文字,
OK,繁體中文我管不着,但是簡體中文我有明確的證據表明兩種翻譯方式
都被廣泛使用,根據維基百科的中立原則,我們沒有理由掩蓋兩者並存
這一事實,所以我向簡體中文讀者提供了兩方面的信息,只有一句話,足矣。

原本這幾句說明也是通過繁簡轉換同時提供給繁體中文用戶參考的,既然你
屢次三番的刪除我補充說明的文字,一定要掩蓋另一種說法的存在,那麼好,
請你只向繁體中文用戶屏蔽,我用這種更麻煩的辦法保證簡體中文用戶的知情權!

事實上,google也能搜到很多繁體網頁用有源相位陣列的說法的。
你不是語言標準的制定者,沒有權力決定中文用戶能不能了解另一種翻譯方式,
因此你沒有權力刪除我介紹這兩種翻譯方式的說明文字,還藉口說我不理解轉換規則。
mr 2008年12月24日 (三) 09:22 (UTC)


整件事情的起因就是你主觀臆斷的認為「在一般大陸的媒體,網絡上面看到都是有源
無源,很少很少看到用主被動來區分」,並且濫用繁簡轉換對無論是否處於特定語境
中的詞不加區別的一概轉換。

而我遵照公平中立的原則同時說明了兩種翻譯方式的存在,卻屢次遭到你刪除!

我採用更嚴格的上下文語境判斷是否轉換,也就是僅當「主動」位於「主動相位陣列」
這一語境中時才進行轉換,其他一般語境中不轉換。這種儘可能嚴格判定語境的做法
也是現代機器翻譯技術的慣例,你無法理解就不要主觀臆斷的妄下結論!

此外,我再次建議,如果你不服氣的話就在合適頁面發起投票:

  • 1.是否應該用簡短的說明文字介紹另一種中文翻譯方式的存在;
  • 2.是否應該採用更為嚴格的條件判斷是否轉換,還是不加判斷一律轉換。


特別是第一條,這已經不屬於繁簡轉換的範疇,而是你進行惡意刪除的行為了!
mr 2008年12月24日 (三) 10:16 (UTC)


==========================================================================


在一般大陸的媒體,網絡上面看到都是有源無源,很少很少看到用主被動來區分,因此還是有分別和轉換的必要。-cobrachen (留言) 2008年8月28日 (四) 18:27 (UTC)[回覆]

關於主動相控陣列雷達[編輯]

應該是Active Phased Array Radar,APAR,應該不是AESA Rader,被動相控陣列雷達可能也有類似問題。

參考en:Active Phased Array Radaren:Active Electronically Scanned Array

對雷達不熟,請專家幫忙驗證。—林雪凡 (留言) 2009年1月21日 (三) 04:50 (UTC)[回覆]

你說得很對,AESA Radar 對應於「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而不是「主動相位陣列雷達」。mr 2009年1月30日 (五) 13:47 (UTC)

含蓋 還是 涵蓋?[編輯]

海基X波段雷達 使用 含蓋

電子掃描陣列雷達 使用 涵蓋

據釋詞網站,含蓋 更加適於表達覆蓋幾千公里,但現在很多人已經不用 含蓋 了吧?


參見: 台灣地區用語也以 涵蓋 為重?[1]

百度知道上兩次的區別[2]—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CE.BB.CAT對話貢獻)於2018年6月19日 (二) 07:36 (UTC)加入。[回覆]

  1. ^ 公文用語 - 遠東科技大學. 
  2. ^ 愛的心. 涵盖和含盖都有吗?一样?.